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人惹了五公主不快,皇后當時並不在追究,但事情被多嘴的宮人傳到榮禎帝那裡去了,才導致楊貴人後面幾日免了景仁宮的請安。
皇帝向來知道楊貴人愛嚼口舌,高興的時候,這叫做能說會道,是不同於一堆謹言慎行的獨特,像只可愛的黃鶯;不高興的時候,這就如百舌之聲,喘口氣都是錯的。
林貴人晉封不久,皇后不願斥責皇上的新寵,便跳過這件事,說:「溫貴人月份大了,本宮自今日起就免了她每日過來請安的奔波。本宮聽聞,接生嬤嬤和奶娘們都準備好了,易妃還要照顧著四皇子和六公主,如今再添一位皇嗣,延禧宮可就熱鬧非凡了,也辛苦易妃的打點和照顧。溫貴人這是頭胎,會辛苦些,諸位妹妹若得空也可以去延禧宮做個伴,寬解一二。」
一眾嬪妃都起身領旨。
穆晏清不敢多言,心裡甚至起了一絲納悶,易桂華是個不折不扣的反派,縱然育有四皇子李璟檀和六公主李斕毓,風光無比,可後宮的形勢哪說得准,溫映池作為新生代流量,更年輕貌美,有的是來日方長的資本,可是這一胎居然也在延禧宮中一直平安無虞。
東宮之位早就定在十六歲的皇長子李璟轅身上。太子是中宮嫡出,尊貴無比,且很是爭氣,樣樣出色。穆晏清猜想,易桂華也許沒把溫映池這樣的小花放在眼裡,心思都往大項目上面去。
皇后說到皇嗣臨盆,氣氛一下子融洽一些,易妃往一直沒怎麼吭聲的秦佩英那裡掃了一眼,說:「自姚妃妹妹復寵以來,宮裡好一段時日沒有喜事了,臣妾陪在溫貴人身邊,也覺得沾了不少喜氣。」
姚妃聽到提及自己,臉上不見欣喜,卻只見失落,說:「易妃高興得有些早了吧,溫貴人這一胎也不一定是個皇子,六公主可盼著多一位妹妹呢。」
「不管是皇子還是公主,都是喜事,本宮都盼著能時常抱過來一起作伴呢。」皇后柔和道。
穆晏清霎時反應過來,姚既雲進宮也好些年了,從前也是數一數二的寵妃,可自從前幾年不慎小產了一回,肚子至今再沒有動靜,反而像溫貴人這樣向來都不溫不火的,如今也要為人母了。姚妃對皇上痴情,家世顯赫,自然一直盼著能誕下龍裔。
「說到喜事,嬪妾倒想起來,該提前向驍嬪妹妹賀喜了。」易妃終於鋪墊到自己真正想說的,起身朝秦佩英行禮,「本宮聽皇上說,周小將軍的喜服,內務府已經開始挑選衣料了。將軍驍勇善戰,雖是秦家的表親,到底自小就養在秦家,也算得上秦家的好兒郎。妹妹可要開始準備自家表兄的賀禮了啊。」易妃絲毫不顧及驍嬪越來越難看的臉色,自顧自掩著臉調侃。
穆晏清滿頭霧水,立馬向秦佩英看過去,只見那鐵一般的冷臉絲毫沒打算給易妃面子。
什麼?易妃早些日子想往永壽宮塞人不成,如今又恭賀秦家表侄的新婚,驍嬪那臉色,要說這是白事都不為過,這又是哪一出?
驍嬪連一個正臉都沒有給過去,說:「易妃這話也說得過於早些,聖旨未下,這樁婚事都還不是板上釘釘,我秦家的事情,就不勞易妃娘娘操心了。」
楊貴人摻和道:「怎麼?驍嬪娘娘,您還沒有和娘家商議一二呢?這婚事是皇上御賜的,人也是兵部和禮部親自推選的名門望族,定沒有委屈了周小將軍。您何必這麼抹了皇上和易妃娘娘的面子呢?」
穆晏清將帕子都揉成一團,才聽懂一些來龍去脈,照楊貴人這話,就差直接說這人是易家塞過來的了,秦家不願領恩,秦佩英不給好臉色,倒也是情理之中。
話戳到了驍嬪的痛處,她一道狠厲的目光甩過去,瞪得楊貴人一小激靈。在秦佩英要發飆前,穆晏清乾咳了一聲,有些為難地說:「楊貴人,這婚事是秦家的事情,委不委屈,也不是咱們這些旁人說了算的,更何況……您這算是妄議前朝了吧?」
皇后收到了敏感熱搜詞的提醒,神色頭一回沉了幾分,對著眾人說:「我朝祖訓,諸位妹妹不要忘了。前朝和驍嬪家裡的事情,自有皇上做主。」
屋裡又烏泱泱的一堆人行禮,齊聲道:「嬪妾謹記教誨。」
皇后有些疲乏,「說了這麼一會兒話,大家想來也累了,如今正是乍暖還寒的時節,多注意身子,都回去吧。」
眾人都恭送了皇后,開始依次退出去。榮姑姑在驍嬪身後悄悄地扯了一把她的衣袖,驍嬪會意,便知是皇后另有話要和她說,便吩咐岳蘭去給穆晏清知會一聲。
穆晏清並沒有按岳蘭說的先行回去,而是在殿外等著,頗有興致地賞著景仁宮裡的花花草草。
這偌大的宮苑對於一個見多了塑料道具的人而言,當然是看不夠的,同樣有意停留的,也不止穆晏清一個人。
穆晏清朝著折返回來的楊貴人請安,問:「楊貴人可有事要吩咐?」她也不知這人又要帶著什麼黑料和熱搜過來,只覺有些煩,擾她賞景的雅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