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殿下三思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黎明即將破曉,以人手緊缺為由,今日才來增防玄武門的青衣校尉,站在瞭望塔上,和身邊值班的踏雪衛守兵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你說這也真是奇了怪了哈,這會兒了竟然還能在天上看到星星。」

守兵不疑有他,抬頭看向藍天,確實,那星星閃的簡直駭人,不似尋常的星星。就在他還在驚訝時,宮門下已傳來信號。

這是每一日開宮門時都會有的一套流程,需要負責瞭望的守兵確認門外周遭無事,回以信號,才能準點大開朱紅色的宮門。

校尉已狀似順手的替他回了信號,守兵等意識到不對時,宮門已在木頭碰撞的聲音中緩慢打開了一道足夠兩馬穿行的縫隙。二公主率領的衛隊策馬揚鞭,也不知道從哪裡就竄了出來,一刻不停的闖入了宮中,連停下看一眼都不屑。

當守兵想要說什麼,而校尉準備動手時,二公主身邊的人已經高聲喊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城內有刁民襲擊衙署,還不護駕?!」

二公主準備好的聲東擊西起效了。

她留在城中的小股府兵,已經提前和她約定好了時間,佯裝成流民提前衝擊衙署,消息通過鼓聲傳來時,正給了二公主率兵入宮護駕的理由。

現場一片亂七八糟,她已經帶人比預料的更快的進入了皇城。

其中一小隊還從隊伍里分了出去,一路快速騎行,趕到了離皇城最近的鐘樓,在一切都還沒有來得及反應之前,就先一步控制了能夠傳遞警報的鐘鼓之聲。

無論城內如何,皇宮這邊看起來都是風平浪靜的。

二公主一路暢通無阻,在晨光熹微中,圍困住了老皇帝所在的寢宮大殿。長刀一划,連皇宮的侍衛都險些沒能認出這造反的賊子是誰,直至二公主一手取了戴著的簪纓頭盔,方才露出了本來面目。

她說:「陛下昏聵,聽信讒言,夜襲北疆嘯鐵衛大營,欲陷尺玉、金絲兩衛將士於不義,引發城中民憤,我等不忍同室操戈,特來此清逐陛下身邊首惡!」

簡單來說,就是二公主要清君側。

這話別人會不會信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她這話確實讓侍衛們心裡開始打鼓,有了不小的猶豫。因為他們確實接到了城中有流民襲擊衙署的險情,雖然還不知道原因,但和二公主所說確實能夠對上。

更不用說有些和尺玉、金絲有交情的侍衛,或多或少都聽過一些他們提前換防了,但不知道換防去了哪裡的消息。

而二公主已經在親衛的護送下,一步步靠近了寢宮。

她一聲比一聲高,一聲比一聲誠懇:「父皇,還請聽兒臣一句,父皇,還請您開門一見!」與她真摯的情感不同的是,她手中閃著如臂使指、閃著駭人銀光的大刀,一刻也沒有放下。

***

沈里都快急死了。

聞時頌的親衛首領終於把他知道的都一五一十的說了,二公主要造反,聞時頌不準備阻止就算了,自己還非要留在最危險的宮中。

「請殿下不用擔心,太子殿下想必此時還宿在東宮,東宮雖然也在皇城之內,卻並不與北內相連,宮內留有不少好手,殿下的安全絕對有保證。」沒有人覺得二公主此行能成事,退一萬步說,她真的贏了,太子殿下也足夠在別人的保護下先離開皇城了。

但這些話,沈里卻是一個字都不信的。

因為還有誰會比他更了解東宮呢?在東宮和北內之間一直都有一道直通的通訓門。

在孝賢太子還活著的時候,那道門常年不曾關閉,北內的一切設防對於東宮來說都是形同虛設。雖然說在聞時頌當上太子之後,這門就被鎖住了,沈里每天趕去弘文館上學時,總要抱怨繞了好遠的冤枉路。

但以沈里對聞時頌這個神經病的了解,當他想要破開那扇門時,一把簡簡單單的鎖還能攔得住他嗎?

說不定此時此刻聞時頌就在寢宮看熱鬧。

那麼,聞時頌在嗎?

他肯定在啊。

在二公主叫門的時候,聞時頌已經藝高人膽大的從後門進來了,以身犯險,刺激的不能再刺激。他這麼做自然不是因為二公主造反,而是因為他一路追教主追到了這裡。

他有個可以追蹤他人的手下,對方覺醒的血脈其實挺雞肋的,因為在同一時間段里,他只能追蹤一個人,且需要對方身上帶有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類似於毛髮啊什麼的。這也是聞時頌之前為什麼一看到荷包就想到了定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