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殿下三思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沈里嘰里咕嚕說了一大堆,什麼公主和狗兒子的牽絆啊,不要笑話,這對於一些人來說,寵物就是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命。我要回家裡住,替姨姨找到她的狗兒子,這是她最後的念想了balabala。

聞時頌聽到耳朵里的只有——沈里要住在外面。

太子殿下:沒門!沒窗!想都不要想!

*如果笨蛋會發光:這句話非原創,出處我已經想不起來,也找不到了QAQ只是說明一下,原句甚至有可能都不是這樣的,反正大概意思是這麼個意思。

PS:大概前面沒有寫清楚,這裡重新強調一下,主角穿越前後都是同一個人哈,只是胎穿到古代的小時候沒有現代記憶(會保留一部分現代常識),等在古代長大之後才想起來現代的記憶,又反而忘了古代的童年記憶(文章後期記憶會全部恢復,變成「完全體」23333)。

第19章 入主東宮第十九天:

青行就是一個由青手組建的、專門幫人「平事」的民間組織。

「平事?」上輩子出身南方的沈里,一時之間有點沒太理解這麼北方的方言。

「擺平麻煩。」

這一行最初叫打行,因為當時的成員多是由逞兇鬥狠的無業游民、身強體壯的市井流氓組成,進行的也大多是類似於催債、鬥毆、打擊報復等有償的暴力行為。

「專門打人的行當。」所以叫打行。

後來市場需求激增,打行越來越多,僱主也不再局限於普通人,打行便有了三六九等之分,為了和名聲不太好的過去做區分,就又有了青行之稱。

青行在同行內卷的重壓之下,為了增加收入,拓展了許多新業務,類似於護衛、押鏢,乃至是幫人承擔罪責、替人挨打等邪門活動。大至代為找官府辦事、調解糾紛,小至尋人尋物、找貓找狗,甚至還兼職送酒樓外賣,反正只有你掏不起的錢,沒有他們幹不了的活兒。

青行總能安排合適的青手「對症下藥」,辦事效率比當地縣衙還快上不少。

沈里:懂了,西幻里勇者接取任務的冒險者公會。

只不過西幻的冒險者公會多設置在酒館旅店裡,而大啟比較知名的青行,一般都有屬於自己的臨街鋪面,高大的牌樓,生怕別人看不出它們是做什麼生意的。

京城如今最大的青行叫百川,坐落於天街旁不遠處的東市。這青行前樓後院,門闊五間,繡著「拳頭」標識的幌子,在「百川」二字的匾額旁招搖而又顯眼。樓前的車馬川流不息,熙攘的客人絡繹不絕。

沈里遠在街角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撩起了車簾,因為要前往百川青行,就要先路過一條極其熱鬧的街道。

那是堪稱整個雍畿,乃至是整個大啟,最為繁華的商業街,中心商圈CBD。

對古代充滿好奇的沈里不斷張望,並實時對聞時頌進行播報:「有古樓子(胡麻餅)」、「金線油塌是什麼?」,以及「這見風消看起來挺好吃的欸。」

對於沈里「報菜名」式的參觀,聞時頌並不意外,他甚至都能猜到沈里一定會問見風消。

因為這說白了就是泡泡油糕,拿油炸出來的甜點,質地酥脆,內餡柔軟,遇風會宛如消散了一般,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沈里這種炸物腦袋根本抗拒不了。

聞時頌都做好和沈里因為到底要不要現在就停車下去品鑑一番而吵架的心理準備了,結果沈里卻只是說:「我看到百川青行了,它家生意真的好火爆,我們快一點吧。」

沈里想滿足清河公主願望的心是如此堅定。

堅定的讓聞時頌反而有些不快了。

別問為什麼,他也不知道,他只能皺眉想著,大概是因為他頭生反骨,會覺得憑什麼你沈里說快一點就得快一點吧。

馬車開始在太子殿下的命令下龜速前行,由於實在是太慢了,還引得不少街上的行人頻頻側目。幸好在他們來青行之前,聞時頌就已經帶著沈里換了輛更為低調的青篷馬車,不然整個飛龍廄御馬的風評都要遭受質疑。

沈里不明所以,只能覺得這大概是喜怒無常的聞時頌又犯病了,他想了一下,便決定慷慨解囊。

真.解下了自己系在腰間的錢囊。

在太子挑眉的疑惑中大手一揮,大方表示:「你想買什麼?今天全場的消費由沈公子買單!」

聞時頌:「……你很有錢?」

「嘿嘿,還好。」至少對於上輩子每個月只有三千塊零花錢的大學生來說,這輩子的沈里超有錢的。

「太子妃」在大啟算個官職,不僅有品級,有俸祿,甚至還有職田和食邑。

沈里已經大半夜扒拉著算盤珠子算過了,大啟目前一斗米的價格大概是十五文,一斗約等於六公斤,他生活的現代每公斤大米是五塊錢左右,也就是說十五文約等於三十塊錢人民幣,一文錢等於兩塊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