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亮租的出租屋在小山坡上,借著地形優勢,能清楚的看到原處的山景、城景。
兩個人蹲在小桌前喝酒,吃菜。望著雨幕,都沒有出聲。
一切都是那麼平靜又美好。
等到余尋光回來,他還能感受到另一座山城的那份潮濕。
感謝山城,讓他遇見了小岳、小申,還有戴亮和杜鵑。
《飛馳救援》是余尋光第一個沒有回去過年的劇組,但好在,趕在元宵節之前劇組順利殺青。余尋光拍攝期間唯一一次請假,還是去參加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排練小品。
趁著去年《官運》的熱度,在這個小品里,蕭如娜、谷四民飾演領導,余尋光飾演秘書,王文質飾演記者,四個人演出來了一場關於送禮的官場異象。
小品《送禮》,也成為了今年春晚最受歡迎的語言類節目。
不僅是春晚,剛從劇組出來,余尋光又去參加了元宵喜樂會的錄製。等這一切都忙完後,他才有時間喝文簡的拜年茶,順便帶著文簡去見退了休的李恕坤和如今已經在家養老的廖敬春。
對於余尋光收的這個徒弟,兩位老師可比圈裡那些只會指點的學者開明多了。他們看得出來文簡確實想學,考校了她的功課後,廖敬春給了文簡同學一個舞台劇排練的任務。
「《紅高粱》,看過沒有?」
「看過。」
「徽州文藝團今年要排這部戲,你去試試,看能不能選上。」
文簡頓時只覺得壓力山大。
廖敬春說是試試,其實肯定是要求她選上,不能丟余尋光的人的意思。
文簡下意識的看向老師,救救。
誰懂啊,余尋光哪怕只比她大兩歲,有時候也異常的可靠。
余尋光剛好想接觸一下舞台劇,便幫文簡點了頭。
到時候和她一起去就是。
見完前輩,余尋光把廖敬春遞過來的,改編過的劇本給文簡簡單梳理後,布置好作業就讓她自己去忙去了。
今年春節檔的電影全線崩盤,連臨時抬上來的幾部靈異恐怖片也因為講不清楚故事被觀眾們一致惡評,再加上製作方自我感覺良好,明里暗裡內涵觀眾們不懂欣賞,將這種創作者與欣賞者的矛盾者擴大化,整個春節檔的網絡環境可以說熱鬧極了。
若是能擺開場地,觀眾們大概可以跟影視創作者們大戰三百個回合。
一句「拍的什麼垃圾玩意兒」就能夠K.O一群導演製作人。
當人們開始講真話時,殺傷力是很大的。
那些作品余尋光趁著回沙市跟父母團聚的閒時也去看了,只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大概是被壓抑太久了,靈異恐怖片的創作團體集體興奮,卯足了勁加了一堆元素,將好好的一部電影一口氣撐了個虛胖。在此新春佳節,端上打扮得肥頭大耳的作品,讓看客們倒足了胃口。
怪不得被罵呢。
趕在春節的尾巴,從沙市返京的途中,余尋光又去了一趟三合村。
去年秋天小陶哥就在群里說過,三合村的「大唐牡丹園」已經全部規整好,今年就可以接待遊客了。這回過來,余尋光再一次去看了一下成規模的種植園,望著那一片片被保護得很好的牡丹苗,心裡感慨萬千。
養花育苗都需四五年,何況是樹,何況是人?
這些牡丹是三合村脫貧攻堅的主要手段。翁想想當時撥給三合村的投資,除了修路,蓋房,剩餘的資金全被投在這片牡丹園上了。前兩年,因為《金滿桐廬村》的熱度,三合村也接待過一陣子遊客。但那時村里能看的風景不多,作為旅遊景點可玩性也不強,遊客們來了之後也只是為了電視劇打卡,沒有後續的回頭率和推廣率,難以長久發展。
陶慶國聽取余尋光的建議,在村里大片的閒置土地上春天培育牡丹,秋天培育五彩菊花。幾年下來,終於攻克各種難題。現在這些花兒在三合村生了根,也是時候該取效益了。
關注這座村莊發展的人當然還有在這裡「移栽」過的凌爽。他的意思是,在今年牡丹花期到來之時,靈鹿過來拍個宣傳片,就讓余尋光和翁想想一起,用桐廬村的設定,還讓王宗倫來掌鏡。
國人喜歡情懷,又愛湊熱鬧,憑余尋光的熱度和路人緣,到時候這個組合一出,吸引來的遊客肯定能夠補回三合村村委在牡丹種植園的投入。
三合村屬豫省,到時候還可以用「大唐牡丹園」的噱頭。
如今三合村的旅遊業已經成了市裡的重點項目,就這麼一個宣傳名頭,上頭肯定是能夠幫忙運作下來的。
陶慶國一聽,連忙說好,余尋光卻趕緊讓他去找人開發小程序。
「遊客的素質是無法保證的。一個景區哪怕再大,接待遊客的數量也會有一個上限飽和。最好找專人分析,算出牡丹園能夠承載的最大人數,再在初期宣傳時,就讓遊客在小程序上預約,訂好規則開好頭,從一開始就控制每日的人頭,長遠合理的發展。」
小陶哥聽他這麼說,都愣住了:「余尋光,你從哪兒學來的本事?」
這話一套一套的,可真是讓他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