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這錢里有不少是倒賣鐵器賺的,掌柜嘖嘖。
鐵器?茶小二再沒讀過書也知道,鹽鐵都是官大人把持著的東西,普通人輕易可是碰不得的,村里鄉下,誰家要是有個鐵鋤頭,那都算是個殷實的小富戶。
所以才說呢,掌柜停下手裡的長珠算盤,鬧出了這樣大的亂子,姓鄒的督領就帶著親信去查。結果一審可了不得,犯下如此大罪的竟是一個官位只有芝麻大的縣丞!
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有貓膩的事情,鄒督領當然不肯輕易放過,這便順藤摸瓜一查到底,結果查著查著竟然牽扯到朝中要員,仿佛是個聲勢顯赫的閣姥。
聽說皇帝娘娘看了奏報勃然大怒,摔了筆墨硯台,下令徹查到底,有一個算一個,通通抓起來不准姑息。
這一下可讓鄒督領腰杆撐得筆直,動手動越發乾脆,懸影司抄辦到現在,幾乎天天有人被拉去下獄,幾個情節嚴重的首犯更是定了死期,要在鬧市當眾問斬。
首犯有兩個,仿佛都是鐵密台的官員,一個姓徐,一個姓張。
掌柜說,得虧有了這起大案,否則市井小民還真不清楚,朝中的閣姥里,居然也有一個姓徐。
問斬那日,小二也去菜市口湊熱鬧,但最終還是不敢見血,不等挨到時辰就擠出人群回來了。
回來之後擦了一下午的茶具還是心顫,做夢都夢到柜子手裡幾把鋥亮的大砍刀,嗬一聲高高抬起,下一秒那刀刃就不由分說直劈到她臉上。
從此小二再聽人講起「鄒督領」,腦中就只剩殺人如麻的快刀。
自然,還有管事教她的那句,意味深長的「莫談國事」。
時局蕭瑟,人人自危。
第46章 平行番外:權臣黎x公子昭(12)……
以往那些落第文人最愛以茶代酒白日放歌,可懸影司的陰雲壓在天上一日勝過一日,籠得京城天色昏暗,就連那小家巧也縮在巢里,不再有事沒事蹦上枝頭嘰喳一番。
山雨欲來,茶樓已經連著幾日門可羅雀。
這日,幾隊配著長刀的影衛從街前冷著臉策馬而過,所到之處攤仰果翻,看見紛紛避諱的攤販行人,小二眼前忽然划過掌柜諱莫如深的神情。
莫談國事。
莫談鄒督領。
平頭百姓尚且如此小心,更不用說那些噤若寒蟬的官宦人家。
親眼見了時勢變遷,就連曲藝坊里的樂伎再唱起調來都多了些蕭瑟:「眼見它高樓起,眼見它宴賓客,眼見它樓塌了*。」
婉轉的諸宮調傳不了幾步就散了,尚書府里,暫時隔絕懸影司的耳目,數位官員苦不堪言:「徐大人,難道我們真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那等奸佞小人欺上瞞下、順心遂意?」
「是啊徐大人,若真是觸犯律法罪無可恕,這數十官員個個死有餘辜!可這裡有多少人是被無端牽連,只因為不知何時開罪了她鄒黎,如今就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誰說不是!鐵密台縣令罪證確鑿,死便死了,可徐青怎麼也……」睇著徐閣姥的神色,那人咽下後半句沒說完的話,搖搖頭只是嘆氣。
徐閣姥和徐青同出一族,別看徐青這幾年貶成縣丞,仿佛鬱郁不得志,可人家有個位高權重的好姨母,再說徐青當年也是正經的兩榜進士,外放幾年,找個合適的機會調回京城還不是手拿把掐的事。
可人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
鄒黎上給定安帝的供狀徐閣姥也看過,鐵密台縣令張奇蕙招供,縣丞徐青為主謀。
白紙黑字,不清不楚。
多荒堂一件事,徐青當初被貶就是因為性情過於剛直,她那彈章即使在言官風骨最盛的御史台也是頭一份,用詞耿切入木三分,徐青一張嘴不知道得罪多少門閥世家。
那時徐閣姥還沒在朝中籠絡起樹大根深的勢力網,苟在吏部心有餘而力不足,徐青能活著就任鐵密台縣丞,全靠她自己兩袖清風,一清二白劾無可劾。<="<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