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思益便明白了,「相當於說桐廬村成就了三合村。」
「我覺得可以這麼說。」
「「江瑞安」這個角色好像是你所飾演的角色中被提到率較少的,喜愛他的觀眾較之其他也沒有那麼多。你會覺得失落嗎?」
余尋光輕笑,「為什麼會失落?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的喜愛跟很多東西有關聯,就算是大眾都喜歡的,到了某個人這裡可能也會生出討厭的情緒。這是人之常情。所以對我來說,觀眾對我角色的評價,我更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我喜歡他就夠了,江瑞安他對這種現實的發展滿意就夠了。」
孔思益聽懂了,「你指的是三合村脫貧?」
余尋光點頭:「在我看來那是能從桐廬村延續到三合村的理想。」
孔思益說:「也能算是你的成就之一。」
余尋光否了她的說法,「不是我的成就,是……文藝作品本身就應該具有的力量。才多少年呀,城市在傾吞農村……不管事物的什麼變化規律,我們作為農業國家,應該需要保護好鄉村對不對?」
孔思益聽出了其他更多不方便明言的東西。她剛才說的沒錯,現在的余尋光就是變了。他更自信,更加明朗,也更有見識。
《金滿桐廬村》之後是《刑事大案》系列。說到這個,孔思益自然問到了李傳英和他的團隊。
「大眾都說,你的成功離不開兩位姓李的導演。我相信他們兩位對你來說都能稱得上「貴人」。」
余尋光沒有半點否認,「當然,李恕坤老師和李傳英導演對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人。」
孔思益問:「《刑事大案》的系列作品我看過,兩部都是精品製作的作品。但是有些人說,是因為有你火了才有的第二部,你認可這種說法嗎?」
余尋光說:「這句話存在一個邏輯上的問題,因果關係搞錯了。是因為有觀眾的認可,才能有第二部。我火與不火,也是跟觀眾的選擇有關。」
這時,余尋光要的水終於來了。
孔思益看著他拿起來喝了一口,想著既然聊到了,不如把後面的作品拿過來一起講,「那麼《大明奇案》的存在在你眼中也屬於是觀眾的選擇?」
大屏幕上,《刑事大案》的海報被換成了《大明奇案》的海報。
余尋光歪頭望著,說:「能播得那麼好當然是觀眾的選擇,但是我也不會否認當初這部劇建組有我的原因。」
「我聽說這部劇的兩位主角是李傳英導演特意為你量身打造的。」
「對。」
「為什麼會讓你分飾兩角?是想讓你在觀眾面前賣弄顏值嗎?」
孔思益刻薄地說出這句話時,大屏幕上出現了明霄和朱明禕的劇照。
余尋光望見這對兄弟的第一瞬間便忍俊不禁。
孔思益又想到余尋光馬上要播的《辰起時》,索性一起問:「包括我聽說你在《辰起時》也是一人分飾兩角,而這部電視劇的張慶鶴導演也是李傳英導演團隊裡的人。他的團隊對你是有什麼一定要在「外貌」上做展示的理由嗎?」
面對孔思益的「尖銳」,余尋光半點兒不見慌亂。他尊重地等她把所有問題說完才回答:「人從視覺感官上當然是願意去優先選擇美好的東西。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顯」。意思是說:美麗的事物不是因為本身美麗而聞名,而要藉助他人的欣賞和傳播。所以還是那句話,我的外貌能夠這麼出名,是基於觀眾的欣賞與傳播,他們才是奠定審美基礎的人。」
孔思益問:「觀眾要是覺得你不美呢?」
余尋光露出一點小驕傲的表情,「那我也不會自卑。觀眾覺得我美不美出於他們的主觀;我覺得我自己美不美出於客觀事實。」
「你覺得你自己很美?」
「因為我很喜歡自己呀。」
一句有些俏皮的話,直接把孔思益逗樂了,消滅了她再一次冒頭的「銳言」。
她本來還想問,如果資本用強推的方法改變觀眾的審美,余尋光會如何。
余尋光不想她再發散,所以主動說:「《大明奇案》確實是李傳英導演為我量身打造,他的劇本里會出現一人分飾兩角的設定也是因為……他想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這個項目定下之前我還沒那麼火,所以明霄和明禕的出現,其實代表著的是一位長輩對我的真心愛護,真的非常感謝傳英大哥。」
孔思益對余尋光的演藝經歷可以說不比他粉絲知道的要少,「李傳英導演的《刑事大案1》算是你從業生涯中最開始接觸到的正規劇組之一吧?」
「對,所以我也一直很感謝能夠在我剛入行的時候就認識傳英大哥、嘉予哥、廖敬春老師他們。他們教了我很多關於價值觀方面的東西。」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