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吴姓书生点头之后,刘二狗便开口说道:“据下面的几个青皮回报,说是渡种这事儿古已有之。
如果有哪个倭女能成功的来到大宋并且成功的渡种回去,那她们的父母不仅仅可以息这的说他们家女儿跟宋人睡过,而且还生过宋人的孩子,这样儿能极大的抬高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以后能嫁个好人家。
至于渡种而生的那些孩子,在倭国不仅不会受到歧视,反而一生下来就会被倭国的各路公卿诸侯们领走,从小当成贵族来教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所以,普通的这些倭奴里面,是不会有渡种而去的宋人子弟的,先生无须担忧。”
听到这里,吴姓书生的眉头才缓开了一些,刘姓书生脸上的阴翳之色也消失不见。
“算了,等回头把这事儿上报给官府,看看朝廷怎么说再做决断。”
刘姓书生忽然叹了一声,说道:“刘某不孝,有辱先人啊!”
吴姓书生摇了摇头,岔开了这个让人纠结闹心的话题:“说起来,这一次抓了有七千个劳工吧?”
刘二狗一听吴先生又提到了劳工,顿时就兴奋了起来,说道:“不错!七千多个,只多不少。如果这一路顺利的话,估计最少也能有七千个劳工活着到大宋。”
吴姓书生呵的笑了一声,说道:“你先别高兴的太早——劳工这东西少了值钱,多了可还值钱么?再退一步说,就算蓬莱县愿意用五贯钱一个的价格来收你的劳工,可是他蓬莱县有那么多钱么?”
被吴姓书生这么一说,刘二狗顿时有些傻眼。
虽然不曾读过书,但是不学有术的刘二狗也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最关键的是,蓬莱是真特么穷,不说整个县都穷的叮当响吧,反正也别指望蓬莱县一次能拿出来三万多贯钱买下七千多劳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解决办法来,刘二狗顿时有些犯愁,躬身向着吴姓书生和刘姓书生拱手道:“请先生教我。”
刘姓书生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儿没办法解决,只能看蓬莱县能吃下多少劳工,剩下的再卖给周边诸县。如果周边诸县也吃不下,那就只能再北上天津,把劳工转运到滦州,卖给奉圣州的秦知州,他现在正在修建长城,还要修建顺天府新城,正是需要劳工的时候。”
吴姓书生却道:“也不一定。”
见刘姓书生和刘二狗都一脸懵逼的望向自己,吴姓书生顿时高深莫测的笑了笑,说道:“这七千个劳工里面,有多少是男?有多少是女?”
“差不多一半一半吧?”
刘二狗迟疑着道:“小人也未曾仔细清点过,大概就是四千多个男的,三千多个女的。”
吴姓书生点了点头,又嗯了一声,说道:“这四千多个男的,便照原样继续卖劳工即可。至于那三千多个女的么……”
“择其相貌端丽者发卖便是了。我大宋百姓多有听说过渡种的,可是真正跟倭女春风一度的又有多少?如今有了这些倭女……”
“剩下容貌不佳者,便与男倭劳工一样处置即可。”
PS:为书狗“狗云清”生日加更,顺便求票!朕真的是太努力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青皮们有的很讲究面子。一言不合拨刀相向,既能为了争一口气割大腿上的肉下酒,也能为了一个承诺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这样儿的青皮多半就有了“侠”或者“义士”之类的称号。
也有的青皮丝毫不要乎所谓的面子。有钱就是爹有奶就是娘,为了利益能够舍下面皮不要,同样也是说的青皮。这样儿的青皮通常被称之为下三烂。
《沼泽边的黑帮故事》里面就很传神的描写了这两种青皮。
刘二狗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青皮,也是大宋大部分青皮的真实写照——为了利益能舍下面皮,但是心里好歹也算是有点儿逼数,知道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不能干。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不是让他刘二狗跟徐百祥那样儿给异族当狗,剩下的事情只要是有利可图的,那基本上就没什么是他刘二狗不敢干的。
像抓倭奴这种事情,就是典型的能干,不仅能干,还能大干特干。还有就是像吴先生说的发卖倭女这事儿,刘二狗干起来就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
而最终的结果也确实跟吴先生预料的差不多——
别说蓬莱县了,就算是把周边的几个县全都加上,也没能把那些倭女全部买下。毕竟倭女的身材本身就小,就算是本着把男倭当牲口用把倭女当男人用的原则来使唤,这些倭女在修路、搭桥这种力气活上也派不上多大用场。
所以,为了不让这些倭女劳工砸在手里,刘二狗几乎是无师自通的琢磨出了拍卖的套路,然后在蓬莱操持起了人贩子加拍卖师的活计。
“这个……这个我也不知道她多大,反正看着跟十二三岁的差不多。不会说人话,得慢慢调教才行。五贯钱起步,价高者得。”
“六贯了!六贯钱,还有没有更高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七贯!陈老爷出价七贯!还有没有更高的?如果没有……”
“八贯!李老爷出八贯!还有没有更高的?看起来是没有了,恭喜李老爷……”
但是让刘二狗和刘姓书生、吴姓书生没有想到的是,刘二狗这个人贩子加拍卖师的生意刚刚略有起色,户部那边就派人过来紧急叫停了拍卖,甚至都没等第一批的倭女拍卖完。
“所有的倭女,只要是四十岁以下的,五贯钱一个,全要了。包括你后面弄来的,也是一样。”
毕竟掌握着大宋的钱袋子,户部派来的小吏一开口就显出了一股子财大气粗的架势。
琢磨了一番后,刘二狗试探着问道:“敢问官人,是所有的倭女?”
