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舊時雪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和桑悅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同,沈照清大部分時間都一個人在家,需要自己照顧自己,鍛鍊到現在,已經能簡單地炒兩個家常菜了。更別說早飯。

他不再拿藍罐曲奇或是其他進口餅乾敷衍,而是搗鼓了一鍋熱氣騰騰的泡飯,又開了罐黃泥螺,配上老卜頭(蘿蔔頭)、醬瓜、玫瑰滋腐(腐乳),都是上海人家喜歡的就飯菜。

桑悅之前在家吃過幾次,一直念念不忘。

但羅英覺得這種都是醃製菜,沒營養,對身體不好,一般不讓她吃。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沈照清家的冰箱裡開始備上了這種各色罐頭。桑悅有時候嘴饞了,就跑過來蹭一點,瑟瑟(殺殺)饞蟲。

兩人各自打了碗泡飯,面對面坐下。

沈照清剛剛聽到她在唉聲嘆氣。

事實上,桑悅和方圓吵架那天,他就在走廊外面等桑悅做完值日一起回家。不過兩人連宋書豪都刻意避開,更不會讓教師外面的人聽到。所以沈照清也是後來才知道的原委。

他扒拉了兩口泡飯,主動開口道:「別想了。你沒做錯,管人家怎麼想。」

桑悅:「可是方圓是我的好朋友啊。我當然要在乎她怎麼看我。」

沈照清抿了抿唇,聲音壓低幾分,「……只在乎我不行嗎?」

桑悅沒聽清,問:「你說什麼?」

沈照清搖搖頭,「我說,如果不能喜歡全部的你,這樣的朋友不算最好的朋友,只是普通朋友。所以別難過了。我媽昨天晚上打電話回來,說後天帶我們去吃肯德基。」

第13章 13王開照相館

聞言,桑悅不太興奮地應了一聲:「那我等會兒回去找找優惠券。」

2007年,肯德基還在使用紙質優惠券,有時候在店門口發,有時候會塞到報箱裡,A4紙大小一張,裡面是一格一格不同品類的小券,單品套餐都有,要吃什麼,把那格撕下來就能用上面的優惠。

桑悅在家裡屯了很多,每次拿到就全部仔細撕下來,疊整齊放好,等著用的時候再挑出來。

步行街的置地廣場裡就有肯德基,從弄堂走過去差不多七八分鐘。

羅英有單位送的肯德基代金券,一張十塊,每次一發給發一本,她時不時就帶著家裡的孩子們去吃一頓。

沈照清作為桑悅的專屬小尾巴,自然是無一缺席。

不過每次他們吃完,用不了兩三天,李覓就會點兩個全家桶送到桑悅外婆家去,人情功夫做得很足,所以羅英也會記著讓桑悅去喊沈照清,不把他一個人落下。

這年頭,肯德基的花樣還沒那麼繁多,主要還是經典的那幾樣,例如香辣雞腿堡、田園脆雞堡、辣翅之類的。像桑悅的外婆和幾個阿姨,都喜歡香辣雞腿堡,羅敏則是對肯德基無感,更喜歡麥當勞和必勝客。

羅英是基本不吃的,她是典型「有什麼好的都要留給孩子」那種沒苦硬吃式家長,帶他們過去點完餐,就坐著看他們吃,水都不喝一口。

桑悅最煩她這種做派,自己坐著也難受,讓吃的人也壓力倍增。

在周杰倫的歌《聽媽媽的話》即將替代《世上只有媽媽好》,成為新一代孝順歌曲的年月里,桑悅已經擁有了一個大孩子的自我意。

她覺得,如果什麼事都聽媽媽的,會讓自己常常感覺不舒服。她無法說服強勢又固執的羅英,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去改變。譬如每次點餐故意多點很多,然後取完餐,再說自己吃不完。羅英這樣節省的性格,一定會吃完那些剩下的。就算被埋怨兩句被罵兩句,不痛不癢,結果還是皆大歡喜。

但沈照清的媽媽李覓就和羅英完全不同。

李覓雖然平常幾乎不在弄堂里露面,但偶爾碰到休息日有空在家,領倆孩子去吃豪享來,都是拿三份菜單,一人一份,自己點自己想吃的,絕對不會對沈照清謙讓。

……

等桑悅說完,沈照清點頭補充道:「沒券也去。」

「行。」

結果,等泡飯吃得差不多,桑悅咬了一口醬瓜,突然想到了關鍵的事情,一拍大腿,「啊呀」一聲,「不對不對,後天不行。後天是禮拜六呀,拆遷辦不是組織第一批弄堂居民去看賠償的房子嘛,我要和家裡人一起去看。」

這次弄堂拆遷,除了兩種賠款方案外,還有一種就是給房子。

不過通知書上寫的小區在浦江鎮,對在市中心住了幾十年的老上海人來說,是遠得不能更遠的郊區,開發前就是棚戶區,沒什麼吸引力。

田書秀明確說過,不要住到鄉窩頭(鄉下地方)去。

只是既然拆遷辦組織了看房,還有免費大巴往返接送,羅英覺得去看看也不費工夫,才鼓動家裡人一起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