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表姑娘今天也不想進宮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只是皇帝,那顧氏身份不顯,又是初進宮,位分上總不好太過了。」

承佑帝垂眸,回道:「此事兒臣心中有數。」

聽承佑帝這樣說,太后臉上的笑意又淡了幾分。

又閒聊了幾句,承佑帝便告辭離開,往前朝去了。

承佑帝離開後,太后一語不發的坐在軟塌上,好半晌才重重嘆了口氣。

方嬤嬤見著太后這般,忍不住出聲勸道:「太后莫要生氣,皇上的性子一向都是這樣的,只要定了主意,便是在先帝面前都敢反駁一二的,您是皇上的親娘,皇上到底還是孝順您的。」

太后拿起手中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他是哀家生的,哀家怎麼能不知道他的脾性?潛邸時,先帝偏寵王貴妃,哀家心中苦悶,皇帝便多有孝敬,從外頭尋好些稀罕精緻的東西來進宮獻給哀家,那時候,我們母子處境艱難,可皇帝卻是最為貼心的。」

「後來,皇帝登基,他的幾個兄長和弟弟死的死病的病,活下來的不過兩個,一個十八歲的平王蕭禟,一個才十歲的安王蕭旦。當時世人都說皇帝弒兄弒弟,兇狠殘暴,哀家雖不喜那些話,可心裡頭也覺著皇帝著實太過狠辣了幾分。不知是不是皇帝看出了哀家的這些心思,那往後,皇帝雖是對哀家孝順,卻也甚少如在潛邸時那般貼心了。」

「再後來,哀家想叫李家女入宮為後,可皇帝卻將雲徽那丫頭賜給了平王,叫我李家唯一的嫡女當了那平王妃,哀家因此事病了一場,皇帝也不過允了嫻妃進宮,可入宮這麼多年,皇帝何曾看在哀家的面兒上恩寵過嫻妃?至今嫻妃膝下只有玉寰一個女兒。」

「這些話哀家從來不說,便是在嫻妃跟前也只勸著她要恭順收收她那性子,可滿朝都知道皇帝不給李家臉面,李家得了個承平公府的爵位,穆皇后那承恩公府都要比李家有臉面。哀家之前一直覺著皇帝便是那樣冷硬的性子,可如今瞧著他對那顧氏那般上心,不僅時常出宮看她,竟還想著叫那顧孚青過繼到顧家,叫顧氏有了個兄長,哀家心裡頭突然就覺著不順當了,所以今日才失了分寸沒忍住和皇帝說出那些話來。」

太后神情黯然,眉眼間帶著幾分愁緒:「你不知道,哀家多想念潛邸時的那個兒子。」

方嬤嬤聽著太后這話,心中也頗有感觸。

這些話太后往日裡從未說過,如今一下子說出來,著實叫她有些心驚。

不過想想也是,闔宮都以為太后生性淡薄篤信佛教,從不過問後宮和前朝之事,可皇帝那樣待他的舅家,不肯給李家體面,太后心中如何能沒有想法。

許是彼此都知道這些心思,所以太后和皇帝這些年並不如潛邸時那般親近了。

方嬤嬤著實不知該如何寬慰太后,遲疑幾許,只出聲道:「不管如何,皇上總是從娘娘肚子裡出來的,血脈相連,皇上或多或少總是要顧忌娘娘的心思的。」

「再說,興許皇上也是一時對那顧大姑娘稀罕得緊,這世間男子向來薄情,況且哪裡有花開不敗的事情,那顧氏有得寵的時候便有失寵的一日,興許根本就不足為慮。」

太后眼帘低下去,眼底的愁緒絲毫都沒有消散,她想了想,道:「你去將皇帝來哀家宮中的事情傳到坤寧宮去。就說皇帝想要顧氏儘早入宮,和哀家起了些爭執。」

方嬤嬤聽著太后這話,心下有了計較,忙應了聲是便下去安排了。

今日太后所言實乃太后的本分,可有些事情太后不能做,可皇后娘娘就沒有這般的顧忌了。

皇后雖賢良淑德,可若是知道皇上因著顧氏的事情和太后起了爭執,心中定也對顧氏生出幾分忌憚和不喜的。

到時候,顧氏進宮,只要皇后不喜她,暗中動些手腳就能叫顧氏吃盡苦頭,根本就無需太后親自動手。

只是,太后此舉若是叫皇上知道了,這母子情分便愈發淡薄了。

方嬤嬤想著這個,無奈搖了搖頭,若不是前幾日李家的幾位夫人又進宮在太后面前訴苦,興許今日太后也不會忍不住和皇上說這些話。太后原本也是想順著皇上的心思捧著那顧氏一些時日的,只是今日過後,便是太后再如何捧那顧氏,皇上心中怕也都不會記著太后的好了。

方嬤嬤如此感慨,便福了福身子退了出去。

……

坤寧宮

穆皇后聽了宮女的回稟,微微怔愣一下,自言自語道:「皇上對那顧氏倒真是稀罕得緊。」

恭嬪聽著穆皇后這話,揮了揮手叫那宮女退下了,對著穆皇后開口道:「皇上前腳才從慈寧宮出來,這消息怎就這麼快到了娘娘耳朵里?」

穆皇后一愣:「你的意思是……」

恭嬪遲疑一下:「嬪妾覺著有些不對,像是有人故意將這消息透給娘娘聽的。」

聽著恭嬪的話,穆皇后眸光一閃:「你指的是太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