虽说一个相貌端丽的倭女往往能拍出十几贯的价格,但是倭女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好有坏,并不是所有的倭女都能拍出高价。
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倭女很可拍不出去,最后就有可能砸在手里。
放了,白忙活。杀了,太可惜。养着,费粮食。
总之,那些卖不出去的倭女在刘二狗眼里就比鸡肋还要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现在户部愿意把所有的倭女全部接手,哪怕一个只有五贯钱,但是起码不用担心砸手里了不是——刘二狗一开始就没要年龄超过四十的倭女。
吏部的小吏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本官再说一遍,是所有的,不超过四十岁的倭女,有一个算一个,户部全都要了。包括你后面弄来的,无论你能弄来多少,户部也全都要了。”
刘二狗试探着道:“敢问官人,这倭女……可是有什么说道?”
“说道?”
那小吏哑然失笑,说道:“区区倭女罢了,能有什么说道?户部买来,不过是给那些迁移到甘肃和交趾布政使司的光棍们当小妾罢了。”
……
“赚大了!”
等户部的人清点过倭女的数量,又约定好下一次继续收购之后,刘二狗整个人走路都有些飘。
三千个被户部收购的倭女,再加上提前已经发卖掉的那两百多个倭女,再加上四千多个劳工,这一趟下来,刘二狗赚了足有三万八千贯!
“出发!出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给手下的青皮们结算了上一次出海的的工钱,又赏下了一些钱财后,刘二狗就迫不及待的催着那些青皮破落户们继续出海去倭国。
刘二狗算过了,只要再多往倭国跑这么几趟,自己很快就能把购买战船和军械的钱都赚回来,到时候自己身上就不用再背着百万贯的债了。
是的,刘二狗现在表面上看着风光,出手也阔绰的很,可是刘二狗的身上却背着百万贯的债务,基本上都是购买雷州水师和泉州水师战船以及军械的债务。
反正皇城司也不担心刘二狗会跑路——天下就这么大,敢跑就试试?
刘二狗的心里自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刘二狗倒是从来都没想过跑路什么的,只是一门心思的想要多抓一些劳工,好早点儿把债务还清。
……
那个谁曾经说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刘二狗头疼身上背着的上百万贯的债务,而富有四海的赵桓同样也头疼,只是赵桓头疼的不是钱,而是移民。
随着朝堂改制的一步步进行,再加上阶梯税律也正式开始实施,大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主选择清退一部分土地。
而清退土地的结果就是许多原本打算迁移出去的百姓又选择了观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官府手里有了土地,是不是得发卖出来?
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拥有自己的土地,谁他娘的吃饱了撑的才会想着往外跑!
然后赵桓跟朝堂上的大佬们就开始头疼。
收回来的土地是要发卖没错,可是收回来的土地又够卖给几个人的?再说了,甘肃布政使司和交趾布政使司那里空着的土地可不是一星半点儿,现在不赶紧迁移百姓过去耕种,难道还要等着那些土地自己长出来粮食?
然后赵桓就一咬牙一跺脚,使出了终极大招。
不是强制征发几百万的百姓迁移过去,而是发小妾!
没错,去甘肃布政使司和交趾布政使司,发小妾!
先可着大宋要驻扎在甘肃布政使司和交趾布政使司的那些将士们来,然后就是普通的百姓,只要愿意去的就一发一个倭国小娘们儿,至于是二手货还是原装的,那就完全看他们运气。
然后汴京城的教坊司就很头疼。
PS:第一更。有没有赌今天几更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众所周知,大宋的官话在这个时代是世界通用语言,无论是倭国的上层贵族还是高丽棒子的上层贵族甚至于缅甸、暹罗的上层贵族,都是能说一口流利的大宋官话,并且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
如果不是甲申国难之后神州陆沉天地翻覆,如果不是鞑子太能败坏,估计也没鸟语什么事儿。
但是吧,问题就出在这个但是上面了。
大宋的百姓可以送花灯给大宋的皇帝,大宋的皇帝也都时不时的跑到汴京城里逛街,甚至还有的皇帝亲自去逛青楼,跟大臣们争风吃醋。但是那些倭国的上层贵族跟普通的倭奴那就是两个世界的两种生物,除了那些上层的贵人们要向普通的倭奴搜刮钱财之外,两者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交集。
所以,会说大宋官话的倭奴就很少,在大宋的青皮破落户们看来这就是典型的不通人言。
被刘二狗抓来的这些倭国劳工自然也没几个会说人话的——刘二狗跑了这几趟倭国,也就碰着一个会说大宋官话的佐佐木义久,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只会说倭国鸟言兽语的蛮夷。
所以教坊司就很头疼。
现在需要教导几千个倭女学会简单的大宋官话,那以后会不会变成几万个倭女需要教导?
要教会这些狗屁不通的倭女说人话,还得让他们打扮的像个人样儿,平日里也能干点儿活儿,这里面的难度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当然,做官的最大好处就是官老爷们可以把自己头疼的事情变成其他人头疼的事情——别看教坊司只是个娱乐机构,但是再怎么是个娱乐机构的教坊司,那也是个官办的娱乐机构,是有行政编制的。
所以汴京城也好,其他地方也罢,各地方的各家青楼不约而同的接到了官府的命令,要求这些青楼每家派出一个老妈子到汴京城教坊司听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然后,已经到达甘肃布政使司和交趾布政使司的丘八和百姓们就惊喜的发现——朝廷真给大家发小妾了!
