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建安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從太醫院出來後,她徑直去了都察院。

值房內,緋袍女官支開了所有小吏,將桌面清空,獨坐在案頭整理思緒。

九娘秉性淳樸,為人老實,唐瓔相信她昨日的盜信之舉並非故意為之,乃是受人驅使,至於她為何會被那人說動,九娘不說,她也不知所知。

只是那人當真是手眼通天,竟能策動九娘來搞她的名堂,預測她的行蹤,進而將手伸到她的身上。若非她及時察覺,那封信還不知要落到誰的手裡。

然而這也恰恰說明,那人對她足夠了解。

會是誰呢?

唐瓔想不明白,也來不及細想,眼下困擾她的還有另外一件事兒——

她手頭的那封信不過是件謄本,真本還在大理寺,倘若那信當真如此重要,與其在她身上下功夫,那人不如砸重金去買通大理寺的官員,可是他卻沒有,為什麼?

眼前的雲層越來越厚了,唐瓔陷在迷霧裡,腦中依舊是一道道捋不開的結。

只一點她清楚——

當務之急,還是要儘快弄清那名「老師」的身份,那是一切禍起的根源。

此前她已和黎靖北鎖定,那位「老師」,必然是位三朝元老,亦曾在去年簪花宴當日造訪過齊府。

既如此,唐瓔便不再多想,微微傾身,從案頭取來白紙,提筆寫下了各三朝元老的名字,以及簪花宴的座次順序。

在她的印象中,三朝元**有八位。

首先是四儒之首的劉澤騫,也就是古月阿姊的生父,其門下學生有黎靖北,以及她的表姊何清棠。劉太傅已於嘉寧十五年在青州府的時疫中亡故,故此不在考量範圍之內。

其次便是陸諱。

除唐瓔外,陸諱的學生還有戶部侍郎林建,以及毓德書院的七名學子,外門弟子更是不計其數,是為嫌疑人之一。

再次便是朱明鏡。

朱明鏡的學生不算多,卻個頂個兒的出眾,光七卿中就占了兩個,無論是趙都

察院的趙琢,還是大理寺的董穹,皆曾拜入過他的門下,受其指導。他若想在前朝攪弄風雨,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兒。

而鍾謐的學生則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在京為官的,且叫得上號兒僅有林歲、墨修永與封敬三人。

須臾,唐瓔另拿了張紙,提筆寫下四儒之外的幾人。

除齊向安外,三朝元老還有另外三人,即宋懷州、曹佑、以及陳昇。

宋懷州乃乙科出身,入仕雖早,自身學問卻不算豐富,其弟子中,在京城任職的僅有李勝嶼一人。

至於曹佑,他年少時曾在青州府任職,入京後雖受先帝親睞,在朝中根基卻並不深,門下學生也只有姚半雪和姚光這對兄弟,若欲借力謀反,唯有穎川世家可用。

陳昇由於是寒門出身,早些年雖然陸續收了些學生,卻因囊中羞澀,疏於打點,其門下弟子竟無一人在建安任職。他若起事,京中無人策應,因此嫌疑度最低。

唐瓔在齊向安和已故的三位元老名諱上畫了個叉,眉眼微沉,又將目光挪向剩下的那四人,暗嘆了一口氣——

她原是想透過這些學生的忠誠度來推斷老師的身份,然而這剩下的四位元老中,其門下的學生卻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謀逆。

首先是她的老師陸諱,其學生林建半月前還跟著周皓卿逼宮謀反。

再說鍾謐,先不論她刺殺馮高氏的舉動是否另有深意,就說他最為得意的弟子林歲,那顯然是個沒安好心的。

至於朱明鏡,其弟子趙琢與董穹皆為天子重臣,看似乾淨,然而其侄子朱青陌卻參與過齊傅二人的禁毒販制案,以及維揚的科舉貪墨案,他本人在其中扮演著什麼樣兒的角色也很難說。

這一來二去,竟又繞回了原點。

唐瓔深吸一口氣,打坐片刻,提筆寫下了「七月廿」三個字。

根據齊葛氏先前的交代,那位「老師」曾於七月廿,也就是簪花宴當日造訪過齊府,遠觀衣著,其腰間似還別著一把花紋特殊的長劍。

說起花紋特殊的長劍,唐瓔輕易便想到了簪花宴上,天子賜予三位名儒的鑌鐵寶劍,那劍身的紋路便是極為精巧的花綱紋......

受劍的人本該是四儒,卻因劉太傅的離世,承劍者僅有陸諱、朱明鏡、鍾謐三人。

思來想去,還是這三人的嫌疑最大。

眼下的任務是,找出齊、傅、周三人與「老師」的關係。此三人蛇鼠一窩,沆瀣一氣,每到月中都會在齊府密會,那位「老師」偶爾也會參與。但凡能知道他們與「老師」的關係,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可遺憾的是,傅君的老師是漳州的一名鄉紳,自小體弱,早已於嘉寧年間病故。此外,傅君本人還是齊向安的孫女婿,昔日能坐上刑部尚書的寶座,一半靠錢財籠絡,還有一半,也離不開他岳祖父的提攜。<="<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