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彤的母親李裴氏是李有信的元妻,曾出任過一方縣令,兩人有了李書彤後,李裴氏便辭了官,一心在家帶孩子,而李有信恰在此時勾搭上了大理寺卿齊向安的獨女齊素怡,並以生不出兒子為藉口,將李裴氏貶為了妾,李書彤也由此成了妾生女。
李裴氏不肯忍下此辱,咬牙帶著女兒離開了李家,就此和李有信斷了聯繫。從那以後,李書彤的身份就變得十分尷尬,還時常被似孫堯這般不知情的人說成外室之女。李裴氏去世後,這樣的傳言也愈演愈烈了。
那廂周惠和李書彤正話著家常,陸子旭卻垮著個臉看向唐瓔,一臉「你欠我錢」的債主模樣。
唐瓔咳嗽一聲,看向別處,「陸公子,早課要開始了,夫子還等著我們呢。」這話說完,陸子旭的臉更色黑了,「兩年前不告而別就算了,唐瓔你…」
唐瓔「噓」了一聲,拉住他的衣角示意他小點聲,「陸子旭,你先別急,你一直是我最好的哥們兒,有些事兒我晚點再跟你解釋。」
陸子旭「哼」了一聲,臉色緩和了不少,「你最好能解釋得我滿意。」
辰時四刻,早課正式開始。
毓德書院首屆只收了八名學生,坐席也被兩兩分成了四組。唐瓔和沈棟坐在第一排左側,後頭坐的是陸子旭和李書彤,周氏姐妹則坐在第一排右側,後頭坐的是孫堯和一名沒來的學生。
陸子旭對這樣編排很是不滿,他想跟唐瓔挨著坐,對她旁邊的沈棟提議道:「這位兄弟,我眼神兒不要好,你跟我換一下唄,我把作業借你抄。」
沈棟顯然也不想挪,一句「不好」就把他打發了。
陸子旭還想再勸,夫子卻到了。
毓德書院重視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設置的夫子共有四名,兩文兩武,每日一文一武輪著上課。今日來的文夫子姓周,名周誠,是翰林院侍讀學士,曾在文華殿為皇室宗親講過學,才學不淺。
書院直屬天子,不受各科管控,書院的夫子自然也都是皇帝精挑細選出來的。文華殿的精英不在少數,周誠之所以能得一席,還是得益於周家。
周家是黎靖北母族遠親,一家之長早年因抗災有功,被封為了遠寧伯。
三王相爭時,遠寧伯和鍾謐一樣,是扎紮實實的太子黨。遠寧伯年邁退出廟堂後,膝下的三位兒子便開始為他代掌家業。他嫡出的兒子有兩名,嫡長子為錦衣衛指揮使周皓卿,轄兩鎮撫司,掌昭獄,是個令百姓聞風喪膽的存在。嫡次子周長金則是個蠻橫無理的公子哥兒,凡他所到之處,雞犬不寧。
一個殺神,一個紈絝,這倆兄弟無論走到哪兒都叫人避之不及。
即使上有兄長惡名在外,伯府兩位小姐的名聲卻是不錯的。周年音知書達理,周惠賢淑溫順,兩人容貌出挑,又都是才女,前來求親的人也不在少數。除此之外,周家還有一位真正的讀書人——即遠寧伯的庶長子周誠,亦是周惠的親兄長。此人醉心於學術,為人低調,一身書卷氣,很難讓人將他和另外兩位周家的嫡公子聯想到一起。
遠寧伯府家規森嚴,嫡庶有別,遠寧伯在朝時也很少將周誠和周家女眷帶往宮宴等正式場合,因此唐瓔只識周皓卿和周長金,並不認識周氏姐妹和那位新夫子。毓德書院名額有限,若黎靖北若有心想推行女政,按說有才的女子不在少數,周家姐妹能進來,怕也是借了周誠的光。
唐瓔心下感慨,黎靖北是懂加塞關係戶的。
「諸位,我是你們的先生,姓周,單名一個誠字,諸位往後可喚我周先生,或周夫子。」
周誠約莫三十歲上下,一身簡單的襴衫,氣度從容,言語間既不至於失禮,也不過分熱情。
簡單的寒暄過後,他講起書院的規矩,「書院學子兼修文武兩門,每日辰時至午時為文課,休息半個時辰後,未時和酉時為武課。辰時四刻,諸位需準時到各自的席位上做好,靜候夫子的到來。下了武課後,諸位也需完成當日的課業才可離開...書院的大門直至宵禁前半個時辰才會關閉...」
孫堯這廂才受完周家姐妹的氣,見了周誠自然也不舒服,何況這夫子一上來就是一大堆規矩,字字句句都像在催他早起,聽的他腦仁兒疼,不由嘟囔了一句,「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
雖說是嘟囔,這聲兒卻不小,連坐他對角的唐瓔都聽得一清二楚,更何況周誠。
周夫子倒也不覺得冒犯,他挑了挑眉,反問孫堯:「你家雞辰時才起?」
這話一出,陸子旭頭一個沒忍住笑了出來,覺得這
夫子還真有點兒意思,想起唐瓔方才受的氣,也跟著附和起來,「你是有多懶啊,得睡到辰時才起。」
他伸出食指在孫堯眼前搖了搖,清了清嗓子一聲,一本正經地教訓道:「孫堯啊,我們作為學生已經是夠幸運了。你想想那些住所遠離皇城的大臣,為了趕早朝,丑時不到就得起...」<="<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