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結婚第十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陳韻:「你工作忙嘛。」

那陣子公司剛出了個爆款遊戲,大家都想著趁熱打鐵,時不時就得來場頭腦風暴。

宋逢林:「老說以後不忙,沒想到現在還是忙。」

有得必有失,甘蔗哪有兩頭甜。

陳韻掐著手指算:「最近我們單獨吃飯的次數,是過去半年的總和。」

這樣一想,那些工作上帶來的煩惱成為另一種因禍得福。

宋逢林大逆不道地想:乾脆公司倒閉好了。

下一秒他就撤回這個不吉利的念頭,殊不知世事總是好的不靈壞的靈。

第16章

一家公司的倒閉不是突如其來的,但前兆大抵都是從內部的衰敗開始。

宋逢林過個生日再去上班,就發現世界變天了。

本來技術上的事情全由他負責,現在誰都想插一腳。

張總早上問,何總下午問。

搞得他不堪其擾,專門找了個實習生寫日報。

就這,才只是開始。

東宮娘娘跟西宮娘娘打對台,誰都逃不開這個漩渦。

宋逢林連著好幾天加班到凌晨,到家的時候頭重腳輕倒頭就睡。

都累成這樣了,陳韻想著讓他多睡會,自己送孩子們去學校。

兩個娃進幼兒園,她還戀戀不捨地在門口跟其他家長聊天呢。

聊的倒也不是什麼八卦,是最近的熱點幼升小。

家長A:「琪琪媽媽有門路,三十萬一個包上附小。」

家長B:「浩宇的性格太活,公立那種條條框框肯定受不了的,反正早晚要出國,還是去國際學校。」

家長C:「我們以前讀書都靠自己的,孩子能讀就讀,不能讀別給那麼多壓力。」

……

誰說誰有理,畢竟每個孩子和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

陳韻對女兒的期望還是能上區實驗小學,畢竟是第一梯隊又離家近。

不過這個願望的壓力不在陳星月身上,全靠父母承擔買學區房的重任。

但話又說回來,有房子也不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連劉迎霞都在樓下聽說一串小道新聞,摘菜的時候問女兒:「星星能上實驗嗎?」

陳韻知道不給她打包票她夜裡肯定愁得睡不著,說:「買房遷戶口三年了,沒啥問題的。」

那就

好,劉迎霞:「現在孩子上學也太費勁,東山都有學區房了你知道嗎?」

東山是個鎮,陳韻一家人的原籍就在下屬的一個村子裡。

不過她打小在上屬的新姚市區長大,對農村只有逢年過節的記憶。

她道:「一平方賣多少?」

劉迎霞手比劃一下:「八千。」

陳韻記得上次回老家的時候看過,鎮上的奶茶店員工資也有個三四千。

她道:「買的人多嗎?」

劉迎霞:「有錢大家也不買,都願意自己蓋。」

蓋房是老一輩的執念,陳韻其實不太能理解。

她對故鄉沒有深情,純粹是成全父母的願望,不過偶爾想起來還是很心疼這一百多萬。

既然花了,就得物有所值。

她道:「等放暑假,你們帶孩子回去住幾天唄。」

劉迎霞面上一喜,還是說:「星星不報幼小銜接了?」

陳韻:「就玩半個月,耽誤不了你孫女高考。」

小小年紀逼得那麼緊,大未必佳。

劉迎霞是堅信家裡這985跟211的雙劍合璧,生出來的絕對沒有孬種。

她道:「放心,我肯定盯著她讀書做作業。」

陳韻好笑道:「讓她好好玩吧。」

劉迎霞:「村里能有啥玩的,我就是帶回去顯擺顯擺有後了。」

多年前因為沒有兒子受到的精神折磨,因為有第三代才迎刃而解。

無論陳韻如何優異,人生的巔峰都好像在孩子跟她姓這件事上。

她其實不是很想參與這個話題,把菜撂一邊:「我去看星星作業寫得怎麼樣。」

陳星月在玩橡皮,敏銳捕捉到媽媽的腳步聲。

她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馬上有反應,假裝自己一直在認真做作業。

老盯著她,像是把她當犯人。

少看一眼,這孩子就能給大人找氣受。

陳韻無奈地拉過椅子坐她邊上:「做到哪啦?」

陳星月乖乖巧巧:「做一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