当然,不想要小妾的也没问题。不要小妾的,可以直接领五贯钱的补贴,看个人如何选择就是了。
而且枢密院和户部下发的行文里面写得很清楚,不管是已经成亲的还是没成亲的,也不管是禁军、厢军还是普通百姓,朝廷现在发下来的也仅仅只是小妾而已,严禁把小妾扶成正妻。
想要正妻,就必须得是大宋百姓家里的女子,不管她们是汉家女还是苗女之类的,只有这些拥有大宋户籍的女子才能在大宋的户籍册子上成为正妻,剩下的都只能是妾!妾!凡是敢把妾抬成正妻的,无论有没有娶妻成婚,都会按照宠妾灭妻来处理!
宠妾灭妻怎么处理?
地方官府对于这种事儿的处理一般就是打板子外加流放并判抬妻无效,可是军队里面不讲究这个——军队里面一般都是军法处置,只要咯嚓一声然后再悬首示众,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虽说枢密院和户部的行文颇有些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儿的意思,可是对于丘八和百姓们来说却根本不是问题,朝廷愿意给大家伙儿发个小妾玩总归是好事儿——
成了亲的谁还不想纳个妾?没成亲的也想着先弄个暖被窝的。哪怕发下来的这些小妾有些笨,说话总是磕磕绊绊的,可是好歹能说人话,能暖被窝,还要啥自行车啊?
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随着朝廷发小妾这种千古难闻的奇事实打实的发生之后,偷移界碑这种事儿就出现的更频繁也更猖獗。
地方官府要的是丁口增长率以及大量的劳工,青皮们需要抓捕大量的劳工换银子,蛮夷带路党们心心念念的想要拥有大宋的户籍,以致于地方官府和青皮以及蛮夷带路党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利益铁三角。
甚至还有的蛮夷心甘情愿的被抓劳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没错,就是心甘情愿。
对于那些靠近大宋的蛮夷来说,如果不能得到大宋的户籍,那还不如被抓了劳工。
当劳工有危险?
这不是废话么,饿死不就不是死了?被那些达官贵人们欺压盘剥就不是死了?
反正都是个死,如果能当了劳工,最起码还能吃上饱饭。对比起原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饿死的日子来说,当劳工反而成了一条出路,起码也比继续当个蛮夷百姓要强得多。
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蛮夷主动被抓劳工的事情。这些蛮夷们事先准备好绳子,等着抓劳工的青皮们到来时,这些蛮夷就主动捆好自己和家人的双手,然后兴高彩烈的站在道路中间拦住青皮。
甚至还有的蛮夷主动把自家的女儿当女奴卖——虽然不能当正妻,但是哪怕给宋人当个小妾也能保证活下去,甚至还能活得很好……
如此奇幻而又魔幻的现实,让整个大宋朝廷从上到下都惊掉了下巴。
然后户部尚书庄成益就开始头疼。
户部的预算花完了!
工部和礼部成了今年预算审批的最大赢家,整个国库里面有一多半的预算都是批给了工部和礼部,用于疏浚河道、修建社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相比之下,兵部和枢密院得到的实际预算金额要比往年多了一些,但是如果按照国库整体预算的比例来计算,兵部和枢密院反倒成了最大输家。
至于户部就比较苦逼了——无论是哪一年,户部本身的预算都是比较少的那个,毕竟相对于工部和礼部、兵部还有枢密院来说,户部要花钱的地方都比较少。
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户部今年会忽然间需要拿出钱来收购倭女,发给那些丘八和百姓当小妾。
然后户部就没钱了。
“所以,你就想找朕要钱?你当朕的内帑是取款机器了是不是?”
赵桓阴沉着脸,鼻子不是鼻子脸不脸的盯着庄成益道:“这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借,臣这是找官家借钱来了,不是要。”
庄成益道:“臣就找官家先借一百万贯应个急,等靖康四年的秋税收上来了再还给官家。”
而赵桓却哼了一声,说道:“朕从来没听说过有貔貅会往外吐东西的。”
PS:继续赌今天几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好啊,这貔貅之名以前还只是暗地里叫叫,现在居然都堂而皇之的当着老夫的面叫上了?简直欺人太甚!
庄成益气急败坏的道:“臣乃是户部尚书,不是貔貅!官家怎能凭空污人清白?!”
赵桓心道清白?这东西别人有,朕也有,唯独你庄貔貅没有!
然而不管赵桓心里再怎么不爽,这一百万贯还是拨给户部了——
户部现在缺钱是事实,不能因为钱而耽误了移民实边的事儿。至于庄貔貅到底能不能把这一百万贯还回来,那就只能看他庄貔貅到底还要不要脸皮了。
打发了庄貔貅之后,赵桓又习惯性的带着一众龙腿子们出了宫。
说来也奇怪,赵桓每次走在汴京的街头上就有一种想要把汴京城拆了重建的冲动。
然后就忍不住恶意的想着,是不是应该把街边的房子全给拆掉?
不同意拆?
他娘的,朕是个皇帝啊,手里有军队啊,不听话的直接一把火全给你烧喽,骨灰都给你扬没影儿喽,就问你怕不怕!
