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芍藥月季[花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它太巨大,顯得她太渺小。

身後的季林越在叫她。

現場燈光暗淡,聚光燈只是從他的身前掃過,投在空無一物的冰面上。

他拿到助教備好的國旗,繞過肩膀,扣在胸前。

這足夠吸引她毫不猶豫地返回冰場。

回頭看栗桐,葉紹瑤說:「等下次,等我們站上奧運會的領獎台,再用這面最有意義的國旗。」

擺臂用作助力,她飛快滑到冰場的另一頭,季林越已經張開雙臂等待她。

撲進。

耳邊的風聲突然停止,她被穩穩得裹進國旗里。

「咱們這面紅旗也挺大。」

一絲沒來由的攀比心,她和其他選手做起比較。

Eva和Rowan手裡的星條旗是冰場的常客了。

銅牌獲得者因準備不足,只在現場借了面掛在旗杆上的型號。

還是那面懸掛在賽場最高處的五星紅旗,最偉岸,最好看。

場上的運動員們各自活動,毫無章法。

播報員幾次發聲引導。

「請運動員移步到指定位置。」

「現在可以巡場致謝。」

難得在巡場中打頭陣,葉紹瑤和季林越偷偷向白黑組合確定了路線,才放心大膽地逆向滑去。

撲面的風把散下來的碎發吹亂,裹挾著手裡濃郁的花香。

一路都是觀眾的掌聲,和獵獵翻動的紅旗共鳴高歌。

第197章 想具備能夠登上領獎台的絕對能力。

賽季周而復始。

一個回車鍵,2018-2019賽季的積分全部清空。

疫情延遲影響著這個運動項目。

ISU主辦的賽事頻頻取消,導致運動員參賽的機會變少,積分有不同程度縮水。

這對冰舞格局來說,是個不小的變動。

好在有這枚A級賽的金牌保底,葉/季的世界積分在短暫回落後,再次突破兩千大關,重新擠入世界前十。

……

酒店裡,葉紹瑤和季林越剛送走串門的朋友們。

電視放著加國本土的音樂劇,演員隨著情節的推進時而高歌,不失為高雅的氛圍音。

葉紹瑤跌回床,舉著手機回覆:

[岑溪,組裡的復盤會結束了,我們今晚就能約晚餐。]

但不知哪裡又發生了大規模感染事件,溫哥華針對疫情管控的政策尤其嚴格。

比賽結束,運動員不再有離開酒店的必要,凡出門都得向上報備預定行蹤,專人審批通過後派專車接送。

這不是駭人聽聞。

就在昨天,栗桐和幾個女單選手計劃去日落海灘看日落,流程走了兩小時之久。

等巴士到達酒店樓下,夕陽已經灑在它所照耀的每一處。

夜晚的海灘少了遊人,只有被浸透了鹹濕的海風和愛追著人罵的加國大鵝。

她們連橘色的夕陽尾巴也沒抓住,這趟旅程變得毫無意義。

葉紹瑤想了想。

為一頓飯去大費這個周章,似乎也不必要。

約飯計劃即將四度破產。

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好歹也是吃上了。

在加國站的賽後晚宴上。

主辦方用心布置,晚宴也設置了一系列娛樂活動,畢竟就餐環節從來不是它的重點。

玩樂間,各國運動員逐漸聚在會廳中央,隨著摩登的流行樂律動。

俗稱蹦迪。

這是開溜的大好時候。

趁周圍燈光暗下,葉紹瑤挽著季林越一路摸到媒體招待區。

工作性質使然,雖然只有一牆之隔,職場人士顯然比運動員冷清不少,頂多能聽到同行間禮貌的寒暄。

連背景音樂都是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葉紹瑤說:「這裡更有格調。」

手裡就差一隻搖晃的紅酒杯。

岑溪坐在對面:「隔壁怎麼樣?」

「像迪廳。」她有氣無力。

這個星期的日程太趕。

適應場地,調整時差,訓練比賽,精力被消磨掉不少,她實在抬不起蹦迪的腳。

「你似乎比熬夜寫採訪稿的我還需要睡眠。」

方桌只坐了三個人,像桌面缺了一角。

葉紹瑤把話題撿起來,好奇問:「你的同事呢?你說的,他想給我們欣賞照片。」

岑溪招呼悶頭吃自助餐的攝影師,讓他帶著傢伙事過去。

「他有一張SD卡,裡面全是你們。」

這位攝影師不是常和她跟賽的搭檔。

「我去年才剛入職,以前只是攝影愛好者,」攝影師說,「上周剛好遇上岑老師的團隊,所以拜託她把我帶上。」

「聽說央視這幾年的人才流動大,前輩一走,你也是老人了。」葉紹瑤沖岑溪打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