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八線女配穿進後宮演頂流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沈蓮頗為感慨地說:「向來都聽說易妃娘娘不同凡響,如今親近了,才覺得傳聞還不足娘娘萬分之一的風采。」

聞鈴看沈蓮對主子也信了七八分,頗為自豪地添上一句:「那是自然,皇上與皇后娘娘都看重我們主子,宮裡宮外誰不知道呢。」

帝後相敬如賓,說是夫妻和睦也可以,說是了無情趣更合理。

沈蓮自然知道這些,更為羨慕,說:「皇上九五之尊,對娘娘還能有百般寵愛,可見是娘娘福澤深厚。」

易桂華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不繼續糾結在這些奉承中,只羞澀笑了笑,將糕點往沈蓮面前

一推,說:「難為沈妹妹,剛忙完皇后娘娘的事情,還有心過來與我說話,這裡沒有旁人,咱們不必拘禮了,喚我一聲姐姐就好。吃些糕點吧,只怕晚些時候皇后娘娘還要妹妹出謀劃策呢。」

沈蓮微不可察地嘆了嘆,說:「還是易妃姐姐有眼力,皇后表姐那兒啊,確實還有得忙。」

「怎麼?我看皇后娘娘近日喜上眉梢,應是已有了心儀的人選,這才讓妹妹進宮來一併商議。」

「哪有這麼簡單,」沈蓮顧不上糕點,說:「看中的高門貴女確實有幾個,只是近日還在合算她們與表侄的生辰八字,再問准了性情學識,生平事跡,裡頭的東西千頭萬緒,我都頭疼了。」

易桂華有些驚訝,思索了片刻又釋然了的樣子,有些傷感道:「原來還大有學問,是我還沒這個福氣,我的檀兒比太子殿下小一些,眼下宮裡忙著太子殿下的事情,檀兒的婚姻大事怕是還得等等,我也能羨慕皇后娘娘有兒媳孝敬的福氣了。」

沈蓮回想一下,說:「四殿下雖說比太子殿下小一些,我記得今年也有十四了吧?選妃一事也可以著手物色了。」

易桂華苦笑道:「此事我也跟皇后娘娘提過,娘娘貴為中宮之主,事多纏身,一時顧不上也是情理之中,我只好等太子殿下的喜事忙完了,再跟皇上和皇后說一說。」

「那最快也要到明年了吧?京中不缺高門貴女,可也不缺後起之秀,娘娘可不能因為皇后表姐沒顧上就耽誤了呀。」沈蓮想了想,替易桂華不值又不好明說,義正言辭道:「易妃姐姐既然把我的事情放心裡了,我豈有辜負姐姐的道理?四殿下的婚事我也放心上了,會適時跟皇后表姐說一說,給表侄物色的時候,什麼好人家的姑娘沒有?我會一併幫四殿下留心一二。」

易桂華驚喜得眼圈一紅,又一次緊握著沈蓮的雙後,說:「妹妹如此真心待我和檀兒,讓我如何是好?改日檀兒都在,我定讓那孩子給妹妹請安道謝,也給妹妹美言幾句。」

聞鈴識趣地彎彎腰,說:「恭喜主子,殿下大婚也指日可待了。」

易桂華接而順勢問沈蓮:「來日本宮見到皇上,定會給妹妹美言幾句。說起來,不知如今是哪幾位貴女這麼有福氣,最得皇后娘娘青睞?」

第40章 余公公的線索

沈蓮一聽先頭的話,神色一亮,毫不猶豫答道:「皇后表姐如今最看重的就三位,韓國公的外孫女,左都御史的獨女和大理寺少卿的么女。」

易桂華迅速在腦海中細數了幾個姑娘的出身與才貌,憑著多年在一眾官眷中如魚得水的本事,很快就得出個大概。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少卿位列三法司自不必說,韓國公的先輩是開國功臣,如今德高望重,是朝廷棟樑。她暗暗對皇后的心思冷嘲熱諷。

「易妃姐姐?這是怎麼了?」沈蓮驚奇地看著易桂華。

易桂華立即回過神,該攪的渾水和打聽的事情也差不多了,笑道:「沒有,我對這幾個姑娘的才名曾有所耳聞,正羨慕皇后娘娘的福氣呢。娘娘為了太子可真是深謀遠慮,也不知來日我的檀兒會有怎樣的姻緣。」

「姐姐放心,我既然答應了會給四殿下留意,就是把這當自己的事情了,」沈蓮不由自主地低頭挽了挽耳邊的頭髮,接著說:「我們都是重情重諾之人,豈有信口開河之理,不是嗎?」

易桂華知道沈蓮另有所指,心中竊喜,今日的一番口舌沒有白費,說:「那是自然,我早知妹妹與我投緣,才會多次相邀。我對妹妹放心,妹妹也可以對我放心。」

沈蓮心滿意足地笑著說:「有姐姐這話,我也放心了。時候不早了,皇后表姐若是久不見我只怕要派人找,我先回去,改日再來與姐姐敘話。」

「那我可盼著妹妹再來了,」易桂華有些不舍地與沈蓮一併起身,對聞鈴說:「聞鈴,好好送沈姑娘。」

沈蓮卻抬手擋了擋,別有意味地說:「不必勞煩姐姐了,宮裡人多口雜,我本就是自己過來的,如今也獨自離開就好。姐姐的心意我心領了。」

易桂華知道,沈蓮是不想驚動了別人,讓人知道她來過延禧宮,「我才說妹妹聰慧,實在是讓本宮自嘆不如。既如此,我只好失禮一回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