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瀛平靜道:「不是本宮的東西。」
手中燭火騰出一裊細煙,虛虛掩住她的眸,看不清情緒。
比之天子,她更怕謝雪明。
一種本能的,近乎直覺的懼怕,告訴她必須對這個人敬而遠之,離得越遠越好。
從前要殺她,現在……
似乎比殺了她還要可怕。
快了。
龜息丹已經到手,她再想辦法籠絡那位姓沈的,再用銀子打點幾位內應,屆時裡應外合,想要離宮,還不容易。
謝雪明的視線罩在她面龐上,隨即移開,掌心合攏,收回金雀鈿。
「是麼,」他笑,「可能是微臣弄錯了。」
七歲掌權,迄今已經十九年,見過無數張殊異皮相,有的乾癟,有的鼓脹,不變的是如出一轍的蒼白。
李瀛,是其中最艷的一副。
他從前以為,皮囊好看,倘若剝了皮,便什麼都不是。
但是……李瀛,似乎是一個出乎意料的變數。
她的笑,她的聲音,她的腳步,她垂落傾斜的髮絲,顫動的長睫……以及算計,蠱惑,那些心思盡數鋪陳在眸底。
眸子依舊清澈明亮,像一泓漼漼靜水。
還有——
她的淚,都帶著令人驚異的生動,生機勃發的殷紅艷色。
古怪,單薄,淺顯又複雜,需要花費時間壓制的那一絲絲情緒。
只有一絲絲,甚至談不上一個完整的念頭。
……那是什麼
他暫時還不明白。
但他有的是時間,從李瀛身上找答案。
靜室內,佛香氤氳。
李瀛獨自一人坐在四足繡墩上,心中驚濤未平。
對於想不明白的事,她懶得再想,總之,明日再愁。
她快速剪滅蓮火,將底座倒置,徒手撬開卯榫,抖落裡面一方紙包。
裡面裹著一隻藥丸,正是她要的龜息丹。
「娘娘,」槅門外,傳來青儷的聲音:「太祝署太常卿求見。」
得到准許後,沈諳之走了進來,任由門扉敞開,立在李瀛下首,隔著簾櫳朝她行禮:「拜見娘娘。」
少年郎君將近二十,與李瀛相差無幾的年紀,儀態端方,不卑不亢。
語氣平穩,認真地講了一段道德經,期間沒有抬眸看她一眼,只一味地盯著地面看,目光都快釘死在白玉磚上了。
沈諳之細細講完,安靜下來,等待李妃發問,誰知,上首並無聲響。
上位者心思總是難以揣摩,他習慣了察言觀色,但是……這是宮裡頭的娘娘,不是他能看的。
沈諳之安靜地等待。
一陣難耐的寂闃過後。
李瀛終於開口,不問道德經,卻問:「五日後是什麼日子」
沈諳之一默,不假思索地答:「二月十五,百官功課考效。」
李瀛隨口一問:「可有準備」
沈諳之又是一默,寒門出身,苦讀數十年,拔貢三年,終於得了個九品太常卿。
此番能在考效中保住烏紗,已是最好。
李瀛道:「可曾想過,爭一爭,求一個不被掣肘。」
沈諳之愕然抬眸,正好對上李瀛清亮的眸。
明知內廷深深,不該妄言前朝,沈諳之還是忍不住低聲問道:
「微臣愚鈍,請娘娘點醒微臣……該如何爭」
「而今國庫空虛,最要緊的是填補進項,待到寫策論時,你就這樣說……」
……
五日後。
二月十五,百官奔赴考功司應官考。
待到寅時四刻的宮漏聲敲響,日晷上的指針蒙上昏黃的影。
沈諳之腳步虛浮,額上細汗涔涔,走出考功司。
官道上一個長隨正在徘徊,見到他連忙上前打聽:「沈君,怎的這般遲考官有無問你籍貫是不是見到你出身陳郡,看在同鄉情誼上,給你幾分薄面」
面對一連串質詢,沈諳之只是苦笑。
他想起主考官親自下場,手中攥著他的策論,冷眼看他。
「這篇策論,是你親自所作」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