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至,距她離開只有不到一個時辰了。
任軒照刷完手頭的卷宗,飲了口茶,狀似無意般問道:「大人去了青州,還會再回來嗎?」
他問得很小心,她卻毫無察覺。
「或許吧,得看陛下的安排……」
她放下文卷,隨意道:「我若是回來,應該也不會回照磨所了。」
任軒聽完鬆了一口氣,又隱隱有些失望,轉念一想卻也釋然。
是啊,以章大人之能,一個小小的照磨所怎麼可能留得住她?
然而——
「任檢校,你跟了我兩年,這兩年來,你態度認真,辦事仔細,為人低調,進退有度……」
她莞爾一笑,鹿眸中泛著和煦的光,「所以我覺得,你也不會一直留在照磨所。」
任軒一凜,原來他在她心中竟是這樣的形象……原來她一直都看得見…..
不知是被她的笑容所染還是言語所惑,任軒耳根泛起一陣熱意,臉頰僵硬,雙唇微微抿緊。
他察覺到自己的失態,雙眸微斂,瞥見唐瓔腰間的流蘇,試圖轉移她的注意力,「大人這穗子不錯。」
唐瓔卸下那根薑黃色的流蘇穗子,神色間有些落寞,「友人離別時送的。」
半個月前,聖上突然宣布淑妃染疾暴斃,緊接著就追封了諡號,其動作之快,令人咂舌。
淑妃並沒有死。
前幾日,她去城門口送別孫寄琴,她臉頰看起來圓潤了許多,不再瘦得皮包骨頭,眼睛雖然仍然看不太清,整體情況卻有所好轉。
孫寄琴告訴唐瓔,她要去月夜的老家幽州定居了,她想了解她的過去,順便為自己尋找新的生機。
臨走前,孫寄琴交給她一枚穗子,「此乃花朝的老師所贈,她一直隨身佩戴,十分寶貝,她老師如今怕是還不知道她過世的消息,都沒去祭奠過她。」
唐瓔不解,「你是想讓我將穗子交給她老師?」
孫寄琴點頭,忽而有些猶豫,「可我不知那人是誰,只知他也是建安人,那穗子還是花朝老師的老師給他的,那人若見了穗子,想必能立馬認出來。」
東宮時,月夜曾待她不薄,唐瓔沒有拒絕,「行,我替你尋人,你保重。」
孫寄琴眼眶微紅,向她深深鞠了一躬,隨著馬車出了城。
*
「章大人您看,這是……」
思緒被拉回,唐瓔見任軒持著一本卷宗,臉色有些躊躇,她順手接過,亦有些意外。
是羅匯被處決前下發到地方官府的文書,內容均為都察院對各地方重大刑事案件的判決。
慶德年間,空印案頻發,為防文書亂發而導致貪贓違枉,尚為太子的嘉寧帝提出了半印堪合制度【1】。
如此一來,都察院和六部等機構向地方下發文書時,需向內府領取帶有編號和半印的特殊「紙張」,文書下達後,地方官員再用內府提前下發的「冊」和紙張上的半印及編號相對應,若能對上便實施,對不上則駁回。
唐瓔拿了兩份文卷,比對起地方和內府的編號,又將兩枚印記合二為一,均能對得上,且這些案卷均已在去年就由照磨所照刷完畢,並無錯漏之處,然而……
任軒有些遲疑,「這……許多文書分明說的是同一件事兒,重要部分紙張上的用印也都能合得上,可……其中為何還混了些半印的紙張?」
唐瓔蹙眉,這也是令她疑惑的地方。
都察院每日審理的重案要案巨甚,羅匯發往各省的文書亦是多如牛毛。凡含有重要判決信息的文書均有各地方官員的半印和回執,而那些無關緊要的敘事卻只有內府的半枚印,未見地方官員的回信。
她再次粗略地掃了一眼那些半印之紙,其上除開一些亂七八糟的廢話外,似乎都提到了某些地方盛產的果物,如淳安的貢桃,檀州的板栗和貢梨等。
她凝思片刻,想起羅匯的烏石荔枝,豁然開朗。
「這些半印的紙張,恐怕都是羅匯的私人送禮記錄。」
任軒不解。
唐瓔解釋,「羅匯其人,生前便極擅籠絡人心,我入都察院的頭一日,他便送了我一大袋烏石荔枝。據他所說,他老家是種荔枝的,父母在漳州有一大片產田,是以我猜測,那些提及了果物的文書,看著無關緊要,實則都是他用來籠絡地方官員的工具。」
任軒愕然,「您是說……」<="<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