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众神世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30章 神王,苏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任何想赚钱的人,都干不出这么离谱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在写作过程中,因为各方面原因,想过放弃,但我还是坚持下来。

我思考过后发现,我最深层的动机,是源自内心的冲动。

到底是什么冲动呢?

一个浑浑噩噩活了三十多年的无知笨蛋,突然发现了“我认为”的真理,实在无法压抑这种冲动,所以在这本书中分享很多我认为的真理。

3,我为什么想要分享?

我是一个笨蛋。

蠢货是傻蠢,笨蛋是有那么一点点有趣的蠢。

我从小笨到大,却自以为很聪明。

我以为小学的县奥数第一是一项成就,直到去了省会城市,进了奥数班学习,还没看明白题,学霸口中就飘出了答案。

我是笨蛋,所以我还是以为我很聪明。

这种自以为的聪明,一直在伤害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我总觉得书上的东西很简单,老师课堂讲的一听就自以为懂了,尤其在刚开学的时候,大家都不学我也不学,我的成绩轻松名列前茅,但别人继续学,我一直不学,结果可想而知,成绩起起伏伏起起伏伏伏伏伏伏伏伏

别文为什么,我也不明白。

我连现在的自己都不能完全理解,更别说那么久远的我。

即便这样,也从小到大被人夸聪明,被认为是病情或家庭等各方面因素导致不好好学习。

那些夸我的人,和我一样,也是笨蛋。

因为他们和我一样,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聪明。

我总不耐烦重复学习某一种知识,或者不愿意重复看一本书,所以我读的书无比杂乱,却并不深入,知道一点别人不知道的肤浅知识,就沾沾自喜,自觉才高八斗。

回首过往,我扒开自己的皮肉,忍着剧痛一点一点解剖,赫然发现,我至今没有精通的领域。

我现在才明白,耐得住寂寞,反复与学习,反复打牢基础,反复深入思考,才是聪明的第二要素。

骗你的,这还是笨蛋的想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只有做到反复与学习,做到反复打牢基础,做到反复深入思考,做到,才是聪明。

做不到,就是笨蛋。

就如同我在正文里阐述知行合一,怎么证明自己真正的知道?做到才行。

怎么才能做到?通过深入长时间的思考,深度认知,不断行动,不怕失败,不断尝试做,才能做到。

我这个笨蛋,一直以为,很多事,自己知道,自己懂,只是做不到,但实际上,就是自己什么也不懂,却自以为懂,所以做不到。

大脑为了懒惰和降低消耗,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大脑骗自己是日常操作。

举例的话,那些清北学霸肯定是聪明的。

那些各领域的大佬肯定是聪明的。

用网络作者举例,就是那种写一本火一本,成绩始终稳定,才算得上聪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很显然,我差得远,我是笨蛋。

我总是自以为聪明,遇到任何问题,学习任何知识,都流于表面,不知道追问为什么,更别说追问为什么的为什么,而真正的顶级学霸,至少能追问到为什么的为什么的为什么的为什么的为什么。

追寻到最深层的原理和本质,才是聪明的第一要素,或者说,智慧。

众神世界的世界观,是我无奈之下的选择,因为之前构建的世界因为太敏感,不能写,只能截取部分。

但众神世界的主题,却超越了我的预估。

在众神写作前,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和我原本感觉上、经验上、本能上的认知,是那么不同。

原来,原理与本质的作用,那么巨大。

原来那么伟大的科学,竟然建立在几千年前看似“平平无奇”的公理化上。

原来哲学与科学根本就是无比亲密的母子关系。

原来第一原理这么重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原来各种原理竟然能应用到生活方方面面。

