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余尋光起身,雙手接過。
李恕坤抬頭看著這倆年輕人,心有感慨,「小余,你的情況他都知道。至於他嘛,屬於……名氣不大,本事不小。他回國也有兩年了,之前你沒遇上,是因為他都在到處忙活。他拍過GG片,拍過公益宣傳,也導過舞台節目,積累了一些國內從業經驗。總之,我對他的看法:年輕,力壯,想法多,愛折騰,有大把的精力可以拿來琢磨。」
他最後一錘定音,「小余,看得上,你就跟他一塊玩;看不上,純屬他沒福氣,你們以後見了還是和和氣氣的,多少算個朋友。」
余尋光拿起筷子,他終於明白了,怪不得葉興瑜說今兒他是來「相親」的呢。
對李恕坤而言,余尋光和潘澤永都是好苗子,且二人都接受過他的精心培養。他對二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品三觀都很了解,他覺得他們能夠聊得來。
他有退的打算了,就像交接工作一樣,不管是為了以後的電視電影藝術的發展,還是為了一位導演亦或是一位演員的發展,他都想為他們介紹一位優秀的可以長期合作的對象。
他希望有半邊同門之緣的二人能夠互相扶持,用2>1的力量扛住未來外界的風雨。
也怪不得潘澤永會這麼熱情,他比余尋光更早得知李恕坤的想法,他先一步主動交出真心。
他不僅信任自己作為導演挑選演員的眼光,他更加信任李恕坤積累了大半輩子的識人智慧。
開始吃飯之後,余尋光的話也慢慢變多。
李恕坤看著他看好的兩個孩子都如他所願的拿出了自己的真誠,隱隱紅了眼眶。
吃完飯,李恕坤不讓人送,自己打車回去了。
「你們倆聊。」
看著老頭子的車開遠,余尋光心裡道了一聲「老頑童」。
潘澤永站在他旁邊問:「接下來你有活動沒有?」
余尋光反問他:「你有安排?」
潘澤永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聽你的。」
余尋光想了想,「不是說相親嘛,那就去干點該乾的。」
他拿出手機,打開了票務軟體。
「喲,」看他打開電影購票軟體,潘澤永立馬贊同,「這活動好。」
余尋光把手機直接遞給他,「請導演先挑。」
潘澤永也不拒絕,這屬於他的專業領域,多少得發揮一下,「你要看哪個?」
余尋光想了一下剛才看到的,正在上映的五部電影,「沒什麼感興趣的題材。」
潘澤永把頁面來回一滑,「嘖」了一聲。
片子太爛,沒法發揮。
最終,兩人在附近的影院裡選擇了一部近期重映的,某部經典劇情片。
時間還剛好合適。
就當飯後消食,步行過去。
現在天冷,余尋光穿著棉衣,戴著口罩,很有生活氣息的打扮,一點兒也不怕被人認出來。
電影院在某商圈主建築的6樓。乘坐觀光電梯上去後,取票時余尋光一打量,發現整座影院可以說能用「人煙稀少」形容。
連工作人員都寥寥無幾。
他今年夏天來這兒參加《密信》路演那會兒,完全不是這樣。
潘澤永知道他在看什麼,「11月,淡季嘛,就這樣。」
取好票,掃碼進觀影廳的一路,余尋光都沒有見到半個其他人。再進入放映廳,果然只有他們兩個觀眾。
二人側身前往最佳觀影區的中心點坐下,既然沒有旁人,他們還能保持著小聲說話的頻率。
從剛才開始,余尋光就一直在腦子裡琢磨院線是怎麼維持經濟、從中盈利的。他忍不住問:「國內的院線其實已經很完善了。是不是基礎設備越好,票倉才會越大,也越有可能出現現象級票房?」
「對。」涉及到潘澤永的專業,他毫不藏私的,細緻的給余尋光說起院線背後的運作模式。
可能也起了一點顯擺實力的心。
如李恕坤所言,潘澤永在老美那邊學了一手的商業片運作,他又見多識廣,知識儲備極其豐富。
「當然,」潘澤永重點提及,「不是說人家的東西就一定比國內好,而是說人家發展的早幾年,有些坑人家踩過,有些經驗人家已經總結出,所以我們能憑本事去學個現成。」
「什麼本事?」
「當然是金錢的力量。」
余尋光笑,潘澤永的風趣令人很難擁有壞心情。
比票面上顯示的時間早兩分鐘,影廳一黑,代表著正片即將開始。
余尋光盯著大熒幕,突然說:「其實我導過戲。」
「嗯?」潘澤永真挺意外,「什麼時候?」
「最近,」余尋光說:「《大明奇案》的彩蛋是我在傳英導演的指導下拍出來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