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十年代我要搞錢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她在H市長大,離開H市這麼久,又有些想念家鄉。而且母親年紀大,她也想回去陪陪她老人家。

「我要去京市。」葉嘉宜道,「過年的時候,大概農曆二十八二十九,我會直接從京市去H市,陪外婆過年。你什麼時候回去看你自己,我讓陳磊陪著你。」

章敏猶豫了一下,問道:「這裡讓陳磊收帳行不?我陪你去京市。」

「行啊,你陪我去吧。帳讓陳磊收沒事的,帳目有會計呢,錯不了。」

葉嘉宜開第一家店不久,就讓陳嫻介紹了一個會計給她,打理奶茶店的帳目。章敏每天去收錢,不過是怕她沒事做太閒才安排的工作。

葉嘉宜考完試,就跟章敏坐上了去往京城的飛機。

……

兩天後,春雨文學獎頒獎典禮上。

「葉嘉宜。」一個驚訝的女聲響起。

葉嘉宜轉頭一看,正是前天才見過面的宋靜芝。

她朝她微一頷首,看向旁邊的中年男人,笑著打招呼:「宋教授,您也來了?」

宋知潤見到葉嘉宜也十分吃驚:「葉嘉宜同學,你怎麼在這兒?」問完就反應了過來,「難道你有作品獲獎了?」

春雨文學獎經費有限,典禮規模不大,與會者就只有文學獎理事、邀請來的頒獎嘉賓,以及獲獎者。其他人都沒邀請。理事和頒獎嘉賓會帶一兩名晚輩。

葉嘉宜出現在會場,孤身一人,身邊沒有長輩,很有可能是她的作品獲獎了,而不是跟隨長輩來的。

「是的,宋教授。」葉嘉宜恭敬地道,「我的一篇拙作有幸入選青年組優秀短篇小說獎。」

「年輕有為啊。」宋知潤十分感慨。

他是春雨文學獎理事,深知葉嘉宜能獲得這個獎有多不容易。

春雨文學獎雖然分為長篇、中篇、短篇。為了激勵年輕人,又分出了一個青年組,但因為它是全國性的,含金量高,且三年才一評一次獎,競爭十分激烈。

雖然他當初,甫一看到葉嘉宜的文字,就深覺這是個極有寫作天賦的年輕人,行文精妙,文采斐然,最難得的是字裡行間有一種獨特的味道,十分的與眾不同。

擁有前者,或許能成為優秀的文字工作者;擁有後者,才能成為寫作大家。

那些大文豪,筆端無不充斥著自己獨特的文字魅力,讓一些人沉醉其中,發自內心地喜歡甚至痴迷,成為其忠實的讀者。

葉嘉宜是二者兼而有之。因此他十分看好葉嘉宜的未來,覺得只要這個年輕人努力上進,堅持寫作,努力深耕,必會有所成就。

但他覺得,葉嘉宜至少還要努力和沉澱幾年。能在三十歲有所成,就已是年少成名了。並不是她的水平不夠,而是練筆總要有個過程。

沒想到,她竟然已經獲得了成功。

春雨文學獎,可不是那麼好拿的。

它三年評一次,每次長、中、短篇各評兩個獎,一個叫春雨文學獎,一個叫春雨青年文學獎。

所有四十歲以下的作家的作品都歸於青年文學獎。這既是給青年作家的機會,也是給中老年作家的機會。故而春雨青年文學獎並不比春雨文學獎含金量低。

有些作家從二十多歲開始寫作,寫到三十九歲,都不見得能拿這個青年獎。

宋知潤自己,也是三十七歲才拿到了青年文學獎。前年,即五十一歲時又拿了春雨文學獎。

因為他拿全了兩個獎,一位老作家去世空了個位置出來,再由恩師推薦,他才有資格做春雨文學獎的理事。

葉嘉宜才多大?二十歲,就拿了春雨青年文學獎。

後生可畏啊!

感慨之餘,宋知潤又驕傲起來。

不管怎麼說,葉嘉宜是他的學生。自己的學生二十歲拿了春雨青年文學獎,說出去他都臉上有光。

宋靜芝卻是另一種心境了。

她萬分不相信葉嘉宜得了青年文學獎。

「我爸是理事。你得獎,我爸怎麼不知道?」她瞪大了眼睛問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