原来那些看似对自己没什么用的各学科原理,竟然能成为每个人思考问题的工具,别说科学家们在用,甚至跟科学八竿子打不着的现代身价几百亿几千亿的商业大佬也在用

原谅一个愚昧无知的人,突然发现一滴智慧之泉后的欣喜若狂,哪怕远方隐藏我根本无法看到的智慧海洋。

我过去总是把自己学生时期的无知与迷茫、痛苦与自暴自弃归咎于外物,归咎于原生家庭,归咎于自身的病情。

现在我才明白,我过去的失败,只是没有接触过真正的智慧。

或者说,接触过,但我没能理解。

我既没有深度思考过最实用的常识,也没有深度思考过最基本的原理。

我以为我懂,我以为它们的用处不大。

这是我这一生犯下最大的错误。

我没有抱怨,只是非常遗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如果当年我能学会通过表象深入思考,追寻到原理,然后以更加恒定的原理为基础,作为我思考的源点和标准,或许,我能更早一点成熟。

当然,现在有点迟,但不晚。

4,我分享了什么?

这本书的主题,就是原理,是思考,是底层,是“道”。

简单来说,大家都知道,道很牛批,但道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说。

怎么才能通往道,也没人说。

我不可能完结理解道,自然无法说透,只能用我微弱的一束光,照向道,不仅可能是盲人摸象,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这本书在说,那些看似枯燥空洞虚浮的哲学理论,不仅有价值,而是能实实在在应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能形成强大的力量作用于我们这个世界。

甚至于,当证明、数学、抽象、逻辑、公理化等等这些理论建立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所有的科技,都完完全全建立在这些看似假大空的哲学概念之上。

我知道,哪怕现在大多数人也不相信这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就好比我曾经也不相信我连一道奥数题都没看明白的时候,别人能一口说出答案。

可惜的是,我的能力有限,写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与贫瘠,这才是我想要放弃的原因。

幸运的是,我没有放弃。

当然,我不生产原理,我只是原理的搬运工。

5,分享的结果呢?

这是完本感言最纠结的地方。

我越发清晰认识到沟通漏斗的存在,无论是我与读者,还是人与人,甚至包括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一句话可能蕴含10点信息量。

我只能知道7。

我能学到5。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我能讲出3。

别人听到2。

别人得到的可能是1。

别人再说出口,甚至可能是-1,甚至-100,嗯,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冲突的原因。

坏消息是,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彼此,更别说比理解人更难的伟大的知识原理。

好消息是,如果我们足够聪明笑,反复学习记忆,经历至少10次,就有可能获得完整的10点信息量。

我原本想分享那滴智慧之泉,因为它救活了一个生活在知识荒漠的人,我。

结果很尴尬。

这本书很可能没有达到分享的效果,很可能变成我个人的学习笔记,是我以写的方式,使用费曼技巧以教为学。

没喝十斤二锅头,干不出这么上头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这事越想越上头,我怀疑这就是我迟迟不写完本感言的主要原因。

我们合火人花钱看,小火你tm给我们更新学习笔记?

太上头了,我想静静。

写儒道至圣的时候,其实就是我在写故事,大家看,有一种很朴素的平衡。

但写众神世界的时候,那种平衡被打破了。

我以为,我有充满善意的分享就够了,但却忽视了大部分读者的需求。

是,有部分读者可能觉得我写的东西有趣,但许多订阅众神世界的读者,还是觉得我在说教,是在讲道理。

这两年的写作过程,本质上就是我学习的过程,这本书的一切,对我的价值,远远超过任何人。

我甚至有种“聪明”的错觉,这两年和这本书,就是一切的转折点,也是我未来的根基。

因为,这两三年,我的整个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6,我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我之前的第四卷感言兼年终总结说过不少。

准确一点,就是这两年,我稍稍聪明了那么一点,可能只有一点点,但确实“做到”了。

比如,我从小胖到大,但这几年减重40斤,老同学看到我都不敢认了,至今没有反弹。简单来说,就是又帅了。

比如,我过去做事断断续续断断没了。但现在,断断续续断断续续续上了。

比如,我第一次进行时间记录,只坚持了半个月,那时候觉得太难了,但现在,我从20年11月开始每天记录自己做事的时间,现在21年8月,快一年了,还在继续,而且再也没觉得困难,还会继续,试试五年,十年是什么感觉。

比如,我的习惯培养断断续续坚持了快三年,我的单核工作法记录使用了一年半后,在前两天升级为正反馈系统。

比如,我学习情绪管理后,情绪不再那么极端,不再过度起伏不定。

比如,我享受到了大块、不受干扰地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快乐。

比如,现在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称赞我自律,甚至认为我过分自律了,这是过去没人说过的。当然,我认为自己目前的自律离及格线还有一步之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很多很多。

用意志力这本书的说法就是,我通过不断做这些事,慢慢地,我的意志力增强了,能让我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意志力再度增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7,那我过去呢?