尤其是当赵桓听到那些百姓们讨论着自己每天吃的四菜一汤是什么菜的时候,这种恶意就愈发的浓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不过还好,赵桓多半也就是想想而已。
“走,去祝家庄子瞧瞧。”
逛了半天也没碰上什么让赵桓感兴趣的事情,赵桓也懒得再继续逛了,干脆带着一众龙腿子们直奔城外的祝家庄子而去。
……
当赵桓赶到祝家庄子的时候,祝家庄子依旧跟两年前一样在大兴基建,而且整个祝家庄子跟两年前的祝家庄子比起来,已经完全是另一番模样,连赵桓都都险些没认出来。
“庄子里这是干什么呢?”
两年前那个想要带着青壮们包围赵桓的老泼皮还没死,尽管嘴里的已经快掉光了,可是这老波皮的脸色倒是红润的很,精神头看上去也挺不错的。
听到赵桓发问,这老波皮便笑着道:“回官家,这是在修社仓!”
“社仓?”
大宋有常平仓和预备仓还有义仓,这社仓又是个什么鬼?怎么朕这个皇帝都不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老波皮道:“对,就是社仓。俺们庄主进城的时候,听说咱大宋要搞什么常平仓和预备仓,所以俺们庄子就想带俺们弄个社仓出来,算是俺们庄子的私仓。”
“……真特么会玩。”
赵桓暗自吐槽了一句,说道:“你们庄主呢?”
“去西凉了。”
老波皮咧开没几颗牙的嘴,笑着说道:“俺们庄主说现在抓劳工的青皮太多,抓劳工已经不怎么赚钱了,不如去西凉那边儿接着盗马。”
“西凉?”
一听到这个名字,赵桓顿时就怒了——西凉现在是大宋的!这狗日的祝家庄子的庄主带着马仔跑去西凉盗马,那特么不是偷到朕的头上来了?
那特么是朕的!
“启奏官家,不是西凉,是西辽。”
就在赵桓差点儿就要发怒的时候,何蓟赶忙凑到赵桓身边,低声道:“祝大郎跟皇城司报备过,他们去的是西辽,不是西凉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赵桓这才嗯了一声,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把这事儿给揭过去了。
只是放过了祝家大郎的这一摊子破事儿,难得听到西辽这两个字的赵桓又把耶律大石和西辽给想起来了。
“走,回宫。让李纲和萧诺言来见朕。”
……
“要是说起来,朕应该称呼天祚帝一声伯父,只是不曾想耶律伯父驾鹤而去,留下大辽给朕,朕这心里……”
哎的叹了一声,赵桓伸手抹了抹微红的眼眶,说道:“朕今天听到有皇兄名曰耶律大石者远遁西域,朕这心里就更不是个滋味了。”
李纲选择低下头去看靴子上的花纹——谁也不知道官家跟天祚帝是怎么论成伯侄的,更不知道这耶律大石怎么就成了官家的兄弟!
不过无所谓,反正官家他老人家开心就好,只要他不在朝堂上瞎折腾,他愿意认耶律大石当孙子也随他……
萧诺言则是有些懵逼。
说实话,大宋跟辽国之间的关系那是相当的复杂——自打从檀渊之盟开始,宋辽两国就成了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也就是说,宋辽两国的皇帝就此成了兄弟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当传到天祚帝和赵吉翔这两个活宝当皇帝的时候,这两个人的辈份已经乱的一批,想要从头捋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得从檀渊之盟开始捋。
但是,没人对一个亡国之君和一个上皇之间的辈份问题感兴趣,这个问题也就没有人再提起来。如果不是官家现在忽然提出这个话题,就连萧诺言都快忘记这回事儿了。
“派人出使金国。”
赵桓又擦了擦眼眶,忽然开口说道:“朕即位之初,尚且惹不起他金国,如今朕可不怕他了,便该遣使往金国一行,迎回耶律伯父。”
李纲本能的就觉得不对劲,待抬起头来一看,却见赵桓只是眼眶红,却没有一滴的泪水,再一看旁边一脸纠结的萧诺言,李纲心里的怀疑就更重了几分。
“官家以为该遣何人为使?”
李纲开始附合着说道:“另外,又不知天祚帝是否还健在?”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朕也不知道耶律伯父是否还健在。只是耶律伯父毕竟是辽国之主,纵然被金兵掳去,却也未必会受到为难。只是该派何人出使,却是有些为难了。”
说完之后,赵桓又一次摇了摇头,说道:“若是使者是个李棁一般的无胆之辈,只怕不光不能迎回耶律伯父,反倒会让金虏小觑了我大宋。”
待赵桓的话音落下后,萧诺言忽然抬起头,说道:“启奏官家,臣以为不当迎回天祚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为何?”
赵桓皱着眉头道:“汝欲阻止朕尽为人侄之孝心么?”
被赵桓这么一责问,萧诺言慌忙躬身拜道:“启奏官家,臣实无此心。只是辽国毕竟已经灭亡,辽国百姓也已经尽数归了大宋,若是再迎回天祚帝,却又置已经归宋的契丹百姓于何地?”
赵桓点了点头,忽然开口说道:“这样儿,朕将析津府以北再归还给辽国,请耶律伯父再登皇位,如何?”
萧诺言却道:“官家一片好意,然而已经归宋的契丹百姓,却不会再愿意重新成为辽人了。”
“莫说是普通百姓,便是微臣,如今已为宋人,已经不愿意再为辽人了。”
“若官家果有心思,不若遣使往金国一行,探望……探望一番也就是了。”
“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该遣使往西辽一行。”
“耶律大石先为辽臣,如今也该为宋臣,若其建国自立,便是悖逆不臣!”
