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角色體驗系統[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因為當天要去開會,到得晚些。等他跟隨著工作人員進入影廳,電影差不多都快放映結束了。

好在他之前看過全片,今天也借路上的機會再一次看過。

他被安排在了後三排,旁邊坐的是幾個影評人。

等影片結束,現場亮燈,主持人請《泥點子》的主創登場。說了沒兩句後,余尋光被點到了名字。

「今天我們的現場,還請來了一位朋友。」

余尋光起身,接過了旁邊人遞來的話筒,「大家好,我是余尋光。」

他面前有一個攝像師開著鏡頭,是同舟工作室安排的。

幾乎是看到他的第一時間,現場傳出此起彼伏的意外聲。

沒有人想到余尋光居然能來這兒。

台上的李中桓緊張地抓住了話筒。

他清楚的看到,此時現場在座的所有人都向余尋光投去了目光。記者們對著他架起了機器,影評人對著他打開了手機。

這就是有號召力,有影響力的演員。

「非常感謝李中桓導演能邀請我來觀看《泥點子》這部優秀的片子。」

余尋光今天的穿著十分低調,但是他的聲音響徹整個觀影廳。

「我第一次聽說這部片子,是在去年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舉辦期間。《泥點子》當時在中國觀影區展映,我有一個朋友特意打電話跟我說,『余尋光,我在電影節這邊發現了一部特別優秀的片子,我特希望你去看。』在這位朋友的推薦下,我第一次看到了李中桓導演的這部優秀的作品。」

現場很安靜,大家都在認真聽他說話。

「《泥點子》這部電影的優秀,不僅在於畫面,在於演員的優秀表演,更在於導演把握精準的節奏,甚至在我看來,整個故事的內核都是獨一無二的。」

余尋光在這裡停頓了一下。

「我去年剛好拍了一部農村題材的電視劇,所以作為同樣參演了同素材的演員,我特別能夠理解李中桓導演想表達的東西。關心農村,關心農民,關心這個社會上需要關心的人。《泥點子》是一部紀實的,溫情的電影。電影鏡頭是眼睛,他代替我們看到那些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我認為李中桓導演擁有一雙最美麗的眼睛。」

頻頻被余尋光提到,聽到這裡,李中桓終於忍不住落淚,他失態的吸了一口氣,捂住了眼睛。

余尋光看著他微笑,他此時的表情帶著一種寧靜與柔和,「《泥點子》也是一部讓我可以放慢腳步,放鬆心情,讓我反思很多的優秀作品。借今天這個機會,我推薦給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進入電影院,關注《泥點子》,關注這部由李中桓老師導演,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獲得了最佳影片獎的優秀作品。」

他最後握著話筒鞠了一躬,「謝謝大家。」

台下快門聲不斷,李中桓在台上已經泣不成聲。

站在他旁邊的喬曼拍著他的背,也是一陣心酸。

「別哭了。」

她像是對自己說,又像是對李中桓說。

余尋光雖然坐下了,但現場的媒體並沒有放過他。

拿到東京電影節影帝後,這是他第一次出現在公開場合,大家怎麼能放過?

於是所有尖銳的問題投向了他。

「余尋光,你今天特意來支持《泥點子》,是收了人情還是收了錢?」

余尋光看著這位記者,直接反問:「您剛才也看完了電影,您難道覺得《泥點子》不是一部好片嗎?」

拿到了「最佳影片」的電影怎麼會是爛片呢?記者不由得悻悻然,「那倒沒有。」

余尋光繼續說:「所以,您為什麼要為難一部優秀的影片,和一位優秀的導演呢,還是說,您只是想為難一下我?」

他最後一句話特意說得輕快,現場其他人不禁發出笑聲,這位記者也知道自己過分了,搖頭,擺手,訕笑著坐下。

台上的主持人也足夠專業,立馬開口把話題攬了過去,引導著記者們回到《泥點子》的問題上。

余尋光在現場一直坐到路演結束,散場後,他來到後台,跟《泥點子》的主創打招呼。

李中桓這個40多歲的人看到余尋光過來,直接丟開穩重,忍不住上前抱住了他。

周圍的人也一直在說,「真的太感謝了,余老師。」

「沒關係的,」余尋光拍了拍李中桓的背,說:「我下午已經用我的薇博號把電影上映情況又轉發了一次,如果還有我能幫得上忙的,可以再跟我說。」

哪怕喬曼有著一張在商場上滾出來的厚臉皮,此時也不好再開口要求什麼。

余尋光實在是太實誠了,他已經做到了他能夠盡力做到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