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乾隆寵妃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魏紫菀聽著宮中各種流言蜚語傳來傳去,得知皇后身上又背了那些鍋,又得知嫻妃去長春宮外鬧過一回,皇后現在什麼事情都知道了。

只是這些流言在她耳邊傳過一遍,都不被她放在心上。

其實這種事情說多了也就那樣,趁人慘敗時落井下石。

若是那些日子皇上沒讓她輕易過了他那一關,現在被宮中妃子落井下石的就成了她了。

她毫不懷疑以往待她親近的妃子會跟她反目成仇,奚落她,除了婉嬪和穎貴人這兩個人,畢竟這兩人能讓她真心以待,肯定是人品方面過得去的。

所以這次皇后被廢之事,她全程保持沉默,只聽來宮中的流言蜚語——這些話不是她不想聽就能不聽的,畢竟宮裡都傳遍了,她要是出了儲秀宮走一走,都能聽到一些低位妃子在商量這種事。

她再次深刻意識到帝王的手段有多狠絕,這是連半點面子都不留給皇后了。

不管是身份高的還是身份低的,都能將以往高高在上的皇后放在口中議論。

她不禁打了個哆嗦,越發確信自己要遠離帝王的想法了。

愛新覺羅氏,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果真不是假的。

……

兩個月後,皇后富察氏正式被廢,從此廢后的消息便在宮裡漸漸沒了下文。

誰也不知道廢后去了哪兒,但是所有人都清楚,廢后的結局肯定不會多好。

皇太后接管宮權,為了一掃這些時日的晦氣事,皇太后決定大封后宮。

便是將一些資歷夠的妃子的位份提一提,好讓她們不至於被新人看低。

即便新人出身再高,可入了這皇宮,就得守著這宮裡的規矩,入了宮就都是皇上的妃子了,自是看在宮裡的資歷以及生養的子嗣,還有伺候皇上是否得宜一事。

不然升位全看家世,那就待其他宮妃不公了。

家世這種事只能在剛入宮時錦上添花。

不然以舒嬪的身份,也只在入宮時被封做嬪位,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也始終是個嬪位,不如其他出身不好,但是資歷深,並且育有子嗣的宮妃更得萬歲爺歡心,那些宮妃就差不多都封了妃位。

位份最高的便是這既有資歷又有子嗣的貴妃娘娘魏氏。

就在皇太后決心要大封后宮時,皇上下了一道聖旨,便是將貴妃所在的魏氏一族抬進滿洲正黃旗,從今往後,魏氏一族便不再是漢軍正黃旗人。

並且勒令魏氏一族今後更改姓氏,將魏氏稱作魏佳氏。

魏紫菀得知這事後,驚得無法言語,皇上這是在鬧什麼。

居然將她抬進滿洲旗。

是忘了之前他們倆鬧得多不愉快嗎,都鬧翻天了。

還是說皇上就是那等心胸寬大之人。

一想起這個可能,魏紫菀禁不住打了個哆嗦,但不管她怎麼猜測,都想不通皇上的意思。

好端端的將她抬旗做什麼。

第123章 更新來了

魏紫菀並非看不清形勢之人。

她記得歷史上孝賢皇后病逝之後,乾隆帝只給嫻妃一人抬旗,那時嫻妃已經是嫻貴妃了,被皇上冊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明擺著是奔著後位而去的。

先是皇貴妃,之後才能順理成章以皇貴妃的身份成為皇后。

而大清建國以來就沒有出現過滿洲下五旗的皇后,而嫻妃正好是滿洲下五旗的鑲藍旗,所以為了嫻妃能穩坐後位,這抬旗之事勢在必行。

可萬歲爺不給嫻妃抬旗,給她抬旗做什麼。

讓她從漢軍上三旗到滿洲上三旗,這讓她幻視了嫻妃冊封皇貴妃前後的抬旗流程。

魏紫菀百思不得其解,可千萬別是她想的那個事態發展,要是讓她成為皇貴妃執掌後宮權,她此生就無法出宮隨自己兒女過日子了。

不管皇帝之後會傳位給哪位阿哥,這後宮之主,即便並非名正言順的後宮之主,即便只是當過一時的掌權之人,新帝很大可能不會放她出宮。

但願只是她多想了。

魏紫菀一整日下來不得安寧。

就怕那宮妃都盼著的位份落在她頭上。

可事情總不如人願,在她盼著皇帝跟她好聚好散時,皇上冊封皇貴妃的聖旨下達,冊封之人正是她,魏紫菀當時的笑容都僵了,但抗旨不遵這種事她做不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