PS:第三更!求票!今天皇叔来家里做客,码字的时候少,明天必然多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只是,耶律大石既然早早的就逃了出去,只怕不臣之心也不是有了一天两天,现在只怕难以回头。”
萧诺言皱着眉头道:“若是起兵征伐,甘肃布政使司南边有个吐蕃诸部,西北边还有个高昌回鹘,倒也是个麻烦事儿。微臣虽然听杨再兴说过,说是吐蕃诸部和高昌回鹘那些蛮夷也在偷挪界碑,可是大军一至,却不知道这些蛮子们又会生出什么想法了。”
赵桓点了点头,倒是没有怀疑萧诺言在演戏——如果这货的演技能把自己蒙骗过去,那他萧诺言可就真的牛逼坏了!
然而就在赵桓琢磨着该怎么解决掉吐蕃诸部和高昌回鹘时,李纲却躬身道:“吐蕃诸部和高昌回鹘倒是不足为虑,只要官家愿意接纳,只怕这两家现在乐不得内附呢。只是……”
“只是什么?”
赵桓笑道:“怎么看李卿和萧卿这副架势,都是一副想要征伐西辽的样子?朕可还没说要征伐西辽呢。”
李纲心道你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去吧!
如果不是对人家西辽起了什么心思,你会忽然想起来天祚帝耶律延禧和一早就跑路的耶律大石?现在还假模假样的说什么兄弟?还说什么没想征伐人家?呸!
但是吧,赵桓还真没想征伐西辽,更没想着带兵去怼死耶律大石。真的,赵桓敢拿上皇赵吉翔的节操发誓。
众所周知,赵桓是个二次穿越者。二次穿越者的优势就在于上上辈子读过很多的网络小说,上辈子又当过一次皇帝,有足够的时间读书,而且对于宋朝的这部分历史很了解——
耶律大石跑到了可敦城建立了西辽,后来在叶密立城登基称汗,汗号为“菊儿汗”,后来又尊汉号为“天佑皇帝”,建元延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当然,这货为什么叫菊儿汗以及为什么全弄个汉式皇帝称号那是他的事儿,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货后来击败了塞尔柱帝国的联军,高昌回鹘、西喀喇汗国、东喀喇汗国及花剌子模等国家先后向西辽臣服。
如果按照西辽脱胎于辽国,而宋、辽又早已经约为兄弟之国,现在辽国天祚帝这个伯父更是把大辽江山托付给赵桓这个关系来算,西辽,等于辽的一部分,所以西辽也就等于是大宋的一部分。
赵桓觉得这么换算一下完全没毛病,毕竟上上辈子的数学老师教的好。
所以,赵桓的想法是让耶律大石这个便宜兄弟继续一路向西,干掉塞尔柱,推平欧罗巴,然后再由赵桓来收复这些自古以来的大宋领土。
当然,那些需要走海路的地方就不指望耶律大石了,毕竟这货现在占领的地盘可敦城在后世是七武海那里,指望这货能发展出水军,还不如指望法**队能在巴黎陷落之前不投降来得更现实一些。
至于耶律大石会不会愿意一路向西,赵桓倒是一点儿不担忧——朕跟他说,他就一定会愿意,你信不信?
琢磨了半晌,赵桓干脆开口道:“先遣使往金国一行吧。毕竟金国已经遣使来了我大宋许多次,朕一次使节都不派过去,倒是显得朕不懂礼数了。还有西辽那里也派一个吧,毕竟是朕的王兄。”
然后礼部尚书方子安就一把一把的薅头发。
在大宋近乎于毫无存在感的存在了一百六十多年时间,如今忽然间就要管着社学、科举还有从鸿胪寺改制而来的理藩院,礼部上上下下的人手早就已经不够用了。
现在官家又说要派人出使金国和西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哪怕就是除开人手的问题不谈,官家你对大宋跟金国之间的关系就没点儿逼数么?
你骗杀了人家金国好多使者不说,还拿着十几万的金兵筑京观,就算现在两国已经议和又互开边市,那这个出使金国的任务也绝对是个九死一生的危险任务。
毕竟金国那些混蛋疯起来连他们自己的信使都杀,毁书斩使这种事情干起来更是没有一点儿压力。
还有西辽……人家辽国跟大宋已经一百多年没打过仗了啊!如果在两国边境发生天灾,对方的官府甚至会出面赈济啊!
就是这么两家好的跟一家似的关系,特么上皇那个沙雕非得要收回燕云十六州,结果搞什么海上之盟,不仅坑死了辽国,还特么差点儿把大宋也给坑死!
现在你说要遣使出使西辽?
人家耶律大石不一刀子把使者给砍死,那都算他耶律大石的脾气好!
礼部最终还是挑了两个使节出来,然后再跟赵桓指派的两个太监一起共同组成了两个不同的使团,一个前往金国出使,另一个则是出使西辽。
而在出使之前,这两个使节又被赵桓派人叫到了宫里面授机宜。
“到了金国之后,一定要代朕好生问侯朕的皇伯父天祚帝,记得要替朕告诉完颜晟,朕无时无刻不想着请天祚帝和他完颜晟一起到大宋来小住一段时间,好让他们跟上皇一起把酒言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到了西辽之后,告诉朕的王兄耶律大石,宋、辽依旧是兄弟之国,一时的误会,不要太放在心上,该过去的总归会过去,人还是要向前看的。如果他愿意的话,无论是互开边市还是其他的,一切都好商量。”
“岁币?你是打算让他给朕进贡岁币还是打算让朕赏给他岁币?没有岁币!敢应承什么狗屁岁币,朕就拿你的家产当岁币,再把你挂城门楼子上风干喽!”
