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角色體驗系統[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孔思益順勢問:「第二部確認了嗎?」

余尋光搖頭。

孔思益奇怪,「這種賺錢的項目還不確定下來,不會有投資方催嗎?」

其他人不知道,反正沒催到余尋光這裡來,「催出來一鍋半生不熟的菜那也不好吃呀。文藝作品本身就是需要時間鋪墊的,急什麼呢?」

孔思益突然想到,現在市場上認為賺錢的人是余尋光,只要余尋光有在工作,那麼他拍的是《盛陽之下》還是其他的什麼作品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話當然不能在節目裡說,孔思益便順勢聊下去,聊到了《貞觀長安》。

「這是你在央視參與的第二個項目。」

余尋光眨了眨眼,便看到李承乾的定妝照旁出現了《官運》的劇照,緊接著便被程俊卿的定妝照代替。

孔思益應該是覺得兩部劇差不多的班底所以不如放在一起討論。

「這兩部劇更多的給你帶來的是什麼?」

余尋光說:「對世界另一層次的看法吧。」

孔思益等待著他繼續往下說。

接觸到她的眼神,余尋光便繼續道:「我在拍《大明奇案》飾演明禕的時候,有部分難受的經歷。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浪漫主義,比較理想化的人,所以有些東西我是很厭惡的,後來到了《貞觀長安》的時候就好了一些。」

「為什麼會這樣?」

「應該是文學側重點的問題。傳英大哥在描寫明禕的部分時重點在於放大他的暴戾,而李承乾的劇本里重點是他的委屈與父子間的隔閡。所以當時演明禕我會想到皇權的壓迫,承乾就還好。」

這麼一說余尋光又發現,他好像也沒有演過正兒八經的皇帝。

太棒了,加入安排。

「《官運》也是權利的更迭,也有壓迫。」

「是的。《官運》更多的是黑暗,與階級。」

孔思益毫不意外地提到:「當初鄔震啟導演說他讓你去玩玩見識黑暗什麼的,是因為你對世界的認識不夠嗎?」

「大概有這個原因,」臉頰有些癢,余尋光伸手撓了撓,說:「其實很多人對我不太信任,我剛入行的時候就有不被信任的經歷。」

「是嗎?」

「是我剛拍戲那會兒的事。我感覺他們也不是針對我,就是衝著所有年輕演員去的,後來有人跟我說這是長年累月下,圈子裡積攢下來的刻板印象造成的。」

「按理來說你拍《貞觀長安》時那麼火了,也不被鄔震啟導演信任。」

「懷疑是創作者應該具有的精神。就像凌爽導演說過,從事文藝工作者的人都是自信的。比起別人說的,他們更加相信自己。」

孔思益歪了歪頭,「你會為了這種不信任有生氣,或者是焦慮的情緒嗎?」

余尋光說:「不信任其實是人的天性,不算太可怕的東西。」

「你怎麼解決這種不信任?」

「通過實力讓他相信你呀。」

孔思益便知道了,能夠在播出後收到萬千觀眾誇讚,能夠拿下金鳳、金晷、芙蓉獎最佳男配角大滿貫的「程俊卿」,絕對是能夠被鄔震啟認可的。

余尋光說:「因為不信任是很主觀的事,是人心的一種隔閡,是沒辦法通過簡單的語言消除的。所以遇到這種事,我會選擇「少說話,多做事」的方式。」

孔思益說:「圈內應該不止你一個人被不信任過。」

余尋光反問:「你在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孔思益一想便明白了,余尋光的意思是這種「不信任」是很普遍的一種事。

因為普遍,所以不用去內耗。

「我接觸到的年輕演員不算多,但是遇到的人都很努力,最近剛好有一部和大家合作的《辰起時》要播。我覺得不管怎麼說,從我在《辰起時》劇組看到的,咱們現在年輕一代的藝人是絕對懷抱著上進心,是肯吃苦的。對年輕演員的不信任來自於行業亂像,因為很多不專業的存在又影響到了觀眾對全行業的看法。一個行業,不被消費者信任是很恐怖的。我希望《辰起時》能有不錯的成績,讓觀眾看到咱們年輕一代的演員正在靠自己的努力,然後一點點的重新構建和觀眾間的這種信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