浑浑噩噩,稀里糊涂,生活没有目标,人生一片迷茫,但却误以为自己很聪明,误以为自己过得不错,误以为别人才是傻哔。

我现在每每回忆过去,总有一种不真切感,过去好像活在梦里一样。

过去的我,做事没目标,没计划,没有方法,没有原理,没能力,没培养过优秀习惯,不会记录,不会反思,不会思考,不会努力,什么都没有

我之前说过,我过去大脑没有发育成熟,直到这两年,才发育完成。

大脑中年才发育完成?我不知道科学怎么解释,但我这几年就是这么感觉的。

我现在也偶尔误以为有些人是傻哔,但一旦有这种念头,我会立刻追问自己,他为什么这样,找到原因后,再进行深一步的追问为什么。

然后反思,我是否犯过同样的错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让我高兴又尴尬的是,十次有九次会发现,原来对方的傻哔行为,我也犯过,甚至一直在犯。

然后,我会本能减少攻击性,开始反省,以后尽量不能做相同的事。

再然后,我慢慢变得宽容,能容忍完全截然相反的立场,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遇到别人的反对,遇到不同的立场,就跟打鸡血一样反驳甚至骂人。

因为,我觉察,然后原谅了自己。

我过去之所以总是战斗总是反击,是因为我过度被本能控制,只会本能保护自己,恐惧被人否定,害怕被人发现我原来是个笨蛋,也就是习惯性防卫。

我过去,经常因为争论一个自以为是的黑白分明,忘记了这个世界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8,我终于有了目标。

我前三十多年的人生,就是一片迷雾,我就像是一个无头的苍蝇,或者像是一个测不准的小量子,永远能做出无法理解的行为。

我做过的傻事特别多,充分展示了人类的迷惑行为

这几年,我通过各种方式觉察自我,认清自我,然后坚持不断寻找人生意义、方向、目标、终极、价值、自我实现、渴望、梦想、理想、最大欲望等等这一切混合的概念,还是暂定为目标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我终于找到了。

没什么技巧,就是一直找,一直找,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然后找到了。

有了清晰的目标,是我能一点一点改变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经常思考过去与现在,偶尔会觉得,或许,我的过去并没有荒废。

我的前半生,只是在迷雾中寻找自我。

现在,找到了。

9,我的感激。

正是因为我发现,这本书对我自己的作用更大,所以我更加感谢订阅众神世界的读者。

特别特别特别感谢!

其实大家也能看出来,我不太懂社交,甚至本能地不去写主角与女性的戏份,这跟我过去的经历有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简单来说,人类现在的习惯和能力,除了基因的影响,大都是受环境影响,童年时期所受影响最大,因为那是大脑神经发育的高峰期。

如果小时候没有经历过强社交环境,家人和周围的人没有主动且高频跟自己沟通,就不太会社交,长大要想习得社交能力,就需要加倍的磨练才行。

我小时候父母外出工作,把我留在老家多年,基本算是最早的留守儿童,虽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词汇。

小时候没有家庭的沟通交流,长大后又成了宅男

所以,我不仅作品中不太会写社交,现实中我也不会跟读者打好关系,不懂运营作品,甚至连管理都是主动找我。

我是那种典型心态积极但行为不主动的家伙

我确实没有掌握相关的社交能力,大脑里缺少相关的神经,很多事就意识不到。

现在,我有一定意识,正在慢慢学习,努力改进,但能力还没有培养到位。

不过,无论我有没有这个能力,我都想说,感谢每一位读者!