“还有,无论是金国也好,西辽也罢,都是一次正常的出使,用不着太担心。”
“或者说,该担心的是他们,而不是你们。”
“谁要是敢吓唬你们,你们就问问他,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如果他们没有听说过,那也没关系。”
“你们就告诉他,太原城外有京观,兴庆城那里有京观,升龙城那里也有京观。”
“谁敢对朕的使者不客气,朕就拿他们筑京观。”
PS:今天应该没啥事儿,所以,有没有下注赌今天几更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完全没毛病。
要是搁以前,这出使他国的事情还真得好好掂量掂量,毕竟辽、金都比大宋要强横,就连西夏和交趾都敢在大宋跟前蹦哒蹦哒,一不小心还真有可能把命丢在外面。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自打官家把金兵、西夏、交趾都给筑了京观之后,这大宋原本已经弯得不成形的脊梁骨忽然就硬挺了起来,颇有一些看谁都是狗的意思在里面——
官家说了,大宋之下皆走狗,不想当狗的可以去死。
尤其是负责出使辽国的梁晨,这种感觉就更明显了。
“大名府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记得前几年来的时候,城外还有大片的荒地,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了。只可惜,大名府如今已经不是北京了。”
“这顺天府,原来还是辽国的地方,那时候还叫析津府来着,现在已经成了我大宋的北京顺天府了。”
“哈,这滦州边市果然不一般……”
自打重和元年进入官场之后,梁晨就见识到了上皇赵吉翔是如何对内里搜刮享乐无度,又是如何对外既怂又送的。
尤其是靖康元年,当梁晨知道了上皇在金兵南下后连夜禅位,而今上登基之前又曾哭晕当场,还是被人硬抬到龙椅上的时候,梁晨的心里就已经绝望了。
梁晨不是没有想过辞官不做。可是人,终究是要恰饭的嘛,而朝廷给的俸禄又实在太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为了一家老小,为了恰饭,梁晨也算是忍辱负重了,甚至打算一辈子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去算了。
直到靖康元年的那场守城之战,直到汴京城外立起了那座两万多金虏筑成的京观。
所以,当梁晨知道自己将要出使金国的时候,梁晨的心里一点儿都不慌,更没有像出使西辽的孙誉一样考虑什么岁币的问题,反而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心态——
有能耐你金国就杀了我,反正有你金国上下给本官陪葬,本官还青史留名了!
正是抱着这种你不弄死我我还想主动找死的泼皮心态,梁晨这一路上是怎么看大宋的风土民情是怎么看不够,心里总觉得看一眼就少一眼。
然后跟梁晨搭档的太监叶远就很头疼。
“走了一路,你嘟囔了一路。”
叶远皱着眉头道:“你能不能像咱家一样稳重点儿?你别看咱家是个太监,可是咱家也没跟个蛮子似的,看什么都新鲜!”
“……”
梁晨心道你个死太监懂得什么?老夫的心思你又怎么能知道?正所谓风萧萧兮易水寒,梁某一去兮,可能就不复还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尽管心里在无尽的吐槽,可是被叶远那个死太监不阴不阳的怼了一句之后,梁晨顿时也失去了再说下去的兴致,直到一行人在滦州边市往东三十里的地方被金国骑兵截下。
“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梁晨低声道:“你说金国那些骑兵想要干什么?不会是想在半路上就把咱们给……”
一想到汴京城外,太原城外,析津府外,好多地方都有大规模的京观,梁晨的心里就越发的没底,越看就越觉得对面的金国骑兵像是不怀好意。
叶远瞧了对面的金国骑兵一眼,哼了一声道:“放心吧,他们没那个胆子——后面三十里就是滦州边市,他们在这里截杀我们?除非他们集体犯了脑疾!”
梁晨的脸色顿时就红了起来,讪笑道:“想不到,老夫的胆子还没有公公大。”
你跟咱家比胆子?咱家跟着官家出征西夏交趾,那京观上的人头可都是咱家带人硝制的,你个穷酸居然还想跟咱家比胆子?我呸!
心里疯狂吐槽了几句后,叶远才猛的一磕马腹,向前疾冲了几步,直到离着金国骑兵有一箭之地的距离才停下来,尖着嗓子喝道:“来者何人!咱家奉大宋天子诏命出使金国,尔等在此拦截天使,意欲何为!”
随着叶远的话音落下,随行的三百禁军骑兵也开始缓缓移动,而五百禁军步卒则是围在了梁晨的周围,举盾的士卒将大盾坚在地上,持枪的士卒将长枪尾部插在地上,枪的前部搭在盾兵的肩膀上,枪尖斜斜的指向天空,枪兵之后的弓兵更是抽出了羽箭,再往后的士卒则是二话就说就搭起了神臂弓。
“这踏马哪儿是宋人,这踏马根本就是一群疯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金兵的头领眼看着对面的八百宋军似乎浑然没将自己带着的一千骑兵放在眼里,反而二话不说就开始组成了攻击阵型,无奈之下只能恨恨的呸了一声,示意身后跟着的骑兵们向后退开之后才轻磕马腹向前,来到离着叶远不远的地方之后拱了拱手,说道:“某乃是大金国驻防宋国边市外的千夫长完颜成!此来,乃是接到了贵国边市大统领秦相公的书信,说是贵国皇帝遣使出行我大金国,特意前来护送!”
