聞時頌沒看御史,只斜了眼他旁邊正在用笏扳小心翼翼遮擋得意的三皇兄,勾唇嗤笑,蠢貨。
笏扳多大?你那張宛如滿月的臉盤又有多大?能擋得住嗎?
身著杏黃色朝服的年輕太子不緊不慢,在向前一步出列後,才對自己的父皇回稟:「兒臣的頭疼一連數日,藥石無用,生怕皇祖母憂心;太子妃一直在光大殿照顧兒臣,也是分-身乏術。此事到底如何,兒臣暫時也猶未可知——」
說白了就是,我病了,我「老婆」一直在照顧我,到底去沒去看太后,我暫時也不知道。
三皇子心中一樂,沒想到這回的事情會如此順利,他的好弟弟竟真的按照他所想的把把柄主動遞了上來。
沒做就是沒做,皇帝可不管你為什麼沒做,誰不知道當今陛下最討厭的就是嘴硬解釋?甭管你是不是病的快死過去了,你的太子妃是不是一直在照顧你,太后生病,你們東宮沒有任何表示,那就是不孝!
但聞時頌卻依舊八風不動地站在原地,沒有絲毫的反駁之意,因為……
「皇祖母身邊的安康應該是知道的,是非曲直,一問便知。」
安康是太后的總管太監,跟在老太后身邊伺候了很多年,一直忠心耿耿,莫敢不從,太極宮的大事小情,他都一清二楚。
東宮對太后到底關不關心,問一下這位大總管不就清楚了嗎?
也就是說,聞時頌剛剛的解釋並不是他為什麼沒去做,而是他們兩口子為什麼都沒有親自去太極宮。但人沒去,就代表了不關心嗎?
老皇帝看著如此篤定的太子,心下便已經有了偏向。但他並沒有著急下旨,只是又等了等,到底在等什麼,誰也說不好。
但可以肯定的是,老皇帝並沒有等來他想要的結果,他也沒在猶豫,便讓人當下就去了一趟太極宮,還特意囑咐了不要驚擾太后,只需問一下安康即可。
而安康太監能夠給出什麼答案呢?
他自然只會說太子和太子妃極為孝順,早在昨晚第一時間就送來了慰問啊,說不定還會替他們再多嘴解釋一下為何不便親自前來,太后也是體諒的。
當然,回稟的太監帶回來的消息里,最重要的還是在今天太子已經沒什麼事之後,太子妃就已經前往了太極宮。
說真的,對於這個結果,聞時頌也只料到了一半。關於安康會替他們遮掩的那一半。無人知道安康太監和沈老爺子的私交,太子也是因為太后在他婚事上毫不猶豫地站在了沈家一邊,才發現了這份「沈家→安康→太后」的隱晦影響鏈。
不管太子妃有沒有對太后盡孝,安康都肯定只會說太子妃做的極好。
只不過聞時頌也沒想到,沈里做事竟真的如此滴水不漏,在照顧了他一晚上之後,第二天又馬不停蹄的趕去了太極宮。
雖然沈里昨天古怪的內心活動,讓聞時頌著實驚訝了一下,但如今看來,他的這個太子妃還是那個面面俱到的沈家幼子啊。
與此同時的沈里,正在一臉痛苦的聽已經病的有些糊塗的太后問他,你和太子的感情怎麼樣啊?什麼時候準備要孩子?
作者有話要說:
我二爺爺今天早上四點在醫院去世了,事發突然,誰也沒想到會這樣。
他就是得了甲流,然後轉肺炎,引發了種種併發症。哪怕在發燒的第一時間就已經住院了,也於事無補。
我現在情緒也有點亂,說的亂七八糟的,大家見諒。
總之,我想的說是,大家最近出門一定要注意啊,儘量戴口罩,希望我們都能健健康康的。
第13章 入主東宮第十三天:
沈里此時的心情就是後悔,非常後悔。
不是後悔來探望太后,畢竟在聽到太后病了的消息之後,他本就有意要來太極宮,後面又有韓樂風他娘王夫人說自己是在探望了太后之後才來的東宮,哪怕沈里是個傻子,也該知道自己作為小輩在這個時候該做什麼。
他只是後悔,明明他來的時候太后還沒有醒,他為什麼要在安公公上了一盤櫻桃畢羅後,會想著先吃完再走。
這櫻桃畢羅能有多好吃?
好吧,確實還挺好吃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