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芍藥月季[花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季林越,我好想家,特別特別想。」

以前幾個月沒回去,她也不會出現這樣洶湧的情緒。

「等十月外訓結束,我們回國參加華夏杯,就可以回家了。」

十月,身後的水杉樹該落葉了,那將是一段和今晚霞光一樣橘紅色的故事。

晚風和煦。

「但是明年,我們還要來這裡。」

第143章 他們背上站著為華夏冰舞付出的所有人。

即將邁入秋序,港市回歸華夏二十周年的節日餘韻還沒過去,每條街道都洗得嶄新。

濱海的體育館迎來盛會後的首場國際賽事,亞洲公開賽。

晚上七點二十分,最後一項冰舞比賽也全部結束,CCTV體育頻道的轉播間爆發持久的歡呼。

解說員用堆砌的詞藻稱譽剛才的比賽,視覺盛宴,高潮迭起,吹盡黃沙始到金。

金子終於煥發光澤,華夏隊都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尤其是一路勢如破竹的葉紹瑤/季林越。

「最要恭喜我們本土的小將,這是他們打磨了三年的節目,終於在國際賽上取得突破一百分的好成績。」

體育館的觀眾席坐滿了人,即使有長逾半個小時的清冰時間,也沒人願意起身離席。

這是華夏冰舞組合在洲際賽中獲得的首個冠軍,接下來的每一秒鐘,都是見證歷史的存在。

禮儀小姐將獲獎運動員再度引向冰場,悄悄用港普說:「不要被嚇到,我們港市人民都特別喜歡你們,congratulations。」

葉紹瑤笑著說謝謝,她當然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熱情。

每次出場的掌聲和歡呼都不遜於港隊的運動員,節目結束後的拋禮環節,他們更收穫了超負荷的禮物。

分揀禮物像一場大型的分贓活動,這回準備的大號麻袋也裝不下。

他們剛坐在地上想辦法,挑了些送給教練,送給裁判,還有在冰場轉了好幾天的冰童小朋友們。

「別人都只有各種玩偶,為什麼他們可以收到那麼多花呢?」有不明事的孩子問。

「因為他們就是花園中的兩朵花。」

他們是芍藥,是月季,越來越多的冰迷喜歡這麼叫他們。

「請頒獎嘉賓為運動員頒發獎牌。」

站上最高領獎台,葉紹瑤俯下身,脖子掛上沉甸甸的獎牌,這是屬於他們的獨一份的榮譽。

有人在領獎台上講小話:「你戴反了,這才是正面。」她用手心托著獎牌,上面浮雕了一雙冰鞋。

「這面也很好看。」季林越說。

葉紹瑤不敢苟同,就單調的「AisanOpenTrophy」幾個單詞,能有多好看。

贊助商代表慰問後,全場來到最肅穆的環節,講笑話的搭檔們自覺收了聲音。

「女士們先生們,請起立,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從小到大,葉紹瑤聽了無數次國歌。

家樓下的大爺是老知青,八十年代從生產建設兵團回來的,每天早上都會打開收音機聽一遍國歌,這是他生活的儀式感。

她從小接受這首歌的薰陶,連歌詞都唱順溜了,背著書包上小學,才知道這叫《義勇軍進行曲》。

讀書時代的升旗儀式也會唱國歌。

那時候寒冬臘月,剛下過一場豪雪,小姑娘站在操場都打寒戰,手裡還要攥緊鐵絲往下拉。

老師說,她是本周的升旗手,一定要擔起這份責任。

於是,她看著自己升起的國旗,在獵獵寒風中飄揚了七天。

此刻,支架上綁定的國旗冉冉上升。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國旗因他們而升起,卻是第一次,全場因為他們高唱國歌。

氣勢豪邁的歌曲從音響、從每個人的口中唱出來,他們也像壯士在自己的賽場上征戰,並取得最終的勝利。

一場盛典結束,冰迷們離開這片短暫停留的烏托邦,冰場的燈光暗淡下去,各國選手和教練團隊再次啟程向他們的路徑。

葉紹瑤和季林越在更衣室坐了許久,等待馮蒹葭傳回前線消息。

他們現在是滑協的重點保護對象。

「還是聯繫不上游暉嗎?」葉紹瑤問。

榮譽的背後,他們眼前是一地雞毛。

去年的國內花滑界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某位雙人滑男運動員因深陷道德醜聞,由體育總局審批逐出國家隊。

也就是她提到的游暉。

游暉返回省隊不久,當地冰上運動管理中心因運營不善解散重組,他一時成為無人接手的個體戶。

訓練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沒有專業教練指導,也沒有省隊和國家隊的財政支持,他很快陷入捉襟見肘的境地。<="<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