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殿下三思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聞時頌:你不幫我,就是幫了我了。

謝蘭芝:希望大家還記得我,是的,我還有戲份噠!並沒有殺青!

第66章 入主東宮第六十六天:

沈里都不知道該說謝蘭芝什麼好了。

聞時頌倒是知道,他微笑看向表弟,眼睛裡的意思非常赤-裸:好意心領了,但是等你回謝家之後,一頓打跑不了的,因為我會告狀。

不過,這畢竟是自己的表弟,不是親生勝似親生,聞時頌小時候還親眼看見穩婆把襁褓里的謝蘭芝抱出了房間,後來謝蘭芝又入宮給混世魔王階段的聞時頌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伴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能撈還是要撈一下的。

但謝蘭芝一看站出來的是他的太子表哥,而不是「表嫂」,心頭也是一跳,這廝會這麼好心?我不信。

此中必然有詐!

只能說,聞時頌和謝蘭芝不愧是從小一同長大的表兄弟,對彼此都有著充分但沒必要的了解。

聞時頌會這麼痛快的站出來,也確實不是因為那點不存在的親情。而是兩個原因,一,沈里就在他旁邊看著呢,他當然要給自己的太子妃留給在乎家人好印象;二,他很滿意謝蘭芝這次惹到的人,看見對方不痛快,他也就痛快了。

是的,在這次的事件里,不管是受害方還是加害方,在朝上其實都挺有名的。

也就是說,除了杜解元以外,大家背後都有人。

雖然沈里只認出了謝蘭芝,但其實在謝蘭芝和加害方一同出現時,在場的人精就已經心知肚明,這不是兩個人之間的爭論,而是兩個勢力的角力。

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看向了太子和四皇子。

因為這當街攔人的惡人姓程,宣徽殿程妃的程,也就是四皇子母妃的娘家。就是之前那個在大朝會上差點出盡風頭、覺醒的血脈為法相天地的四皇子。他的母族程家雖不是五姓七望那樣的大族,但也是能夠和五姓七望聯姻的中型世家,是江洲一帶的地方豪強,家中子弟世世代代都能覺醒,至今無一代斷層。

惹事的這人叫程見,他一母同胞的兄長是四皇子的伴讀之一,如今已經入朝為官,成為了四皇子黨羽的中堅力量。

程見是個紈絝,還在混日子,之前反對取消齋郎制度的時候,他們家就是跳的最歡的家族之一。

程見小時候在江洲老家長大,而杜解元的母親正是江洲程家的家生婢,以貌美擅舞而聞名,是個笨蛋美人,後來據說因為不安分而被趕出了程家,她哭著拍門祈求程老爺能再給他們母子一條生路的流言,在江洲很是瘋傳過一段時間。

而這個不安分的對象,正是程見的親爹。

兩人一個有妻有子,一個早就已經被配給了莊子上的下人,鬧出這樣事情,真的很難收場。

沈里恍然,也就是說程見和杜言生其實早有舊怨,甚至是從長輩那一輩繼承來的恨海情天。只不過程見稍微大一點之後,就隨著有幸入宮當伴讀的兄長來了京城,這麼多年都沒能再遇到杜言生,兩人也就一直相安無事,直至今日。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大概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程見就是奔著故意找茬侮辱杜言生的目的去的,那自然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大概從得知杜言生當了江洲解元那一天就恨上了,一直在琢磨該如何阻斷對方的青雲路。

上一代的愛恨情仇到底誰對誰錯,誰也說不清楚,老皇帝並沒有完全聽信程見的一面之詞,程見也沒有一直揪著這個事情說來說去。

他總結道::「長輩之間的恩怨暫且擱置一旁,杜言生是家生子,我小時候與他一同長大,他隨爹娘繼承來的腦子到底有多愚不可及,我還能不知道嗎?況且,我分明記得他小時候是圓臉,此人卻是長臉,他怎麼可能是杜言生?還請陛下明鑑!」

程見說話也算是有條有理,聽起來並不像是空穴來風,一看就準備了不少。

也怪不得會引得民眾議論紛紛。

而此時正在御前的杜言生本人,卻顯得很是木訥,與做得一手錦繡文章的解元郎看起來確實相去甚遠。

幸好,杜言生除了謝蘭芝這個新認識的朋友以外,還有其他舉子朋友,對方和謝蘭芝一樣仗義執言到:「老杜不善言辭,還請陛下允許由學生來陳述。」

這舉子與杜言生是同窗好友,對杜言生的過去看起來十分了解,他逐一反駁。杜言生小時候在程見為奴為婢,沒讀過書也沒受過教育,又能展現出幾分聰明?他真展現的比程見聰明了,作為主子的程見爹娘能高興?

臉圓臉長就更加可笑了,程見小時候幾斤?長大之後又幾斤?更何況他如今已經瘦的都快要脫相了。

雖然程家十分苛待身為普通人的下人,但杜言生母子被趕出府後的日子是更不好過的,畢竟杜言生的母親頂著那樣的名聲,能想盡辦法供杜言生讀書至今已實屬不易,不能要求更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