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上這碗飯的人極少。
網絡小說則不同,進入門檻低,只要文筆流暢、三觀正確,再有編輯和網絡上同仁、朋友的指點,稍稍努力就能跟網站簽約。這是成功的第一步。
而網文是直面讀者的。無論是讀者評價還是後台的訂閱數,都能讓你知道你寫得好不好,不好在哪裡。這時候你有點悟性,努力學習,再在新的作品裡慢慢磨練,你就能一步步把寫作水平提高。
新人——小透明——粉紅——小神——大神——白金大神
成功的意義被化分成一個個階段,每一步你都能明確看到自己的成長。就算只是一個粉紅,也能靠自己的勤勞吃上這口飯。
葉嘉宜是個有天賦又很勤奮的作者,從新人到大神她只用了五年的時間,期間寫了十二本書,開書期間每天八千到一萬字更新。
從大神到白金大神,她又用了三年時間。這三年間她只寫了四本書,這四本讓她獲得極大的名利,從而帶動她前面所寫的作品也被出版。
這些作品加起來足有兩三千萬字,葉嘉宜覺得現在最勤奮的實體書作者也沒有自己這樣的積累。
她的小說三觀正,文筆、人物刻畫、節奏把握都十分成熟老道。如果她寫文章去投稿,或許會因為深度不夠不能獲獎,但發表在報刊、雜誌上,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用從葉東盛身上搞到的錢進行投資,再寫小說持續賺錢,這就是她給自己規劃的人生路線。
兩人直接去了菜市場。
結果在菜市場裡走了一圈,她們在吳晴芳常賣包子的地方沒看到她,倒是看到一個賣包子的大嬸跟顧客在吵架。
章敏跟弟媳的關係不錯,對她的近況很了解,跟葉嘉宜道:「這人很可惡的。仗著包包子的手藝比你舅媽好,總擠兌她,想讓你舅媽的包子賣不下去退出這一行。肯定是她把你舅媽擠兌到別的地方去了。走吧,我們去那邊找找。」
娘兒倆繞了半圈,終於在街的另一頭找到了吳晴芳。
見沒有顧客,章敏走過去叫了她一聲:「晴芳,賣得怎麼樣了?」
「你們怎麼來了?」吳晴芳詫異了一下,看向葉嘉宜,「嘉宜今天不上班?」
葉嘉宜還沒回答,就見一個女人氣呼呼地對吳晴芳道:「給我五個包子。」
葉嘉宜認出來了,這人正是在街那頭跟人吵架的顧客。
吳晴芳趕緊夾了包子進塑膠袋裡。
女人嘴裡喋喋不休:「我說吳晴芳,你能不能增進一下手藝?你的包子要是好吃,我以後就只買你家,再也不去李蘭英那女人那裡買了。」
「你不知道那女人有多過份,昨天我兒子在裡面吃出頭髮,跟她講,她還狡辯,說她弄得很乾淨,是我故意敗壞她的名聲。我呸,以後她的包子再好吃,我也不去她那裡買了。」
她這話弄得吳晴芳不知說什麼好,只得尷尬地把裝好的包子遞給她:「謝謝你關照生意。」
女人付了錢,轉身走了。
吳晴芳這才轉過頭來,朝葉嘉宜歉意地笑了笑,又問:「嘉宜餓了嗎?要不要吃個包子?」
葉嘉宜本來不餓,但看剛才那情形,便想嘗嘗她的手藝,摸摸肚子道:「我還真餓了。」
吳晴芳頓時喜笑顏開,用塑膠袋裝了個包子遞給葉嘉宜。
葉嘉宜打開塑膠袋看了一眼,發現這包子麵皮發黃,還有一股子鹼味兒,麵皮也發得不夠蓬鬆。
她放到嘴邊咬了一口。
包子裡的料放得足,用的還是好肉,算得上皮薄餡大。但裡面的餡料味道調得不是很好,有些發柴。再加上不鬆軟而又帶了鹼味的麵皮,這包子的味道只能說一般般。
在原主的記憶里,吳晴芳和章外婆的廚藝都不怎麼樣。原主從小到大都不喜歡去外婆家吃飯。
這包包子的手藝,還是吳晴芳特意找人問過,又自己努力鑽研的結果。
H市位於南方,這裡的人以吃米為主。現在人口流動少,H市吃麵食的人少;市面上也沒有後世那種專門發麵的酵母粉賣。
也就是H市會做包子、能做好包子的人不多,吳晴芳這才能靠這手藝做生意,不至於虧本。
吳晴芳見葉嘉宜一口一口似乎吃得很香,頓時眉開眼笑,又問章敏要不要也吃一個。
弟媳做生意不容易,章敏自然不占這便宜,連連擺手不要,又關心地問道:「賣得怎麼樣?」
吳晴芳苦笑了一下:「你也看到了。我手藝不行,就算李蘭英用的儘是淋巴肉,還弄得不乾淨,她的生意也比我好。」
這一片都是廠區,來逛菜市的大多是下崗工人。大家捨不得花錢,而自謀出路出來做小生意的卻不少。
吳晴芳手藝實在一般,就勝在用料實在,才有點生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