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妃聽著顧窈這話,眼圈有些發紅,起身便要謝恩。
這回顧窈沒攔著,由著她跪了下去。
嫻妃語氣中含了幾分哽咽:「臣妾替玉寰謝過娘娘,日後定為娘娘分憂,不敢辱沒了娘娘待臣妾和玉寰的這份兒情分。」
顧窈將人扶了起來:「快別哭了,姐姐該高興,想著給玉寰尋個駙馬才是。」
聽顧窈這樣說,嫻妃笑著應道:「這是自然,臣妾這輩子,也就只盼著她能尋個好人家,平安喜樂,就什麼都不求了。」
顧窈又和嫻妃商量起晉位的事情來,打算將沈貴人直接晉為靜嬪,其他幾個答應、常在,都各晉一位,也算是件喜事了。
容妃和虞妃,自然如料想的一樣不在這晉封的名單里。
嫻妃點了點頭:「娘娘這般安排,就極好了。」
她思忖一下,有些遲疑的開口道:「臣妾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顧窈看向她:「你我之間,還有什麼不能說的。」
嫻妃聽她這樣說,便開口道:「娘娘是不是忘了皇恩寺的那位,按理說,她當初是那樣進宮的,也不叫皇上待見。可她到底是顧家出來的,娘娘若大封六宮時不抬舉她一下,到底會生出一些閒言碎語來。」
「而且,她如今待在皇恩寺,一直沒被接回宮中,這宮裡宮外也不是沒人私下裡議論,拿著她這個顧家女說事。如今娘娘在這個位置上,不值當為著她叫人說道。倒不如也晉了她的位分,叫她當了那柔貴人,日後就留在太后身邊替娘娘盡孝,也算是有了留在皇恩寺的正經名頭。她到底是顧家女,有了好名聲也是記在顧家和娘娘身上的。等到日後太后去了,不論是叫她繼續留在皇恩寺替太后誦經祈福,或是去陵園替太后守陵都是娘娘一句話的事情。」
顧窈聽完嫻妃這些話,心中不由得感慨嫻妃也是個聰明人。
其實,大公主蕭玉寰多少也是有些像嫻妃的。只是,過去嫻妃被爭寵遮蔽了雙眼,才一直做出那些任性拎不清身份的事情來,如今這般,倒叫人高看她一眼。
顧窈笑了笑,對著嫻妃道:「多謝姐姐提醒本宮了。」
嫻妃見著顧窈沒有因著這個動怒,心裡頭也悄悄鬆了一口氣。她哪裡不知那顧柔有多不得顧窈待見。可顧窈如今坐上這個位置,大局才是最要緊的,就如她所說根本就不值當為著那顧柔叫自己的名聲有一絲半點的損害。
兩人又閒聊了幾句,嫻妃便告辭離開了。
後宮妃嬪聽說嫻妃被皇后娘娘請去了坤寧宮,俱是羨慕不已。她們自然知道,如今皇后娘娘執掌六宮,可有些事情還是放心交給嫻妃來處理的。興許今個兒娘娘叫嫻妃過去,也是商量大封六宮的事情的。
她們是恨不得去嫻妃宮中打探打探,可偏偏又不敢輕易動彈,叫人看出自己的心思來,反而弄巧成拙惹了皇后娘娘不喜。
所以,即便心中糾結著,也無人敢去打探。
翌日一早,一道大封六宮的旨意下來,一時激起了千層浪。
嫻妃從妃位晉位嫻貴妃,沈貴人晉位靜嬪,自此便是一宮主位。其餘諸多答應、常在也都晉位了。
這一道旨意,不知拉攏了多少人心,又叫顧窈這個皇后娘娘得了多大的賢名,無人再敢說皇后娘娘善妒,沒見著嫻妃娘娘都當了貴妃了,想想李家和太后做的那些事情,皇后娘娘可真是一點兒都不記仇,比起當初的穆氏來,不知有多喜賢惠大度呢。
還有那柔常在,當初算計著當了常在,若換作旁人管她生死,恨不得踩她一腳,叫她一輩子都翻不了身呢。可皇后娘娘卻也晉了她的位分,叫她成了柔貴人,還給了她體面,叫她去太后跟前盡孝,這還擔不起一個賢后嗎?
便是有人泛酸,覺著顧窈分明是做樣子,也不好說什麼,只能和眾人一般夸皇后一句賢德。
有腦子的人都看明白了,如今這位皇后娘娘別看年輕,城府和手段可是一點兒都不差呢。
第217章 傳話
皇恩寺
蘇氏聽說嫻妃晉位成了嫻貴妃,怔愣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急急忙忙進了殿內,將此事說給了李太后聽。
在太醫的精心診治下,李太后勉強能坐起來了,說話也稍微利索了些。可到底還是中風過的人,不過是比過去稍好一些而已。<="<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