我这种闷骚宅男的感谢,绝对真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尤其感谢订阅的读者。

开启众神世界的动力,是我得见智慧之泉的冲动,而写完众神世界最大的动力,则是你们的订阅。

投过票的都是合火人,订阅的都是大股东!

特别感谢!

10,本书的内容

其实我还有很多想说。

比如众神世界的内容。

写儒道我是有头不知道怎么结尾,而写众神我从一开始就有头有尾,在故事和我个人的表达上,肯定是不完美的,但绝对是完整的。

书中的道理和原理,我已经以现在最大程度写出,可能未来我回头看看,会发现很多错误和瑕疵,但现在,我确实尽力了。

我其实并没有想教会谁,因为连我自己也一知半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我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读过众神世界的人,以后看到原理、本质、思维模型等等一些概念后,意识到自己看见过,我就心满意足。

至于不能说的,就是故事,故事和道理不一样,故事没必要说清楚。

有人非得问雅典娜和帕洛斯,其实故事里说的很清楚,或许有人会接受一个大义灭亲的智慧女神,如果雅典娜真的大义灭亲了,她便会陷入整个天空神族的子弑父轮回。

但是,她又不能眼睁睁看着母亲和弟弟被宙斯杀死而无动于衷,也不能看着宙斯灭世无动于衷,所以,她是雅典娜,也是帕洛斯,她做出了选择。

至于无头雕像,至于献祭不出的天赋的原因,是我从一开始就确定的,最后我认为前后呼应了,不再赘述。

这本书的故事或许不够好,爽点或许不够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至少在我看过的网文中,众神世界存在不一样的东西。

虽然这种方向不被市场接受,或者是我没能写好。

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做到了一个作者应该做的:遵循自己的内心与冲动,至少写一本自己真真正正绝对喜欢的书,不向任何人妥协,不向市场妥协,甚至不向笨蛋的自己妥协。

11,新书

写完众神世界,基本没遗憾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所以,下本书,我会回归故事,尽最大可能减少道理和说教。

当然,没有人能完全遏制住自己的表达欲,我会尽量把可能的私货,融入故事之中。

下本书是我从游仙类诗词中得到的灵感,然后取材于中国古典神魔志怪,虽然其中一些元素在网文中出现,但总的来说,仍然是一个半独立的东方玄幻仙侠体系。

总之,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世界。

你们以为我在称赞自己?不是。

12,我翻车了

具体来说,是我的自律或者说自我管理翻车了,摔得鼻青脸肿。

我完本后,计划可完美了。

第一周,狂玩一周游戏。

第二周,马上回复正常作息,开始新的计划和能力培养计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第二周最后一天,发完本感言,向读者吹嘘我小火的自律多么强大

结果,翻车了。

在第二周比较高的强度几天后,我突然失去了自制力。

我回想失败的原因,赫然发现,我又犯了过去一样的错误,过度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制定了过高的目标。

我简单说一下都什么因素影响我。

1,作息改变:原本早上7点起床,我直接调整到6点起。

2,运动加强:以前起床吃点东西,做点计划,然后写作,但现在,夏天太热,别的时间没法户外锻炼,我6点一起床就在小区健走。

3,健走也不闲着:背一会儿标准的汉语拼音发音啊,背几句千字文啊,思考未来计划啊,反思昨天不足碍

4,饮食改变:过去早上不出门,我吃点水泡燕麦,弄点健康的即食食品就行,但现在一大早就健走,对食物和肉的渴望,根本抑制不住,一开始天天在楼下吃包子,后来胃口吃开了,健走前一半在背东西思考问题,后一半一边走一边拿着手机疯狂搜寻早餐外卖

5,退休综合征:写作期间有必须写作这个绝对的底线约束我,现在完本了,无论我怎么制定计划,大脑里总有个该死的小人在说:现在是假期,现在是假期,现在是假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6,负担加重:原本单核工作法,只是简单的日程表,列出每日待办事项,我一般一天也就做二十件值得记录的事。

