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打的主意是在春閨之後,提前把京中最聽他指揮的尺玉衛和金絲衛都一口氣派去北疆,換下麒麟衛,由他最為信重的將軍直接帶隊……
偷襲嘯鐵衛!
皇帝偷襲剛剛立功的臣子,還是二打一的打一個剛剛和蠻族大戰過正在休養生息的殘部,這說出去無論如何都不好聽。
但老皇帝卻覺得堅信只要他贏了,那歷史怎麼書寫都是他說了算。
這個決定無疑是便宜了二公主。
旁人以為京中有三個衛隊拱衛,只其中一隊換防,大家是不會多么小心。但實際上,老皇帝為了偷襲嘯鐵衛,已經提前派走了尺玉與金絲兩衛中的大部分人,如今京城留下的就是一個空殼子,麒麟衛不是在北疆就是在路上,負印衛剛剛抵京。
最後守城的踏雪衛一撤,負印衛還未完全展開布防……
在兩隊交接的這黃金三十六時辰,就是銜蟬衛得手的最好時機!
甚至二公主連起事的理由都不用想,這就是現成的。北疆之危剛剛解除,甚至還未徹底安全,老皇帝就要卸磨殺驢,讓戰事再起,這哪個愛國愛民之人能忍?她這也不是要謀反啊,是在勸誡,勸父皇收回成命!
只是她人微言輕,普通的勸誡不起作用,就只能用更能讓父皇聽得進她的話的方式來了。
老皇帝大概也是考慮到了這種危險性,才特意給銜蟬衛安排了靠後的進京時間。可既然他能玩時間差,為什麼二公主不能?
銜蟬衛作為合法的軍事武裝,可以合情合理的靠近京師,一路上的各地驛站並不知道換防的準確節點,只看文書就會放行。她今日與銜蟬衛在景山下匯合,說不定連城門都不用攻打,就可以一路神不知鬼不覺、暢通無阻的直逼皇城!
黎明的玄武門外,二公主已秣馬厲兵,劃下長槍。
***
別人知不知道這件事不好說,但反正沈里是知道了。
沈里知道這事完全是個意外。晚上的時候他們不是臨時起意,在莊子裡搞了個快要熱死所有人的篝火晚會嘛,想要篝火盛大,那自然需要很多很多的柴火,現劈肯定是來不及了,但現在他們在莊上,莊子附近就是一片深山老林,隨便撿撿乾燥的枯枝就夠了。
秋實覺得這是她們這些宮人的活兒,但沈里玩心大起,覺得這種就得親自動手才有參與感,他的幾個朋友和小公主們也是積極響應。
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帶著人去撿拾掉下來的枯枝了。
但小朋友撿東西就像釣魚佬釣魚,出了本來目的以外,他們什麼都得的回來。二公主妹妹的小竹筐里就帶回了一樣讓沈里覺得十分奇妙的東西。
銜蟬衛的綁巾。
這個沈里正好最近和岑夫子學過,在兩軍交戰中,要如何做到區分敵我呢?除了最基本的服飾不同以外,大啟的每個衛隊還會有獨屬於自己的辨識文化。
銜蟬衛就是會在每人的左臂上綁一道領巾,每一次不同的作戰行動之前,綁巾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但綁巾上會有獨屬於銜蟬衛的紋路,或繡或畫,都是自家人一眼就能看出真偽的標誌性符號。
而在沈里和岑夫子的推算里,銜蟬衛也確實是這一次有可能回京換防的衛隊之一。
但就岑夫子說,銜蟬衛要換回來,也只可能是最後一個到,在京中的換防已經差不多結束,一切穩固之後,因為銜蟬衛和二公主的關係綁定的也很深,以老皇帝生性多疑的性格,他是不可能放心的。
雖然沈里不知道換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可作為最後一個換防的衛隊,銜蟬衛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雍畿。
尤其是連這種代表著作戰的綁巾都出現了,還是在二公主的莊子附近,這實在不是一個多好的苗頭。
再一聯想到聞時頌最近神神秘秘的動作……
沈里當下就逼問了聞時頌這次派來保護他的親衛首領,是的,聞時頌這次連自己親衛的首領都派來沈里身邊了,下了死命令讓對方保護好沈里,並儘可能的一切以沈里為主。
親衛首領一開始自然是不可能說的,可是他越是不說,沈里就越明白,聞時頌肯定什麼都知道了。
但聞時頌並不打算阻止,甚至有可能在推波助瀾。
為什麼?
若二公主真的打算造反,皇位只有一個,成王敗寇,聞時頌的態度怎麼都不應該如此輕鬆啊。他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聞時頌到底想幹什麼,說出來大概連沈里都會不可思議。
他在替沈里追查教主。
是的,太子殿下這個戀愛腦是真的純。他知道二公主要造反嗎?當然知道啊,只要能知道換防的時間,是個人都能意識到這是一個搞事的好時機。
但他覺得二公主肯定成功不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