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既將六宮的事務交給本宮,若真因著這樣的緣故出了人命,這臉面上也不好看。」
顧窈聽著,莞爾一笑道:「那便多謝姐姐了。」
嫻妃聽著她這話,忍不住笑了:「謝什麼,妹妹也是有心了,說起來也是那胡氏不好,這娘家人這般攛掇,梁氏耳根子軟才變成如今這個樣子,哪裡有過去的溫柔賢良呢。」
顧窈陪著嫻妃說了一會兒話,便告辭離開了。
嫻妃親自送了顧窈出去,又叫身邊的宮女去東宮傳話,說是皇上新賞了一罐小團龍,請梁氏過來一塊兒喝茶。
梁氏聽著這話,心裡頭有些詫異,她進宮雖也有好些年了,可因著李家的緣故,她和嫻妃私下裡並沒有什麼交情。
不過梁氏還是應下了,到底嫻妃如今執掌六宮,她不好裝病回絕了。
這般想著,梁氏便帶著貼身的宮女丹珞一路去了嫻妃宮中。
嫻妃含笑看著梁氏行禮,不由得笑了:「早聽說這些日子太子妃忙得很,太醫隔三差五往東宮去,本宮還不信。如今見著太子妃氣色這般好,本宮覺著,咱們宮裡頭怕是要多個皇孫了。」
嫻妃這話說的隨意,可聽在梁氏耳朵里就沒有那麼中聽了。這會兒誰都知道湖側妃又有了身孕,嫻妃這會兒說這個,莫不是在諷刺她肚子不爭氣,努力了那麼久,連個動靜都沒有。
梁氏心裡頭有些惱,可她平日裡最是溫柔賢淑,自不會表現出半分不快來,反而是笑著對嫻妃道:「那便借娘娘吉言了。」
梁氏說著,便在軟塌下擺著的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
很快便有宮女奉上了茶水和點心。
梁氏作勢抿了抿茶水,卻是沒有喝到嘴裡,如今她調養身子,就怕一個不好被人給害了。如今整個後宮誰不知道嫻妃和昭貴妃走得近,甚至因此還和太后離了心。她可不敢碰她宮裡頭的吃食,要不然被人算計了才真真要後悔的。
梁氏作勢抿了抿茶,便放下了手中的茶盞,隨意和嫻妃聊了起來。
「太后去了皇恩寺那麼久,臣妾真是記掛的很,只盼著太后能得菩薩保佑,鳳體安康,這樣臣妾和殿下才能安心。」
嫻妃點了點頭:「太子妃孝順,姑母知道了定會高興的。」
梁氏又和嫻妃說起了大公主蕭玉寰,隨口問了幾句之後,就不知再說什麼話題了。
嫻妃見場面冷了下來,將視線落在跟在梁氏身邊的宮女丹珞身上,將她細細看了看,才帶著幾分詫異道:「這丫頭本宮往日裡倒是沒怎麼見你帶出來,可是內務府新派過去伺候的?」
梁氏一愣,以為嫻妃是見著丹珞面生所以才隨口問了這麼一句,於是便解釋道:「臣妾都進宮幾年了,內務府哪裡還會新派什麼宮女過來。」
她指著丹珞道:「這丫頭叫丹珞,和寶屏一樣都是打小在府里伺候我的,只是平日裡都在東宮,很少出來罷了。」
嫻妃聽著這話笑了笑:「瞧著倒是個伶俐的,這模樣氣度倒和外頭那些官宦人家的姑娘一樣,哪裡像是個伺候人的。」
「也就是她身份低,入宮當了宮女,不然呀,哪怕是外頭官宦人家的姑娘身邊的丫鬟,怕是跟著姑娘嫁過去後,也能開了臉當個姨娘呢。」
嫻妃說的隨意,絲毫都不管她話音落下後,臉色有些變了的梁氏,還有因著她這句話而面色微白,眼底卻是透著幾分期盼的丹珞。
梁氏心裡頭好生不痛快,覺著這嫻妃也就是福氣好,因著是李家女,進宮後一點兒委屈都沒受過所以說話才這般隨意。
梁氏笑了笑,道:「娘娘抬舉這丫頭了,她哪裡能擔得起。我就想著等她過了二十,就叫她出宮去,叫母親給她配個人嫁了,當個掌柜娘子也是好的。」
嫻妃一愣,看了站在那裡滿臉羞窘,眼底卻是透著幾分震驚的丹珞,笑著開口道:「也好,也好,當富貴人家的姨娘有什麼好,還是當個正經的主母,哪怕是日子清貧些總也有姨娘沒有的體面。」
嫻妃說著,又說道:「本宮往日裡瞧著那寶屏是個伶俐的,正好本宮宮裡頭缺個勤快伶俐的宮女,也不想麻煩內務府重新去挑人,不然送過來的人不合本宮眼緣,也不知是個什麼性子。太子妃若是捨得,不如叫這寶屏過本宮這裡伺候本宮吧,本宮定不虧了她。」
梁氏一愣,沒有想到嫻妃竟會說這個話。
若是換了旁的妃嬪,她定覺著這妃嬪莫不是瘋了,怎麼好隨意開這個口。
可如今開口的是嫻妃,嫻妃是什麼性子她還是知道的。哪怕是這會兒有了這個念頭,覺著寶屏好,她也能立刻就和你開口了,一點兒都不覺著不好意思。
梁氏心裡頭有些不快,並非是為著嫻妃和她討要寶屏,而是覺著嫻妃這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叫她覺著心裡頭堵得慌。
她這般直接就開口了,就是想著她不會拒絕她吧。
這一刻,梁氏心裡頭好生難受。母親說的對,她雖是太子正妃,可肚子不爭氣,沒能給殿下生個嫡子,才這般沒有體面。
倘若她膝下有個兒子,是皇上的第一個孫兒,嫻妃哪裡還敢像今日這般,不將她這個太子妃放在眼裡。
嫻妃見著梁氏不說話,笑了笑,道:「怎麼,太子妃是捨不得,若是如此,倒是本宮唐突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