但现在,升级为新的正反馈系统,在日程表之外,要记录能力培养,记录读书,记录每天作息,记录运动,然后写下分数,总之工作量直接增加五倍。

7,上午要读书,读书时间和之前的写作时间一样长。

用刚读完的意志力这本书的理论解释,就是我现在一上午消耗的意志力,至少是之前的两倍。

我之前天天写作,中午很少感到疲惫,但现在上午我只读了两个40分钟的书,就明显感到精神不足。

最后几天读意志力这本书,20万字的书,看了两遍一共四天,记了一万二千字的读书笔记,平均每天三千读书笔记,比正常更新六千“读书笔记”少一点。

读完这本书,我的手开始不受控制摸手机玩游戏

那几天的情况,我现在可以想象到:

大脑因为意志力这本书,消耗了太多意志力,自制力下降,最后大喊:说好的假期,你就这么对我?

说完,掀了桌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我开始躺平,挣扎了好几天,现在勉强爬起来。

这就是我没办法按照原计划更新完本感言的第一原因。

你们以为我在批评自己?也不是。

13,人生不是淘汰赛。

既然暂时做不到,与其消耗更多的精力与情绪怪自己,同时改变不了现状,不如先暂时躺平,然后分析原因。

只要我想要进步提高,只要我不想回到过去的迷雾世界,我总有一天会爬起来继续进行自我管理,继续自律。

你看,现在我就爬起来,认认真真写完本感言。

至于这次的个人自我管理方式的迭代也好,大改也好,失败了一次,心里就有了数,接下来,我很可能会继续失败。

然后呢?

继续坦然面对,继续放平心态,寻找原因,稍作休整,继续努力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人生不是淘汰赛。

不是出生在普通的家庭,就被淘汰。

不是没考上好大学,就被淘汰。

不是没找到好工作,就被淘汰。

不是没有相爱的人结婚,就被淘汰。

不是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就被淘汰。

不是被人骂两句,就被淘汰。

不是犯下错误,就被淘汰。

人生是循环赛,今天失败了,明天就重新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胜率。

人生唯一的终点,就是死亡那一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在那一天之前,我都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胜率。

会翻车,会纠结,会焦虑,会担心,会难过,但我依旧很快乐,远远比以前更快乐。

这次,我没有任何说教,只是在说我自己。

引用富兰克林的一句话:虽然我从来没有达到我最初想要达到的完美境界,而且差得很远,但是我通过这些努力,使自己得到了许多快乐,而且比没有做过这样常识的我更完美一些。

也更快乐一些。

这本书可能无法改变任何一个读者,失败了吗?

这本书改变了我自己。

写到这里,估计大家也明白我为什么拖延这个完本感言。

没喝十斤伏特加,写不出这种上头的完本感言。

这还是删了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我实在不知道这种奇怪的完本感言应不应该写出来,因为十年后回头看,这份感言必然会成为“过去迷惑行为之一”。

这本书,应该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有什么说什么。

接下来,我会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讲故事的人。

感谢每一位读者。

感谢每一位盟主。

感谢每一位本书的版主和管理员的默默付出。

感谢每一位合火人。

咱们下一本书见!

小火鞠躬。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我看了上个完本感言的评论,才意识到我又犯下一个严重错误。

我觉得自己无法完美书写“原理”,甚至觉得原理太伟大,我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底气去写,很不自信,所以说自己写的是“道理”。

最终引发误会,让读者以为“永恒之火认为故事与道理不能相容”。

实际上,我是认为原理与故事很难相容,道理与故事才是完美的结合。

先扔主题,这本书的核心,一直就是原理,而不是道理。

道理和原理,从来就不是一回事。

这是我的错误,我没能在书中和感言中明确这两个词语的界限。

道理和原理,是有交集但完全不同的概念。

道理,这个词语基本有三种意思。

一,生活中的事理、规矩、情理。

二,更深一层的含义,也是“事物的规律”。

三,在古代的典籍中,道理最深的含义,也是道诞生的理,是大道的额外属性。这个东西,没人能写明白,老子的道德经至今都有无数种解读,没有任何绝对权威的解读,所以别跟我说哪个作者能把这种道理写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那么,实际上,道理只有前面两种意思。

