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日漸勢弱,後宮如今是嫻嬪和驍嬪最得皇帝歡心,姚既雲不甘落後,已經開始對歌舞琴藝愈加苦練,只盼最早在中秋夜宴之上,能再有一鳴驚人的時候。
她也不想和這一群並非真心實意的人交代什麼,只起身懶懶地謝恩。
林貴人兩相對比,發覺皇后這幾日倒是神清氣爽似的,說什麼都帶著笑意,奉承道:「看皇后娘娘今日心情甚好,可是有什麼喜事,不如說出來與嬪妾們同樂。」
皇后聽了笑意更濃,說:「說出來怕姐妹們笑話了,皇上與本宮近日正為太子的婚事而苦惱,京中人才濟濟,不乏秀外慧中的適齡女子,本宮思來想去還拿不定主意。」
原來是在擇選兒媳婦了。在場的妃子都看得出來,皇后面上說的是發愁,實則早已沉浸在對兒媳和孫子的期待中了。
穆晏清卻是心裡一陣詫異,她記得,李璟轅今年說是十六都還只是虛歲,竟也到了談婚事的年齡了。看來,從古至今,當母親的就沒有不期待見兒媳抱孫子的。
易桂華領著眾嬪妃先起身恭賀,皇后擺擺手,客套道:「為時尚早呢,本宮先替太子謝謝諸位姐妹的美意。」
第38章 八字不合
穆晏清憋著一肚子八卦要打聽,出了正殿就迫不及待要問秦佩英,卻見一貌美女子正由魏姑姑引著走進景仁宮,後邊還跟著一個衣著稍為樸素些的婦人。穆晏清定睛一看,這女子估摸著二十出頭的年紀,樣貌與皇后有幾分相似,隱約上揚的眼尾卻比皇后多了些精緻和,昂首前行時,姿態頗為自信。
秦佩英沒有湊上去,穆晏清自然也藏著一肚子疑問沒有多事,只有易桂華帶著一如既往的職業笑臉迎上去,熱情地握著那女子的手,「許久不見沈姑娘,越發出挑了。」
沈姑娘看到易妃過來,這才將揚起的眼光放低了幾分,規規矩矩地低頭行過禮,方才的高傲一掃而光,說:「勞易妃娘娘惦記,多日不見,娘娘風華更勝從前,沈蓮望塵莫及。」
易桂華一聽,笑得合不攏嘴,湊前一些,雙手緊握著沈蓮,更顯親密,說:「不愧是皇后娘娘家裡的人,古人有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看見沈妹妹如此美貌聰慧,方知此言不假。」
沈蓮一聽,得意和高傲已經溢於言表。
穆晏清低聲「嗤」了一聲,才寒暄幾句,八竿子打不著的,就親昵得連妹妹都喊上了。
秦佩英等人走遠了,才解開了穆晏清的疑惑,「那是皇后的表妹沈氏,從小與皇后娘娘感情甚好,也因此縱得心高氣傲,仗著有幾分姿色和才華,從前任憑多少好兒郎上門求親,一律看不上,結果耗到如今都二十一二的年紀了,仍未定親。」
若是在現代,沈氏正是如花的年齡,大把的詩和遠方可以一一體驗,婚嫁之事倒是可以隨緣,可是在大蔚這樣的環境中,她的狀況的確尷尬了。
穆晏清聽出了秦佩英的不屑,接著好奇道:「那她今日進宮是為什麼?這會兒又急著嫁了?」
內里的八卦,還是岳蘭的情報清晰一些,答道:「沈姑娘幾日前就進宮了,她後頭跟著的那位,聽說是京中有名的女相士。自己的事情她倒是不急,皇后娘娘把她召進宮來,明面上說是進宮敘話。」
隱藏的台詞,穆晏清心裡有數了,沈蓮就是來幫皇后看看,擇選兒媳婦。
「可太子今年,說十六也都不足歲,是不是太早了些?太子素來用功勤勉,如今就議親,他也肯?」穆晏清的印象中,李璟轅是個不折不扣的「別人家孩子」,事事都堪為榜樣,而這樣正是用功苦讀的年齡就要議親,實在有點操之過急,誤人前程啊!
如此養成系的大男主就這樣英年早婚,穆晏清按捺不住。
秦佩英理所當然地說:「這也不早了,如今還只是挑定人選,若是順利定下,封太子妃這樣的大事,今年肯定趕不及了,得到明年才能大婚。倘若實在沒有中意的,明年就再選一次。聽聞皇后娘娘在前兩年就有意物色了,只是遲遲沒選到合心意的。婚嫁之事,從來都是父母之命,太子肯不肯並不重要。」
更何況,這還是皇家婚姻,往小了說是皇長子娶妻,可放到大蔚來說,這是未來的皇帝要娶未來的皇后,事涉朝廷大綱,天家未來,可就複雜多了。而種種複雜因素里,最不要緊的,就是太子自己的心意。
穆晏清才想到,秦佩英當年進宮就是身不由己,萬幸如今與皇上互有情意,也算苦盡甘來。她接著問道:「皇后娘娘把表妹和算八字的都叫進宮幫忙相看,可是已有中意的人選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