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安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愧是大理寺卿,心態倒是挺穩。

唐瓔續道:「生育」二字並不止於「生」,還有「養育」。李書彤出生後,需要陪伴,需要關懷,裴姒唯恐因為照顧女兒而耽誤公事,顧此失彼,兩頭無法兼顧,這才辭了官回歸家庭,可最終竟落得那樣的下場......」

她嘆了口氣,聲含惋惜,「裴姒愛李書彤是毋庸置疑的,固然也不後悔生下了她,然而她若不曾辭官,她若有更多的選擇,便不會令女兒背上「外室女」的名號,不會令自己萬劫不復,更不會令一方百姓陷於水火當中。」

說完李書彤,唐瓔又將目光調向周皓卿,微頓片刻,道:「…還有一些內宅主母,專注,苛待妾室,數年來以各種理由杖殺過許多妾,更不許自己的女兒同妾生女來往,此類婦人藪見不鮮,被屠戮的嬰孩數不勝數。臣以為,強制生育反而在變相地抑制生育,最好的方法應當是讓這些婦人們讀書,給她們開慧,將她們相夫教子的想法轉變為專注自我,不再讓自己的那雙眼睛時時刻刻都放在丈夫和子女身上。」

唐瓔並未直接點出這位「內宅主母」的名諱,然而從周皓卿略顯尷尬的面色中不難看出,他已經將她所描繪的形象代入了遠寧伯夫人的臉。

沒錯,她正在以御史的身份對這位錦衣衛指揮使敲警鐘。

「還有後宮的那些妃嬪……」她將目光轉向黎靖北,「女官制無疑是有益的,可後宮的那些娘娘們,她們若能同父兄一樣入仕,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自然也不會成為陛下您的『煩惱』。」

此言一出,眾臣嚇出了一身冷汗,皆是一副「你要倒霉」的神情。

唐瓔卻不甚在意,這話是黎靖北曾經說給她聽的。當年黎靖北還是儲君時,就曾同她抱怨過東宮裡的人太多,如果能一起散出去就好了。

她聽後兩眼放光,恨不得第一個報名,可是她不能,彼時她已經被侯府放棄,出了東宮沒有別的選擇,臨了還有被鍾謐等人暗殺的風險。

拋開這些不談,世人對被休的寡婦總是諸多苛責,就連陸容時和趙德音這般家境優渥的女子,出了宮一樣沒有活路,只能在外人的詬病中了此殘生,地位低下的孫寄琴就更是如此,她們都是沒有選擇的人。

可如今不一樣了,女官政策若真能被推行起來,何止後宮女眷,便是千家萬戶的普通婦人們都有了立身的資本,等那些被囿在四方天裡的靈魂一一得到釋放,那時才是女權壯大的開始。

她說得慷慨激昂,但黎靖北顯然誤會了,突然問她:「你想讓朕遣散後宮?」

唐瓔一愣,「臣並非此意。」

黎靖北一雙琥珀般的瞳眸深深地盯著她,似在辨別她話中的真假,半晌,他又自我嘲諷般搖了搖頭,沉聲道:「章御史還有什麼想說的,一併說了吧。」

此言一出,眾臣的臉色變得十分古怪,似都驚訝皇帝竟能對她包容到如此地步。

唐瓔頓了頓,竟真依言勸諫起來。

她言之鑿鑿,句句鏗鏘,先是指出女子為官的不易,後又肯定了女官政策的好處,而後話鋒一轉,又說起強制生育帶來的禍患,並拿孫堯舉例——

「孫父早逝,鄭御史生前克己奉公,材優幹濟,是位難得的能臣,卻不是一名合格的母親。因其忙於公事,疏於對兒子的管教,以致將孫堯養成了一副囂張跋扈的性格,成日為非作歹。臣以為,管生不管養,是父母之過。」

說罷,她質問黎靖北:「孫堯若承母衣缽,如今或能成為一代賢才,那麼,強制生育到底是在促進人口增長,還是抑制人才的發展?」

「放肆!」

林歲到底聽不下去了,所有有利於女子的政策在他這兒都是無稽之談。黎靖北眼眸深沉,不知在思

索著什麼。

董穹的密疏上除了提倡生育外,還有廢除女子「官不過五品」等政令,鍾謐等一干老臣雖然看不慣她,卻也不想讓看到這項惠女政策落實,若是御印就此落下,對他們來說後患無窮,便也紛紛站出來假意支持唐瓔。

「臣以為此等大事,還需從長計議,章御史既已經揭露了部分內容,陛下不若將密疏一併公開,與內閣商議後再行決策。」

「是啊是啊,新政的擬定還需謹慎,若是出現朝令夕改的情況,我咸南往後該如何靠法度立威呀。」

唐瓔覺得可笑,她今日只是來勸諫皇帝的,可大殿裡的那些臣工卻紛紛藉機打壓,為己謀私,順勢將矛盾指向了皇帝的新政。原來黎靖北每日都要同這樣一群牛鬼蛇神打交道,也難怪他手腕狠戾。<="<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