道理最常用的语境,几乎全是感觉上、经验上、本能上、常识上、生活中等等一种“模糊感知化”的存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勾股定理。

一,道理:

现在,一个3厘米的木条,和一个4厘米的木条,摆成了一个直角,于是一个大人对孩子说,第三根木条只要5厘米,就能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孩子问为什么,大人说,这就是勾股定理,直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如果是3和4,那斜边就是5。

这就是道理,可以模糊感知到,知道是这么回事,本质上是“这是什么”。

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道理,比如阴天要下雨,人要努力学习,土壤能中庄稼,这些,都是道理。

二,定理:

孩子进一步问,什么是勾股定理呢?

于是,大人就用各种方法证明出勾股定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那么问题来了,谁能用故事证明出勾股定理?

我觉得目前没人能做到,也没人做过。

假如我回到古代,写了一个主角证明勾股定理的爽点桥段,那么,我请问,读者觉得爽,是勾股定理本身让读者爽,还是因为故事让读者爽?

读者因为故事爽了之后,就会证明勾股定理了吗?

勾股定理好像不难证明,那我们把勾股定理换成费马大定理。

结果是什么?结果是读者并不理解费马大定理,甚至怀疑作者也未必能真正理解,但能理解“主角证明出费马大定理就能震惊学术界”这个“道理”,于是爽了。

读者是因为故事中的道理爽了,本质上还是不能理解费马大定理,不会从这个定理上感受到任何爽的情绪。

定理,就是“一件事的为什么”。

那么,原理是什么?

三,原理

原理就是为什么的为什么,是事物规律的规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最严谨的证明勾股定理的方式,需要运用到公理化,就是像几何原本里面的内容。

一切的定理,都应该出自公理。

而文中我反复提及的第一性原理,阐述的很明白,就是每个学科中最核心、最不可或缺、不可否定的根本性命题。

四,最关键的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道理可以感知到,可以在生活中模糊地意识到,可以完全融入故事中,因为故事和道理,都是感知的、本能的、经验的与“可体验”的。

,看视频,本质上就是人类用身体和大脑在体验或模拟体验,完全都是身体上的反应,哪怕是情绪,也主要是神经和神经递质的作用。

但是,原理不一样。

原理这个东西,是完全超越人类身体感知的,这东西本身是不能被人类确定的,当老子说“道”,当赫拉克利特说“逻格斯”和其他希腊哲学家谈“万物本源”的时候,这个东西,就开始酝酿了。

我们这才知道,原来在这个世界,存在一种不可描述的东西,那个东西是这个世界的“第一推动力”,可称之为本源或大道。

那么,这个这个大道,这种本源,这种第一推动力,就是我们全宇宙的“第一性原理”。

但问题在于,这种哲学上的、感知上的“原理”,因为太过泛泛,更接近一种道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按照懂了就能做到的标准衡量,我们真懂了吗?明显是不懂的。

真正的原理,是知识领域的根本。

像牛顿三大定律,就是经典力学的原理。

谁能告诉我,一个作者,怎么把牛顿三定律写成故事,然后让没学过牛顿三定律的孩子,通过看故事,理解经典力学?

我们可以编个故事说苹果砸在牛顿头上,让牛顿想明白了牛顿三定律,但故事本身是没办法解释清楚牛顿三定律的,必须要用到“说明”甚至严谨的证明方式,这种方式,在很多读者看来就不是故事,而是说教了。

原理,必须要有严谨的证明过程!

