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安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黎靖北未著一言,姚半雪補充道:「昨日的堂審上,李勝嶼的供詞不夠詳實,言語間隱有包庇泄題人的意圖,臣等想到他犯案的動機是為了蒔秋樓一個名叫佟敏的女子,心有疑惑,便想來此探個究竟。就在方才,蒔秋樓的姑娘告訴我們,佟敏在去年就已經被禮部的某位朱姓大員贖出去了。」

姚半雪並未點明那位朱姓大員的名諱,但宋懷州此前已經暗示過泄題人就出在四位考官之中,皇帝不用猜也知道這人是誰。

黎靖北聽完不置可否,懶散地抿了一口酒,沙啞的嗓音都被甘甜的瓊漿潤得清透了一些,他突然問:「范喬是怎麼死的?」

宋懷州:「系死於鈍器擊打後腦所致,」他頓了頓,「可昀磊卻說是他讓人下毒殺害的。」

唐瓔瞭然,想來宋懷州也發現了范喬的死法和李勝嶼的供詞有所出入,故此才來蒔秋樓查探,看他是否受了誰的威脅。

姚半雪適時補充道:「范大人去世時,李翰林與其親信楚舍皆在柳園聽戲,有許多人可以證實。」

這話無異議於直接替李勝嶼洗脫了殺害范喬的嫌疑,宋懷州朝他投去感激的目光。

見此,唐瓔忍不住在心裡對姚半雪翻了個白眼:得,堂審上連屁都不敢放一個,這會子倒是上趕著討好了。

許是她臉上的嫌棄之色太過明顯,黎靖北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轉而問起宋懷州:「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朱青陌參與犯案的證據麼?」

這宋懷州卻是不知道的,他有些尷尬地看向唐瓔,似乎覺得她能給出什麼獨到的見解。

收到宋懷州求助的目光,唐瓔略帶無奈地解釋道:「府署的同知大人告訴過草民,鄉試三場考試的出題人分別是——第一場朱大人,第二場宋大人,第三場兩人共同協商出題,其他考官輔之。」

她吸了吸鼻子,「由於出題人是宋、朱兩位大人,草民便首先將目光鎖定在了這二人身上。」

說完,唐瓔略帶歉意地看了宋懷州一眼,見他面色寬和,心中舒了一口氣,正色道:「宋大人先前屢次替李翰林開脫的行徑確實很可疑,可李翰林伏法後,您誓要將幕後之人追查到底的那般態度又打消了草民的疑慮。」

其實自從宋懷州那日涼亭內贈她青雲簪起,她就再也沒有懷疑過他了。他說「你這樣的人才該平步青雲」時,目光赤忱而坦蕩,令她至今難忘。

「當草民將泄題人的嫌疑套到朱大人身上後,一切都有據可循起來。」

見眾人都沒有打斷她的意思,唐瓔繼續道:「首先,當欽差大人詢問眾人對此案的看法時,朱大人首先站出來猜測江臨的死或許同嘉寧十七年曲尚書的死有關。曲尚書固然參與了嘉寧十四年間的科舉受賄案,且死亡地點恰巧也在雲盛樓,可他的死卻是因前太子洗馬的一己私慾造成的,與舞弊受賄無關,是以草民認為,朱大人的那番猜測似有將調查方向往歧路上引的嫌疑。」

黎靖北看向她的目光深淺不定,唐瓔垂眸,不欲與她對視。

「再者,孫大人將蔣、封二人的稿紙從貢院調出來後,草民用雪鹼水在每張紙上都還原了一下,隨即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二人只有第一場和第三場用過的稿紙上印有李翰林的字跡,第二場的稿紙上卻沒有。李思大人曾說過,封嗣在第二場開考前並未攜帶酒囊進考場,如此便說明,兩人在第二場考試時並未作弊。」

唐瓔放下玉箸,飲了一盞清茶潤了潤嗓子,「用阿魏水作掩飾來將雪鹼水帶進考場的做法本就十分冒險,若是場場如此,見的人多了,容易招惹上更大的懷疑。因此,草民推測,朱大人應當只是將自己的那份試題在出題前就透露給了李翰林,至於宋大人的那份,他無從知曉,可是由於李翰林是宋大人的學生,對宋大人的出題風格多有了解,考前一個月,他再對兩人臨時輔之,蔣、封二人高低也能答個七八成左右。」

「至於第三場由宋、朱兩位大人聯合出的策問題,朱大人與在宋大人商討時稍加引導,事後決策出來的題目,五道至少能蒙對兩三道,加之李翰林又了解宋大人,最後落在稿紙上的答案,不說完全切合考題,卻也能能給蔣、封二人提供一些思路和靈感。」

她知道黎靖北在看她,她卻不想抬頭,總結道:「有了第一場的確切答案,以及第二場、第三場十之八九的提示,稍微有點文學素養的人便能名列前茅,更何況蔣、封二人並非完全的草包,他們雖然沒有成為元亞的資質,卻也是過了院試的,多少有些底蘊在身上。」

「原來如此。」

聽完她的分析,黎靖北和姚半雪臉上沒什麼表情,仿佛早有預料一般,宋懷州卻恍然大悟,隨即露出讚許的目光,「寒英還是一如既往的聰慧,若不是你,蔣其正、封嗣、焦畢倫之流恐怕至今仍逍遙法外。」

唐瓔聽的出來,宋懷州有心向皇帝引薦她,心下不由有些感激,雖然她並不需要。

黎靖北聽完他的話,再次將目光聚焦到她身上,「聽宋卿的意思,這位『章』仵作很有能耐?」

被他灼熱的視線直勾勾地盯著,唐瓔心裡有些不舒服,垂首謙遜道:「宋大人過譽了,以上不過是草民的臆測,朱大人泄題的罪名還要等找到了佟敏才能確定。」

宋懷州卻說她太過謙虛,而後把她如何說服封嗣、揪出焦畢倫的「戰績」向黎靖北細講了一遍。

「確實有些能耐。」黎靖北聽完,看向她的眼神帶了點玩味,薄唇微啟:「章仵作這樣的人,留在維揚怕是屈才了,不若朕封你個照磨所都事噹噹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