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角色體驗系統[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等出現問題了再說吧,人家現在好著呢,犯不著你在人家最開心的時候教人家做事,還潑冷水。」

到了8月,余尋光又要和李中桓、王宗倫一起去跑《禮物》的路演。畢竟是滬市電影廠的劇,同行的又有其他演員,這回的媒體比上次的溫和很多,但余尋光仍像大哥一樣護著兩位導演。

這部片子最後以10.81億的票房下映,觀眾里亦是好評居多。

「衝著余尋光和方正蓉的合作去看的,原本想著爺青回一次,結果兩位演員演出了和《風雅頌》完全不同的感覺——不,不同的是角色性格,那種骨子裡的堅守和忠貞卻是一致的,只不過這回的對象不是愛人,而是時代與國家。」

「非常好的獻禮片。感覺雖然是以電影製片廠為主題,但思想核心還是國家的發展與建設與騰飛。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編劇和導演巧妙地運用影視敘事手法為我們展開了一個相對宏觀的畫卷。不多說了,三代人的性格絲滑展示,先給余尋光磕一個。」

「這種歷史正向的片子簡直是余尋光的統治區。他不僅是掌管文藝片的神,他也是如今正劇向文藝作品的皇帝!」

這段時間,網上掀起了余尋光「誇誇風」,為了避免反噬,葉興瑜工作室在不停地聯繫平台限流,余尋光也配合地「銷聲匿跡」。

《少年之死》便在這種極其低調的環境中舉行了開機儀式。

第200章 大齡「少年」余尋光

這回余尋光並不是像以往那樣, 進組後再了解到劇組的具體情況。由著他和潘澤永關係近,所以哪怕是在前期,余尋光也對《少年之死》的劇組進度了如指掌。

就拿劇組的組織架構來說, 余尋光就知道《少年之死》的劇組裡有原來李恕坤團隊的人, 有潘澤永自己的人,也有武晨遠帶來的人,剩餘還有一些因人手缺少而外招的人。

余尋光最開始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下意識地皺眉發問:「這樣會不會不太好管理?」

潘澤永沉吟了片刻,顯然也是想到了這個方面。他道:「老師團隊裡的一些老師傅要麼順勢退休, 要麼另謀高就, 現在留下來的是曾經跟著我在《辰起時》磨合過的,基本上已經和我的團隊互相帶得差不多了。小武懂事, 這回他帶進來的同學全部都任助理、或者是副職的活。我之前去見過,都是一些想做作品, 很謙虛的年輕人。」

年輕人只要定下心,還是很聽話的。

說實話,願意帶著他們,也是潘澤永心好,願意給他們一個能在一線劇組「實習」的機會。再者這是武晨遠弄出的劇本,他也在電影中飾演男二,有他壓著, 再加上有餘尋光坐鎮,不怕出什麼問題。

「就是那些臨時進來的人……」潘澤永說到這裡撓了撓眉毛,也不害怕在余尋光面前露怯,「我吧,有點小人之心,確實有些擔心他們手腳不乾淨。」

《少年之死》前期拉來了一個億的投資, 這些錢該怎麼花,他要是心裡沒數,很容易被下面的人當傻子騙。

劇組的貪污情況在圈內一直存在,這種事十幾年前就有過過分的先例了,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什麼幾千塊錢一個的道具需要每天報損,明明只請了30個群演卻開了個3000的單子,有些膽子大的甚至敢直接當著媒體的面吹噓自己找來的價值數十萬的「絕版」手工道具。這類情況欺負的就是導演或者投資製片人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把他們當傻子糊弄。

老實說,潘澤永的執導經驗並不多,他迄今為止也沒單獨當過家。劇組事多,潘澤永既要忙拍攝,又要忙管理,難免會有注意不到的地方。

他琢磨著「壞心思」,伸舌頭舔了舔嘴唇,又往前坐,把整個身體都往余尋光這邊傾。余尋光一看這動作就知道他指定想開口求自己什麼,不主動吱聲,也沒動彈,就笑著等著他開口。

潘澤永看出來了,伸出手指點了點他,「你小子,焉兒壞。」

余尋光揚眉,端起杯子喝水,還故意咂嘴,把架勢拿足了。

「幫幫忙唄。就是你那助理,小陳,不,陳老師,」潘澤永搭著余尋光的胳膊,好一番小鳥依人求人之態,「我之前就瞅著他貼心,細緻。要不這回你把他借哥哥用用?」

余尋光做驚訝狀,「咦,你怎麼知道我們家陳老師剛好在學影視製作呀?」

潘澤永順著他的話往下接,「所以這不是巧了嗎?」

余尋光笑完了,把杯子放下,「我不給你做中間人,你自己去問他,答不答應都憑他。」

潘澤永當然知道這事兒得你情我願,只有一個,「我撬了你助理,你有人用?」

余尋光點頭,覺得這個不是問題,「有,公司那邊備著呢。」

小米有空的話完全可以讓他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