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角色體驗系統[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不管同組演員抱著怎樣的心,劇組一開機,大家都開始為工作忙碌起來。

情景喜劇的表演又和普通的影視拍攝不一樣,更像「小品」。余尋光剛好才指導人排過舞台劇,現在再來演情景劇,可謂「信手拈來」。

他便開始執行自己的任務。

就像央視的黃副台長所說的那樣,《鄰里之間》和《辰起時》是央視選拔人才的手段。如今的劇組,在一堆專業能力過硬的演員背後,流動著一群不怎麼出名、被各個電視台、劇團推薦過來,性格風格不一的幕後工作人員。

《鄰里之間》有5個編劇,那麼有幾個導演?答案是4位。和穩紮穩打的五位成熟編劇不同,其餘的4位導演,還有6位攝像,3位美術,2組燈光,都處於央視的考察期。

劇組的圍讀會能磨那麼長時間,也是在給這群技術崗位的後期工作人員適應的時間。

在這裡的每個人都幻想過出名,都夢想被央視認可。

然而對業內來說,情景喜劇或許是最好拍的劇種。現在劇本的編劇已經解決,如果連這樣的項目都能拍砸,不用說,估計以後在圈內都找不到工作機會了。

所以開機第一天,大家就卯足了勁想要證明點什麼。

結果沒想到,今天主拍的這位導演一句話,就把攝像得罪了。攝像鬧脾氣不肯動,導演看著一干有名的演員望過來,被刺激得情緒上頭,暴躁了兩下,爆粗罵了人。攝像忍不住陰陽怪氣回懟,你來我往之間戰況升級,最後差點打起來。

還是黃副台長及時趕到,才制止了這場鬧劇。

第一天就敢有人表演節目,黃副台長可是有實權的台長,半點不跟人客氣,看都不看這兩位的後台,直接伸手一指,讓他們走人。

「咱們的廟裡容不得這等妖風!」

殺雞儆猴之後,片場就再也沒有人鬧過場子了。

黃副台長私下跟余尋光吃飯的時候還教他說:「這些搞幕後的,火氣大,路子野,部分人還沒文化,根本不跟你講道理。他們好面子,愛拿喬,還喜歡看人下菜碟。二十年前的劇組,在整改之前就跟小型黑澀會似的,劇組裡打架鬥毆是常事,哪怕是演員惹到了他們,只要不紅,沒後台,也照打不誤。」

余尋光是從這件事裡知道了,對待這種幕後,就要「快刀斬亂麻」。畢竟他以前進入的劇組都非常成熟,從來沒有出過這樣的樂子。

話說回來。黃副台長敢往《鄰里之間》塞這麼多幕後,是因為導演的分鏡頭,甚至是拍出來的成片都需要交到他手裡過目。這種情況讓余尋光想到了當初的《密信》劇組,也是製片人對劇組的把控超過了導演。但這種超嚴格的規則下,有一個審美不錯的領導負責統一,往往可以拍出不錯的片子。

黃副台長對劇組很上心,基本上每天都是最早一個來,最晚一個走。

余尋光有時在等戲的時候會去幫他。

他不僅幫製作人,劇組裡的攝像、燈光、道具的忙他都會去幫。

也會在方便的時候順手給陳珺、沙語堂遞個水杯、果盤,幫忙跑跑腿之類的。

他不僅敬老,還愛幼。劇組裡的兒童演員鍾子凱就特別喜歡他,因為余尋光會教他做作業。

劇組裡年輕一點的兩個演員:飾演博主的董含蕊和飾演作家的古靈都覺得,余尋光是真沒有架子。

平時收工下班,也沒見他去亂玩什麼的。

娛樂圈裡真有表里如一的人?

古靈認為:哪怕他是裝的,也是往好了裝,是好事。

董含蕊深以為然:他肯為大家花心思就好。

《鄰里之間》對余尋光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對黃副台長來說,是他練兵的戰場;對陳珺來說,是她挖角的「瓜田李下」;對沙語堂和耿年年來說,是見證學生成長的新舞台;對董含蕊、古靈來說,是觀察頂流的日常Vlog,對賀天修來說,是見證被新一代超越的新道路。

所有演員對《鄰里之間》的這個團隊,看法都不一樣。

但不妨礙大家用優秀的專業技能獻上一齣好戲。

5月,余尋光出席了新一年的金晷獎,再一次以「程俊卿」一角拿到最佳男配。

提前確認過通告單後,6月中旬,余尋光請假四天離組,前往上海某影視製作中心,為《盛陽之下》補錄音。

7月18號,《鄰里之間》殺青,余尋光也在那個晚上見到了牧飛。

那是一個夜幕降臨的時候,牧飛正在街道上貼著什麼宣傳單。他看到余尋光過來,非常欣喜地說:「正好抓個壯丁,快過來幫忙。」

余尋光點頭,毫不猶豫地朝他奔過去。

貼完宣傳單,牧飛請余尋光吃了個宵夜,他們還喝了點酒。牧飛看著余尋光,有些不好意思:「我沒什麼擅長的,個性還害羞,你會不會覺得……」

余尋光是飾演過他的人,怎麼會察覺不到牧飛的自卑?

他忙道:「怎麼會,我一直覺得你是最好的民警。」

牧飛說:「我只是一個小片警,我整天只能在家長里短里打轉。」

余尋光說:「這樣不好嗎?警察就應該紮根基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