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乾隆寵妃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後宮不得干政,呵,她要是有這個心思,這些年她母家鈕祜祿氏至於還混得不上不下,只是憑藉天子母家的身份有了爵位,族中子弟沒有一個有能耐的。

怪不得貴妃覺得皇帝靠不上,族人都是憑自己本事立足的。

皇太后心裡清楚貴妃一家子都是有骨氣的,但也不耽擱她現在就將這些帳都加在皇帝面前。

乾隆愣了一下,越發不明白了,「就算皇額娘您想將和恪留在身邊,那也得過些年再相看額駙吧,太早給和恪定下婚事,不就跟和靜一樣了。」

現在他看和靜身邊的特成額格外不順眼,決心到了和恪這裡時,等和恪長大後再商量婚事。

「你想將和恪留下來?」

這下換皇太后愣住了。

乾隆不大自然道:「朕想著永琮都娶了蒙古貴女,儲秀宮也算有人頂上,就沒必要讓和恪撫蒙了。」

顯然皇帝是清楚自己這算法有多離譜的,將和恪撫蒙的份算到永琮頭上,這不擺明是將儲秀宮看成一體了嗎,可他眾多子嗣,怎能這樣劃分,而且皇子和公主的婚事怎能一概而論。

和嘉公主、和靜公主註定留京了,和敬公主確定留京撫蒙,唯有五公主和和恪公主婚事尚未定下,兩位公主是肯定要撫蒙的。

要是和恪公主也要被帝王私心留下來。

那留京的公主就有三人之多了,這還沒算上已經實打實留京的和敬公主,兜兜轉轉只剩五公主撫蒙,放在康熙朝,那是不多見的,甚至將女兒留京,那都是罕見的兩三例。

皇帝是皇權至上、說一不二的皇帝,能讓自己喜歡的女人的長女留京,是他最大的私心,可若是兩個女兒都留京,私心再重也抵不過對皇權的看重。

可有時皇權離私心也不過是給個台階下的距離。

有永琮娶蒙古貴女這事,皇帝發現自己可以說服自己了,都是滿蒙聯姻,兄長頂上,妹妹不去也是可以的吧。

可皇太后只是驚訝一下,也不想兒子是怎麼想的了,兒子同意就好,但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得將和恪婚事定下來,當心以後皇帝改變主意,或是迫於形勢不得不讓和恪撫蒙。

還是當娘的了解自己兒子,知道自己兒子這麼多年也只生這麼個子嗣,以後未必有其他公主出生了。

或者說,就算有別的公主出生,也說不準會不會發生意外,讓公主撫蒙之事不成。

就好比慧妃生下龍鳳胎,就註定和嘉不會撫蒙。

第87章 知足

「弘曆,和恪婚事還是早些定下好。」皇太后就差把不放心三個字擺在面上了。

乾隆輕咳一聲,「皇額娘,放心吧,朕心裡有數。」

婚事過早定下是不成的,如同他現在也沒讓和靜和特成額婚事定下來,只是明面上讓所有人都知道有這麼一回事罷了。

誰知道這些未來額駙將來會不會出事,當然,他對和恪未來額駙是誰,心裡也有個定數,這次不會像和靜這次透個口風了,除了天知地知他知,絕無第二人知曉。

畢竟大清不缺才俊,這個不行還有下一個。

皇太后見實在說不定兒子,便只好嘆聲。

「罷了,既然你心裡有數,哀家信你一言九鼎。」皇太后話鋒一轉,「既然和恪註定要留京,那便讓哀家撫養和恪吧。」

皇太后還惦記著讓和恪留在自己身邊一事,既然她讓和恪留京之事成了,那依據貴妃的心思,她應該是能光明正大將和恪留在身邊,享受兒孫之樂。

乾隆卻給她潑冷水,「皇額娘,和恪養在貴妃身邊,和恪還小,離不得親生額娘。」

他格外在親生額娘這點上重音強調,「況且皇額娘您不是撫養吉佳了嗎?」

先前五公主只是表面上養在皇太后身邊,實際上還是跟嫻妃有些接觸的,可是經過嫻妃孩子沒了的事,並且今後嫻妃難以有孕,五公主是不可能繼續交給嫻妃了。

即便五公主也是被人算計,但是她間接害了嫻妃孩子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五公主只能交給皇太后撫養。

皇太后捏著眉心,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人挑兩桶水兩頭都得分個高低,她確實偏疼和恪,也沒法不偏疼和恪。

「吉佳這孩子,皇帝你何時冊封。」皇太后難得替自己這個孫女著想,皇上親生女兒中,就吉佳尚未冊封,宮中等出嫁時再冊封的公主,就只有宗室養女,哪有皇上親女跟宗室養女相提並論的說法。<="<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