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雲昭有意組建一個專門負責查案與治安等事務的衙門,管轄範圍是整個京城包含直隸部分地區。
不在京外推行是因為人手實在不夠,朝廷也沒辦法直接負擔這麼大一個衙門的俸祿。
她只能選擇先在京城內推行,首先在京城內建立一個絕對偏向她的暴力機關,同時做好一個實例,為日後推行到整個大晉打好基礎。
賀雲昭看向眾人,便問:「都說說吧,叫什麼名字合適。」
曲瞻最先開口,他抬眼一瞧,「那臣就拋磚引玉,臣認為靖安司這個名字不錯。」
有人搖頭,道:「聽起來倒像是管軍中事的。」
「緝巡院如何?」
「好像鹽課的緝私院。」
「輟陟使司如何?」
「太過拗口,百姓不好理解。」
「夜禁都尉?」
「難不成白日就不做事了?」
「鐵律坊。」
「不好。」
「刑名公署如何?」顧文淮道,有些猶豫的開口,「好理解,百姓知道是做什麼的。」
而且還能蹭一蹭刑部的威望,從兵部挖點人填補缺漏。
賀雲昭眼睛一亮,「這個好。」
成立的一個新衙門勢必在朝堂捲起風暴,但賀雲昭一派自然氣度。
要是貿然成立一個新衙門,分了刑部大理寺的權,那他們定然會竭盡全力反對。
所以必須換一個說法,將權力分潤給其他人,在新成立的衙門裡有自己勢力,這個說法豈不是悅耳的多?
賀雲昭看向曲瞻,笑像一隻大狐狸,她問:「你認為如何?」
曲瞻舉手投降,他嘆口氣,「好,我去說服幾個老頑固。」
「曲大公子辛苦了。」賀雲昭玩笑道。
曲公子呵呵一笑,他道:「為殿下分憂不辛苦。」
賀雲昭抬手一指,「那一摞也順手處理了吧。」
曲瞻:「……」
賀雲昭還特意叮囑,說服的手段一定要柔和,不要引起太多關注。
曲瞻表示他完全能做到。
第124章
賀雲昭是個做事做全的人, 不論是在佛東宮屬官面前還是在一群幕僚前面,她的言辭始終保持一致。
她對著東宮屬官講她想要組建新的一個衙門,將查案以及治安的差事接過來, 令京城內外百姓生活安穩, 不必為流氓地痞亦或是江洋大盜所擾。
能到東宮做屬官的人有一個極為突出的特點, 既非家世也非才華, 而是他們這些人在朝堂上坐不上自己最心宜的位置。
甭管是大有來頭還是出身寒門,他們背後都有人。
即使是寒門士子, 他們的身後也有賞識他們的大官支持, 不然名字都很難報到賀雲昭眼前。
對這些人就得好好講了, 談刑部的怠政, 論大理寺的效率低官員說不上話, 再講一講順天府尹被刑部與大理寺壓制。
這群人都是有資格上朝堂但是得不到自己心宜的位置, 跟著太子才是最好的選擇。
賀雲昭就得讓他們知道,組建新衙門是因為旁的衙門無能,各府司辦差無能。
這群人一聽便立刻卯足勁幹活,極力托著賀雲昭的想法能夠順利實行,他們會努力在朝堂上發力。
但對著她自己的一些幕僚,可就不能這樣講了。
賀雲昭的幕僚多是還未中舉人的讀書人, 這些人心思還比較單純, 又因為有一技之長而被賀雲昭看中。
對著他們賀雲昭就換了敘述的重點,她得從百姓的疾苦講起,將百姓的面臨的各種困難擺在他們面前。
還未完全進入朝堂的讀書人比較單純,抱著一腔熱血, 滿心是為百姓做事,讓他們來研究刑名公署的建制最合適不過。
當然,因為他們有些理想化, 難免有些地方是無法落實到位的。
這時候就需要一部分的東宮屬官去反駁,兩方越辯越明才能得到一個最好合適如今世道的刑名公署。
不過對他們是這樣說,但在實際操作中,賀雲昭還需要人去執行,這就用到了一些切實的心腹
曲瞻、顧文淮、趙同舟、朱檢等人均在其列,另有賀錦書、裴澤淵、穆硯等旁聽,涉及到與刑部、大理寺、順天府的博弈,這些人手還是精簡了的。
賀雲昭提前告知大姐,此番安排來旁聽,有她的一部分私心,因此不可插嘴。
賀錦書進步雖快,但要她能在幾個月時間內補上旁人十幾年的積累,還是有些為難人了。
但賀雲昭認為,政治這種事就是要多聽多看,一直悶在書房裡處理文書只是一個好的助手,而非一個好的主官。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