说完之后,金兵的头领干脆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又将刀枪都挂在马鞍上,示意自己没有丝毫动手的意思后才慢慢催马向前,将书信递交给了叶远。
待确认过了确实是秦会玩的书信之后,叶远才笑着向身后摆了摆手,示意那些禁军解除戒备,然后又向着金兵头领道:“一场误会,倒是要劳烦完颜千夫长了。”
完颜成的心里顿时就舒服了许多——瞧瞧,人家就知道本千户是姓完颜的,不像那个姓秦的一样,动不动就喊完千户!
心里一舒服,完颜成的态度就更加的和善了,向着叶远拱了拱手,说道:“贵使客气了。在下常驻滦州边市这边,跟秦相公的关系也不错,能一路护送贵使到黄龙府,也是在下的荣幸。”
“完颜千夫长客气。”
叶远也拱了拱手,说道:“刚刚忽然看到贵国骑兵,是叶某反应过度了。”
又客套了几句之后,叶远才开口问道:“叶某在滦州边市逗留了两天,发现滦州边市里面也有许多贵国百姓,两国百姓相处倒也和谐,怎么贵国还要在滦州边市外驻扎骑兵?”
完颜成笑道:“贵使有所不知,我大金国在此驻扎骑兵,乃是最近有一批高丽棒子在不断的给我大金国找麻烦。”
PS:第二更了。待会儿继续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高丽棒子这个名词算是火了,原本在高丽是特指某一部分人群的“棒子”这两个字如今火得莫名其妙,火得一塌糊涂,直接火成了高丽人的代名词,现在就连金国这边的女真人都开始称呼高丽人为“棒子”。
然后,一个“棒子”,就莫名其妙的迅速拉近了完颜成和叶远之间的关系。
“那些棒子搞了个什么‘夜别抄’的乱兵,每日里就是不停的在我大金国境内折腾,要么杀人放火要么掳掠百姓,着实让人头疼不已。”
完颜成苦着脸道:“前些时候,棒子们甚至还袭击了前来滦州边市贸易的商人。虽然棒子损失惨重,可是我这个千夫长也没能落得了好去,已经被上峰训斥了好几次了,若是再有一次,估计连脑袋上这颗人头都保不住了。”
叶远哦了一声,心里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只是回过神来后,叶远又好奇的道:“高丽乃是金国之臣,既然高丽出了什么‘夜别抄’,那贵国朝廷为何不向高丽朝廷施压?”
“倒也不是没有试过。”
完颜成吐槽道:“只是那高丽现在乱成一团,王构小儿和金富轼两伙人每日里你打我我打你,便是想要个人来主持高丽的朝廷都难,又怎么有人去管这个‘夜别抄’?”
“而且那些棒子里面也有高人。”
“如果被他们知道了大宋皇帝遣使往黄龙府,最怕的就是他们假冒成我们大金国的骑兵来截杀贵使一行。”
“贵国的皇帝偏又是个脾气不好的,到时候大宋跟大金再起了冲突,那些棒子们可就要笑死了。”
只是叶远听了完颜成的吐槽后,却皱着眉头道:“冒充你们来截杀我们?这些棒子莫非是得了脑疾?这种事情一旦走漏了风声,那些棒子能担得起?”
“棒子们早就疯了。”
完颜成道:“连冒充金国骑兵,斩杀金国商人这种事情他们都能干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敢干的?如果只是牺牲一些死士就能挑动大宋跟金国的战争,只怕那些‘夜别抄’的疯棒子们会前赴后继的跑来送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完颜成的话音刚刚落下,远处的地面就传来了一阵微不可察的震动,接着又响起了一阵凌乱的马蹄声和喝呼声,一队约摸三千余骑的骑兵也随之出现。
“我艹他个娘嘞!”
望着远处已经开始列队准备冲猴的骑兵,完颜成猛的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扭头望着叶远道:“真他娘的是说什么来什么——待会儿我先带人去拖住他们,你们先走。”
叶远却摇了摇头,说道:“跑不过他们。”
说完之后,叶远便扭过头去,望着后面跟着的禁军士卒们喝道:“准备迎敌!”
趁着禁军士卒开始准备的功夫,叶远又忍不住吐槽道:“不是,这地界现在应该是你们金国的吧?怎么就能让棒子整出来三千多骑兵?”
“谁他娘的知道啊!这些狗日的棒子骑兵神出鬼没的,我盯了他们好几次都没能咬住他们。”
完颜成道:“不过,跟他们交手的这几次倒也不是毫无所获,起码,我大概已经猜到他们是哪儿来的了。”
叶远嗯了一声,说道:“海上。”
“你怎么知道?”
完颜成上下打量了叶远几眼,问道:“我是跟这些棒子交手了好几次之后才隐隐有些猜测,你又是怎么猜到的?”
“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叶远呵的笑了一声,说道:“那你猜我是怎么猜到的?”
说完之后,叶远也不待完颜成回答,便直接说道:“三千人,三千匹马,再加上武器装备,想要悄无声息的从高丽走陆路直达滦州这边,要么是你们金国所有的守备全部被高丽人收买,要么就是这些高丽人都长了翅膀。
可是要走海路……你们金国不擅水战,而棒子们在这一点上确实又比你们强一些,想要避开你们海上的盘查实在是太容易了。所以,他们只可能是走海路。”
“厉害!”
完颜成竖起大拇指,赞道:“都说你们宋人心眼儿多,现在看来,你们确实比我们聪明的多。”
叶远心道聪明个屁——
大宋往高丽运的那些“禁军淘汰下来”的军械装备就是走的海路……
“放下尔等手中的兵器,饶尔等不死!”
