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之我真是好男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6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洪城。

「大哥,十年的時間,咱們總算是把這堰修建成了!以後洪城再也不會受洪水侵害了!」

「咱們高家也能名留青史了!」一個頭髮灰白的男子,神情激動對旁邊的男人說道。

十年前高立忠領命前往洪城解決洪城的洪水之事。

來到洪城之後,他才發現這個地方比他想像中的更麻煩,多次失敗後,他不得不寫信回家求助,他父親因為年邁不能舟車勞頓,但也與書信往來幫他解決各種難題,十年之間從無間斷。

在衙門做事的弟弟更是上書請辭,直接打包著行李拖家帶口來洪城支援他。

如今十年過去,相差十歲的兄弟,卻如同一般年紀。

遠處的洪城百姓們一直都知道有一個朝廷大官要在這裡修建堰。

這十年來徵調了不少民夫,有吃有喝還有錢拿,堰修成他們也是最大的受益者,這些人全都不惜力氣。

有些老人看著那洪水被堰馴服流到遠處的江河中,全都情難自禁,淚滿衣裳。

「洪城有救了。」

「哈哈哈,」有人又哭又笑:「咱們洪城再也不會被洪水淹了!種下的糧食再也不用擔心被沖了!」

「感謝高大人!」

「感謝高大人!」

「陛下萬歲!」

民眾的聲音一浪賽過一浪,為了得到名留青史的機會,高立忠連安景之撥下來的財款都不敢貪了,力圖把每一分每一毫都用到修建水壩上。

他也知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強行徵調來的民夫幹活也只會出工不出力,影響進度,所以安景之要求的待遇,他分毫不差的執行了。

甚至有時候還會倒貼,剛剛好,把他貪來的那些錢全都貼了進去。

有時他都會懷疑陛下是不是知道他貪了多少錢,故意為之?

因此洪城的人根本不知道高立忠是一個貪財愛權之人,只覺得他是一個為民為國的好官。

一開始為著名留青史的機會,他義無反顧的來了,徵調民夫還給錢給糧之後,他受到百姓的擁護。

或許是百姓的誇讚聽多了,他不知不覺開始維繫起自己的羽毛。

如今堰已成,也到了他回國都復命的時候了。

第919章 番外-亂世中拖後腿的陛下

一個戴著紅色帽子,舉著一把紅色旗幟,上面寫著某某某旅遊社的男子走在最前面。

他後面跟著各種十幾個年輕人,也全都戴著帽子。

「大家跟緊我,不要掉隊,前面就是林市有名的立忠晏。」

這人一邊走一邊介紹,「它在古代有很多名字,在禹朝時叫做洪城。」

幾人在一個頗為壯觀的堰前不遠處停留。

看到這來自千年前的景觀,眾人心裡難以掩飾他們的震驚。

「這就是林市有名的立忠堰,旁邊有一塊石碑,這是當年本地的百姓為高立忠刻的功德碑。」

眾人的視線隨著導遊的介紹落到旁邊那塊經過風吹雨打已經模糊不清的石碑上。

「雖然很多字已經看不清了,但是當地的縣誌都有記載石碑上的內容。」

「一千多年前,禹朝還未實現大一統之前,高立忠親自請求前往洪城,解決困擾當地百姓百年來的洪水問題。」

「立忠堰建成之後,洪城再無洪水侵襲之事,當地百姓家家戶戶都為高立忠立了生祠。」

「待會兒我可以帶你們去看看他的祠堂,就在不遠處,現在還有人在祭拜。」

「一千多年前就能建這麼高大的立忠堰,」有一名遊客感慨道:「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覷。」

「瞧瞧人家這立忠堰修的不僅有大用,還美觀,遠處望著就覺得非常雄偉,近看就更讓人感受到人類的渺小和大自然的偉大了。」

「那時候他們可沒有現在這麼多便利的工具,能在十年就把立忠堰修起來,真是不得了。」

那導遊笑著說道:「確實,古人的智慧不能小覷,咱們有些人之所以覺得自己比古人聰明,不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了一些見識而已。」

「據史書記載,高立忠的家族人丁單薄,但在修建立忠堰期間幾乎傾盡了家族的所有人力物力。」

有一名遊客問道:「雖然我也覺得高立忠修建的立忠堰非常偉大,也值得我們敬佩。」

「可當時亂世還沒終結 ,高立忠本人也是北方人,為什麼會想到要去南方解決洪城的洪水問題?」<="<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