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書掂了掂這枚新的收藏品,一時半會也看不出它的功效,便隨手綁到了手機鏈上。
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可以確定洛書的刷經驗大業卓有成效——沙漏中的時間之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
而在艷陽高照,不適合打開時空通道到處「神遊」的時候,除了上課,洛書就專注於對大一來說稍稍有些超綱了的「精神抗性訓練」。
說實話,密大的不傳之秘《精神抗性訓練法》,洛書的閱後感言是,多少有那麼億點點逆天。
不但包括催眠、藥物、電療在內的治療重度精神病的手段應有盡有,還有一些在正常的人類醫療手段中不會出現的「科技與狠活」——後者指的是「詭異物品」。
圖書館六樓的校史博物館,洛書一度以為這就是個介紹密大光輝歷史和傑出校友、提升自豪感的地方,現在才知道,校史博物館最重要的作用,是收藏詭異物品。
所謂詭異物品,首先分為「活化」和「非活化」兩大類,顧名思義,前者就是指那些具備「活著的特性」的物品,而後者則是沒有表現出活化特性的。非活化物品可能會在某一天活化,而活化則是不可逆轉的。
活化的詭異不一定具備邏輯思考能力,但大多有主動採取行動的習性,因而極其危險,需要「收容」;非活化物品也未必就安全,譬如詭異「菸灰缸」,會緩慢地分解周圍一米範圍內的物體,使之逐漸變成灰塵,其中物理化學原理未知——這樣的詭異物品即使是非活化的,也需要「封印」。
而在非活化物品中,不需要封印的那些,才是調查員可以利用的「隱器」,或者叫「收藏品」。
這個時候,洛書才猛然想起第一次看見小黃鴨時,這隻鴨子縮腿收翅膀的行為——好傢夥,它是活化的?
雖然這隻鴨子後來一直安靜如雞,但不影響它可能需要收容這個事實。
小黃鴨是洛書結束時空穿梭的關鍵道具,不能交出去,看來只能把「研究活化詭異物品的收容」列入日程,自己動手,自己收容了。
其實洛書不是沒有想過把包括9月30日蠕行陰影襲擊圖書館、11月初白牙島陷落的預言上報,讓別人來解決問題——但一來她沒有任何證據,更重要的是,她擔心自己就是個需要收容的詭異……
安全考慮,還是先「刷經驗」,把自己逆轉時間的上限儘量提高,再考慮上報。到時候萬一踩坑,回檔就可以當做無事發生。
言歸正傳,精神抗性訓練的本質,是對詭異的污染脫敏,或者說,提高理智的上限。
常規的訓練方式,是申請類似「歌唱娃娃」這樣具有精神污染性的詭異物品,由專業人員先對受訓對象進行催眠,再在夢境的隔離下慎重使用,讓受訓者逐漸適應精神污染。
而不太常規的訓練方式,當然就是頭鐵地直接去找點詭異來碰一碰了……
考慮到前者效率低下,洛書當然是果斷地選擇非常規的手段,在提升理智上限的同時,還能鍛鍊戰鬥技巧,可以說是一石二鳥。
詭異不是大白菜,但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點,遠至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數千年人類歷史長河,那麼就差不多是大白菜了。
洛書借出一本《混沌坍縮事件考》,這裡面記載了自古以來有記錄的「大山食人」傳說——這些傳說用連山學的眼光來看,背後多多少少都能嗅到怪異的味道。
傳說西晉永熙年間,荊州有一座群山環繞的村莊,因終年隱沒於大霧之中,被稱作「霧隱村」。但方圓數十里,問其他人,竟都沒有去過,又偏偏對這村子的存在信誓旦旦。
直到東晉昇平年間,有好事者專程去尋訪,一行六人幾乎在大霧中迷失,才終於找到了這座村子,但已人去樓空,當時引為怪談。
霧隱村的傳說之所以引起連山學界的注意,蓋因在《搜神》《聊齋》中,皆提到一種名曰「霧隱」的精怪⑤,其描述神似來自混沌的「陰影」,因此霧隱村也便成為了疑似因混沌而消失的村子之一。至於那前去探訪的一行六人為何能全身而返,應是混沌邊緣坍縮,已經封住了裂隙的緣故。
注⑤:當然沒有這種東西,純屬杜撰,問就是是「偽作」。
連山學界關於霧隱村的研究資料不少,但如此出名的案例,難免混入了大量連山文學愛好者的二創,須得費不少力氣去分辨,委實讓人頭痛。
除此之外,還有那東晉太元年間,武陵漁人誤入的桃花源,更是人盡皆知的怪異之事。世人多以為《桃花源記》乃陶淵明虛構之作,但在連山學者看來,與世隔絕、衣食無憂,無疑都是怪談的特徵,尤其最後那一句「南陽劉子驥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更是細思極恐。
如果說「霧隱村」是已經消失的怪談,那麼「桃花源」就是有可能尚且活著的怪談。
兩相對比,還是消失的怪談要安全一點。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