就在叶远跟完颜成互相小声吐槽的时候,对面的骑兵军阵里忽然驰出一骑,到了两军阵前虚劈了一下手中的马刀,耀武扬威的高声喝道:“若是胆敢抵抗,鸡犬不留!”
“这事儿没法善了了。”
完颜成低声道:“你老兄还是赶紧派个人回去通知你们宋国那边儿吧,一会打起来,我也没把握能护得住你们。”
完颜成说的是实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虽然棒子的战斗力一直都是那么回事儿,可是现在的局面是一千金国骑兵外加三百大宋骑兵和八百大宋步兵要对阵三千骑兵,而且宋、金这边还有大宋的使节,可以说是顾虑颇多,而对面……却是足足三千只求杀人放火的骑兵,他们又没有丝毫的顾虑,两相对比起来,反倒是对面的三千骑兵赢面更大一些。
叶远却呵的笑了一声,丝毫没有理会完颜成的好意,反而驱马向前向步,高声道:“对面的骑兵听着!”
“咱家乃是大宋皇帝钦派出使金国的副使!”
“咱家也知道,尔等乃是高丽的‘夜别抄’!”
“赶紧滚蛋!”
说完之后,叶远干脆从腰间摘下一块牌子系在箭上,张弓搭箭之后就射了出去,喝道:“找个识字的,看清楚牌子上面的字!”
叶远的箭并没有射出多远,而对面的“金国”骑兵却是一阵迟疑,最终还是将系着牌子的箭矢捡了回去。
然后完颜成就看着对面的三千骑兵一阵哗然,过了好一阵之后,对面的骑兵将领干脆让一个骑兵翻身下马,放下了身上所有的武器兵刃之后,双手捧着牌子给叶远送了回来,而对面的骑兵将领更是在叶远接过了牌子之后,遥遥的在马上抚胸躬身致意,然后带着一众骑兵又呼啸而去。
“牌子上写了什么?”
完颜成好奇的问道:“一块简简单单的牌子就能逼退三千骑兵?”
叶远笑了笑,将牌子悬在手里,对完颜成道:“看清楚上面写的是什么。”
PS:第三更!正大光明的求票!待会儿还有一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一块巴掌大的,不知道什么材质的牌子,通体呈银色,看叶远拿着毫不费力的样子,应该是没有多重。牌子的两侧是两条蜿蜒而上的五爪金龙,两个龙头中间是一个火红的太阳,恰好呈双龙戏珠之势。
牌子的一面用金色刻着刚劲有力的四个字:如朕亲临。而牌子的另一面同样也刻着四个字,只是这四个字不再是金色的,而是如同血色一般的“不从者死”四个字,哪怕只是看上这么一眼,都有一种杀气腾腾的感觉。
叶远仔细的将牌子收好,笑了一声道:“如果刚才他们胆敢发起攻击,那最后的结果就是不管他们到底是不是棒子的‘夜别抄’,棒子都会灭国,而且是像交趾一样彻底灭国,连个活口都不会剩下。所以,他们是棒子无疑了。”
完颜成愣了半晌才想明白叶远说的是什么意思,甚至隐隐有些后悔——如果刚才借机把叶远他们都给剁了,那大宋国的皇帝一定会把棒子们全给屠了,而大金国可就省事儿了……
只不过一想起刚刚那块牌子,完颜成的心里又是一阵止不住的庆幸。
这种便宜不沾也罢,万一要是走漏了风声,那后果也不是自己能担得起的。
再转念一想,仅仅一块牌子就能让对方的三千骑兵滚蛋……甚至换成自己,估计也不会出现第二个结果,完颜成的心里又有些憋闷的慌。
气氛忽然就有些沉闷了起来。
“别想太多了。”
叶远笑了笑,对完颜成道:“这种牌子,整个大宋都没有几块,也只有我跟出使西辽的那个公公手里有。”
当然,叶远的话也是不尽不实。
这种刻着“如朕亲临”的牌子在大宋确实没有几块,可是这个牌子的作用可就不仅仅只是拿来吓人的——这块牌子可以在不经过枢密院允许的情况下就近调动除汴京城以外的附近驻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按照大宋禁军和厢军改制后的驻扎情况来看,哪怕只是就近调动一个军的兵力,那战力也是极为可观的了,甚至能对一个小国形成灭国的军事压力!
更重要的是,除了可以就近调动一个军的兵力之外,这块牌子还可以就近寻求皇城司的支援,无论是情报上的支援,还是某些非常规的支援。
可以说,除了能够得到赵桓信任的人之外,剩下的人也没资格持有这种牌子。
恰好,跟着赵桓南征北战,历经大小战阵十几场,又是内行厂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叶远就有这个资格。
而叶远一开始就拿出来这块牌子,喝退高丽“夜别抄”的目的也很明显。
除了保证自身使团的安全之外,就是给完颜成,以及完颜成背后的金国施加压力。
……
重新收起了戒备之势,又向前赶了半天的路后,使团和金国骑兵之间的气氛才重新变得融洽起来,而叶远也趁着夜里宿营的时候又一次找到了完颜成。
“喝酒。”
叶远笑眯眯的道:“这酒可不是一般的酒,这是官家赐下来的大内秘藏好酒,等闲人连听都不曾听过,更别说喝过这种好酒了。”
然后,还没有喝过大内秘藏好酒的完颜成就彻底喝大了。
“我跟你说,高丽那边早就乱起来了,现在就是你打我,我打你,高丽王王构跟叛臣金富轼整天互相打来打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