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尊他大逆不道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葉衛昌從孟之門前經過,看青天白日的房門還緊閉,他抬腳就要敲門看看孟之在做什麼。

「姑爺。」桂香攔在葉衛昌面前,神色有些慌張。

葉衛昌問:「念兒可在裡面?」

「在的,小姐在練習孫先生留下來的課業。」桂香說,「最近小姐在練習針灸,現在正在裡面練習扎針呢。」

「扎針?自己扎自己嗎?」葉衛昌有些意外,時念聽一個富家小姐,一點苦都吃不得。她打發時間學醫術能堅持這麼些天已經是奇蹟了,現在竟然還要學習扎針!

「學醫用得著這樣吃苦嗎?」

桂香見葉衛昌反應有些大,連忙安撫:「姑爺放心,小姐在給燕公子扎。」

「燕澤?」葉衛昌更不樂意了,抬腳就要進去,「讓我進去給她扎。」

「不行的姑爺,小姐她……她說您辦事她最是放心,所以叫您帶人去採購施粥用的食材。」桂香從袖子裡掏出一張食材單子遞給葉衛昌。

「可是……」葉衛昌心有不甘。

桂香連忙說:「眼看現下天色不早了,還請姑爺快去快回。」

葉衛昌很想直接推門而進把燕澤給趕出來,可是他不能。他不敢去想屋裡是何情景,走的時候整個人都耷拉著。

打發走葉衛昌之後,桂香鬆了口氣,還沒等靠在門邊喘口氣便聽見門被人從裡面打開了。

燕澤只是瞥了一眼桂香就走開了。

桂香進屋照看孟之:「小姐不練習了嗎?」

「人被我氣跑了還怎麼練。」孟之把用過的針都消毒收好,臉上並沒有不悅的神色。

總是燕澤一不開心她心情就不錯,至於練不練的倒也無所謂了。

她下凡歷劫時間也不算短了,前世的事情也已經都看開了。如今錦國的皇帝是當年的太子晏融,算算年紀應當跟時榮泰差不多年歲了——當初的同輩如今與自己爹爹同輩,這種感覺有些奇妙。思及此孟之又突然想到了崔子陽,不知道他現在過得怎麼樣了,還在不在京城。至於當初的賢王晏簫,沒人提起過他是如何死的,孟之也不想去回憶。

總之現在的燕澤跟當初的晏簫很不一樣就是了。雖然脾氣還是一樣的臭,但孟之已經不再像當初那樣怕他了,有時候孟之還偏要去惹他生氣,反正他又奈何不了孟之。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孟之自知不是什麼心胸寬廣之人,晏簫上輩子欠孟之的總得叫他這輩子全都還回來才行,上輩子他傷了孟之幾分,這輩子孟之全都得向他給討回來。

孟之有心在施粥時順帶擺個攤子給流民們看病。可是她自知自己水平不夠,第二日便親自去孫興賢的醫館請了幾名醫師學徒,商量好時間談好價格之後只待一起出發去城關救災施粥。

第94章 孟之放下帘子的手一頓,抬眼看向來人。

其實京城離崇州不能算是最近的也不能算是最便捷的,因此京城的流民遠沒有其他地方的多。三日後孟之帶著將軍府的一些下人家丁以及從醫館裡請來的大夫便踏上了去城關的路。

城關是離城門最近的一塊區域。與城中心的繁華鬧市不同,城關地處偏僻,人也稀少,不過好在不擁擠。自崇州水災發生以來,朝中下令允許流民中一部分人進到城中來投奔親友又或是碰碰運氣尋求城裡好心人的幫助。

經辦官員考慮到流民數量、年齡、身體素質的不同,規定老人和幼童優先入城,且活動區域只能在城關這一塊兒。後來上面又想到幼童沒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便下令一名幼童只能由父母其中一方帶入城中,而城外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是些青年男女,他們只能暫時住在城外朝廷搭建的賑災棚中。

除了將軍府,城中不乏心善的富人家,而且還有一部分城中官員為了向朝廷表忠心、向百姓表關懷也會派人到城關處施粥放糧。

許是出發得晚了寫,孟之帶著人一到城關便發現城內的情況比她想像中要好上不少,而且已經有人家整日守在這裡施粥了。

於是孟之臨時決定要舉隊到城外去。她叫人去官府辦了通行路引,得到了官府的鼎力支持。賑災負責人還說到了城外會有人接應他們。

城外的空氣體感上就比城中要涼上一些。一座城門樓子不光劃分了南北地域,還給眾人織造出了一個和諧安定眾志成城的美夢——城內井然有序,城外暴亂頻發。

生死關頭,誰管你是老的少的胖的瘦的。大家都一樣,都是半隻腳踏進閻羅殿裡的人了。因此被堵在城外的人嚼著路邊隨手薅來的野菜整日圍在城外,找準時機就往裡面溜。

孟之一行人帶著糧食和藥材正要出城,便被守備劉達給攔下了。

「時小姐,您要是不著急就辛苦您暫且等一下。」

「大人,可是我們的證件手續還有什麼不全的?」

劉達哈著腰,畢恭畢敬地跟孟之解釋:「小姐您是有所不知,如今城外的形式依然有些嚴峻,要是讓外面的那些流民衝撞了小姐那可真是我們的過失了。不過小姐放心,我已經叫人來護送您們出去了,還請小姐見諒。」<="<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