道理不用。

正式因为原理需要有严谨的证明过程,所以我说,故事与原理不相容。

原理和道理,是两个维度的东西。

道理你可以模糊感知到,但原理,你必须要放弃本能,用人类的理性与思维去触摸。

我写了370万字,都没能让读者分清道理和原理,是我的写作能力不足,抱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简单来说。

我之所以说众神这本书有与众不同之处,不是因为我在写道理,而是我在写原理。

虽然我觉得我没能写好原理,一直用写道理来遮掩,但我确确实实不是在写道理,是在写原理。

反正我已经不要面子,厚着脸皮说实话了,如果还是有读者分不清道理和原理,还是觉得原理能用故事写出来,那我也没法说什么。

所以,你可以说永恒之火脸皮真厚,竟然能吹嘘自己在写原理。

你也可以说,永恒之火自己不懂原理,却写原理,太自大了,根本写不好。

你也可以说,永恒之火这家伙写的故事没有很好融合道理之中。

你也可以说,道理和故事可以很好融合。

你甚至可以说,有人能把原理写进故事,这是你的自由,但我个人,不建议这样说。

以后或许会有,但现在确实没有。

哪怕是三体我,机器人那种科幻巨著,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论或机器人三定律,再优秀,也与原理相隔无数个维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本文仅仅是理性讨论,不涉及其他。

做个比喻就是:

道理说完,你马上觉得自己懂。

原理说完,你一脸茫然不知道在说什么,需要调动大脑慢慢思考,才能彻底理解并运用。

最后,长叹一声,我的写作能力确实需要提高,写了370万字,没能让读者明白我真正写的其实是原理。

这就是我写这次感言最大的收获,也是一个信号,我要继续努力夯实写作基矗

看,这下有继续读书学习的动力了。

最后的感言结束,不再讨论说明。

我努力学习去了!手动额头缠红带握拳小表情!

为了新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书名:猎命人。

简介:

神魔朝廷,气运崩毁,蟒雀吞龙。

武林夺兵部,魔门掌刑部,邪派据户部,地府执工部,妖族窃州府。

金銮殿中,满堂朱紫,妖魔傀怪;衮衮诸公,魑魅魍魉。

正经命术师李清闲深陷九龙夺嫡,得罪所有皇子,不过,为什么所有皇子都没有“真龙天子”命格?

等等,那位七公主怎么头顶一连串闪瞎眼的命格:“日月悬空”“天星神照”“天授圣图”

得罪权阉被庭杖贬官的县丞,竟然有“天命辅弼”“助宣重光”“三代朱紫”命格?雪中送点炭吧。

全家被流放的荣国公私生子入狱后流浪街头,身负“月朗天门”?雪中送点炭吧。

炭不多了怎么办?观命望气,定北侯府的庶子叶寒即将被天雷劈出神功,李侍郎家被嫡母赶走的私生子要买到文圣亲笔残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

可能是我比较矫情,觉得起码写完第一个小故事再在老书打广告比较好,谁知不巧赶上特殊时期,无法发书评,又拖了几天。

新书回归东方玄幻故事。

新书中做了多种大胆的尝试,世界观、力量体系甚至结构类型都是新的。

不仅如此,连写法也做出改变。

变化多到,我现在大量时间用在写细纲、琢磨新写作体系、反复检查、收集资料、书籍。

如果说儒道是凭借本能写作,众神是思考后的产物,那新书更倾向于讲好纯粹的故事。

讲一个至少有一点不同的故事。

如果说方运是个真正经人,苏业是个努力的理想主义,那新书的主角李清闲就是个普通人。

新书的成型非常曲折,所以拖了小一年才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我在两个世界之间反复横跳,最终决定先写这个猎命人的神魔朝廷世界,下一本再写术法世界。

之所以现在才在老书说,其实也是折腾自己,尝试一下延迟满足,把自己当成新人。

或者说,从新书的内容和尝试就可以看出,我已经不背负老作者的负担,放开自我,真正把自己当成新作者来写作。

我不能确定最终的结果,但我确确实实在努力,在学习,在提高写作能力。

比如一些老读者说我的文笔明显长进,咳咳

新书发布,扬帆起航。

各位读者如果喜欢神魔朝廷、命格命术的类型,不妨收藏一下慢慢看,小火感激不荆

如果一定要说些心里话,就是,我永远喜欢写作,我要一直写下去!

请大家多多支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天翼文学;https://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