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扮男裝我拿到登基劇本[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件事雖繞不過戶部,但賀雲昭並不願意叫戶部吃到最多的好處,以免戶部為了銀錢造假,倒不如引入御史台來監管。

李燧端坐龍椅之上,看著太子意氣風發的展露自己鋒芒,一言一行均為儲君典範,不由得眼眶微紅。

豐慶十七年,太子昭奏請立刑名公署,其署之職主司治安、察稽案事兼督門關,乃抽選數員以充任,朝官紛議,然百姓皆悅,其後力革積弊、滌盪歪風、百姓得安。

同年七月,戶部請糾空餉,時左侍郎盧見宏聞之,心甚激切,員外郎曲瞻數忤太子,尊不以為意,猶氣定神閒與之共議諸事。

及事畢,瞻心悅誠服,躬拜太子,太子曰:皆為社稷計也。

帝聞之,心甚寬慰,往先帝靈前取香秉燭。——《仁宗起居錄十六卷》

「大家好,這裡是小火歷史,上一期我們講到了曲瞻此人與文昭帝的相識,正在上學的初中生們一定學過這篇由齊鈞所寫的序,裡面的曲瞻是個十足的反面角色,跳樑小丑!」

「但大家很少知道他自己還寫了一篇道歉的文章,來表達自己歉意,不過這段歷史加載比較模糊。」

「大家都知道啊,這個仁宗皇帝子嗣不豐,就文昭帝這麼一個獨生女,但因為就這麼一個生怕是養不好,有傳言說是以男兒身養在宮外能保她平安長大。」

「而當時曲瞻的祖父可是內閣成員之一,小火有充分的理由懷疑這個曲瞻是個心機狗,他可能已經認出來這是皇室獨苗,於是立即寫了文章道歉。」

「小火這裡有一段歷史真實記載,出自仁宗時期一位叫盧見宏的大臣,他與夫人彭易霞都是有名的學者,就愛好寫點小文章」

「這個盧見宏寫的一段夫婦日記里就提到與曲瞻同往御前奏空餉之事,出來之後,瞻與太子情好甚篤,二人首相抵手相觸,瞻展顏而笑,此兄弟之誼誠厚也。」

「翻譯一下,就說這兩人頭挨頭,手碰手,也不知道文昭帝說啥了,這曲瞻就笑的跟一朵花一樣。」

「同樣是年少才高,同樣的驕傲恣意,少年男女究竟有沒有擦出愛情的火花呢?知道曲瞻究竟是不是文昭帝的男寵?請看下一回,探花郎的秘密!」

第126章

西南大街走到頭往北面一轉, 有條巷子,因巷子口有一家賣筆墨紙硯的百年老店而得名文硯巷

巷子寬兩丈半,地上磚石嚴絲合縫, 一瞧此處居住的就是有些身份的人, 北面第二戶一進半的小院就是顧文淮家。

此處居住的多半都是外地調來的官, 有些個家資但還算不上豪富, 一來二去各家也都熟悉。

傍晚夕陽即將落下,巷子口還有餘暉, 顧母就搬著小板凳坐到巷子口不遠處做些針線活, 小小一個圈圍了一群婦人。

她們一邊看著四處亂跑的孩子, 一邊手裡活計不斷。

顧母手裡活十分精細, 做出來的鞋子一瞧就是有手藝在身的人。

顧文淮右腳稍寬, 她就將鞋面放寬一點點, 左腳腳趾頭愛頂著鞋頭,她就將這處多砸幾下。

劉娘子不太會做活但是也伸手幫忙纏著線團,眼神瞄著跑開的孩子,她嘴裡還抱怨幾句,「這金耳墜也太貴了,我家二兒媳生了個兒子, 我答應給她買一副耳墜來, 可巧是叫老大家的聽見了,鬧著要一視同仁,這又是兩貫錢出去,疼的我心淌血!」

顧母笑著回:「你就別炫耀了, 大兒媳二兒媳都對你這麼孝敬,你這是來刺我的眼呢!」

劉娘子笑的露出一口牙,「我哪敢跟你炫耀啊, 你家文淮可是朝廷重臣,那最是得上面看重!你這院子不還是貴人送的嘛。」

顧母眼睛一彎,面上已經露出笑意,但人家捧一句,可不好直接接下來,她便道:「還是你日子好,孫子都好幾個了,我家這個還沒著落,我和他爹也不敢催,生怕耽擱了孩子。」

劉娘子玩笑了幾句,她素來是個愛做媒的,但也不敢大包大攬給顧文淮說親。

大晉的婚嫁講究一個門當戶對,這顧家看起來門第不顯,但他家的兒子實在出息,如今在東宮做事,她手頭可難有與顧文淮匹配上的人。

她眼睛一瞟看見了孩子被一隊身著紅黑衣裳的公署官爺給拎回來。

為首的男子膀大腰圓,一派粗獷之氣,將小孩往地上一放,大著嗓門喊道:「誰家的小孩?怎麼沒看住?」

劉娘子哎呦一聲連忙起身跑過去將孩子摟在懷裡,「你個小兔崽子,都告訴你不准亂跑!」

領頭的一瞧是個婦人出來,他便叮囑道:「近來發現有拐子,孩子可要看住了。」

說罷還蹲下來嚇唬小孩,「小孩,你要是再亂跑可就有拐子來抓你。」

這人看著一派粗獷,卻是個囉嗦性子,對著劉娘子又是一番叮囑叫教訓,叫她看住小孩。

劉娘子聽的有些不耐煩,她敷衍幾句後很快抱著孩子回了巷子口。<="<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