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角色體驗系統[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卻沒想到,當天晚上導演李傳英就主動發薇博澄清了,說明童貝兒的鞋子是劇組需要。

郭嘉予還主動貼了自己的鞋子照片。

余尋光後來也有在他的薇博評論區里幫童貝兒說話。

這種飛來的關愛,到童貝兒第二天上班,她都覺得自己在做夢。

她小心地跟著經紀人去給導演道謝。李傳英的態度很好,並未怪罪,「這也關係到我們劇組的風評,不是單純只為你發聲。」

導演的話實事求是,童貝兒作為受益者,卻不能真的這麼以為。經紀人謝了兩輪,又帶著她去謝郭嘉予和余尋光。

郭嘉予開口就露出兩分俠氣,「這不能怪你,是現在業內業外的人人都對年輕演員這個群體有偏見。」

圈子裡不敬業、不專業的演員太多,受夠了的觀眾們有時候會直接掃射整個年輕演員群體。

也是沒辦法的事。

郭嘉予說完還開余尋光的玩笑,「小余以前是不是也被人罵過?」

童貝兒想:在觀眾眼裡,余尋光是全村唯一考出去的大學生,誰會罵他?

出乎意料,余尋光說:「觀眾們一直對我很寬容,不過我有被編劇看不太起的經歷。」

「所以你看吧,」郭嘉予和他一唱一和地安慰她,「這種事很正常啦,你放寬心,好好拍戲。」

經紀人在旁邊聽得大為感動,知情識趣地撥出資金,請全劇組喝奶茶。

從這之後,童貝兒就在暗地裡觀察著劇組的人。

在她這個「外來者」眼裡,李傳英、郭嘉予、余尋光是一體的。

他們已經合作過兩部戲了,不說熟稔,三人之間那是實打實的情分。

包括跟道具組,燈光師,攝影組那些幕後工作人員之間,他們相處起來既像朋友,又像親人。

什麼話都能說,工作時還能保持絕佳的默契。

估計推遲進組的廖敬春、麥青也屬於這個團體。

「洛清明小隊」里的另一位中年演員薛道是劇團出身,他之前出演過《刑事大案》。這位大哥演的是搞笑角色,私下卻很嚴肅,不過不論是跟導演還是兩位主演,他都處得融洽,有時還會開兩句玩笑。

童貝兒把他和下個月進組的柯辛堯分到第二類。

她自己屬於第三類。

分門別類,倒不是說她看菜下碟,或者是會被排擠什麼的。從那次出手相助就能看出來,《大明奇案》劇組的主創團隊都是一群很好的人,加上主創團隊日常的互動,童貝兒日常感慨她有很久沒見到這麼友好友愛的劇組了。

童貝兒認為,薛道和柯辛堯這種第二類經過這部戲,說不定可以加入第一類的主創團體。那麼她這種第三類呢?

經紀人這麼跟說她:「貝兒,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有固定班底,固定成績的機會。

童貝兒深以為然。

經紀人說,之前余尋光在拍《刑事大案》第一部時也是個新人,她謹慎地教童貝兒可以多學學他是怎麼做人辦事的。

學什麼呢?

余尋光並不是一個長袖善舞的人,日常拍攝時除非必要,他很少主動跟大家互動,有時開口也多以工作為主。

下班收工了,他一般就跟著武術組的武指去訓練第二天的武術動作了,一般練兩個小時再回去。

他的生活和劇里的明霄一樣規律。

童貝兒是在了解到這些之後深刻感覺到,「明霄」真的是李傳英為余尋光量身打造的角色。

童貝兒也想擁有這樣的角色。

這是一個演員最基本的夢想與野心。

但是,怎樣才能做到余尋光這樣?余尋光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讓李傳英的班底接受了他?

童貝兒開始更細緻的觀察他。

「增高事件」之後,李傳英就在薇博上做出說明:《大明奇案》禁止非官方劇透和代拍,這讓她能夠稍微在工作時放飛一下自己的視線。

她漸漸發現余尋光不僅專業技能過硬,他還沒有架子。

他對自己的替身,對武指都很尊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