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月依山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接下來的治療期,對於阿麥爾來說,不易但不漫長。一切都在向最好的方向發展。

入院後做了檢查,周教授評估了各項指標。阿麥爾的脊椎柔韌性少見的不錯,這可能和他長期騎馬有關,而且心肺等功能也能達到手術指標。周教授說這是少見的,幸運的。

這種情況下,周教授對直接手術的效果有把握。也就意味著,原本大概率要做一個來月的頭盆牽引,現在無需做了,直接手術。

手術方案確定後,剛好病房空出了床位,阿麥爾住進了一個三人間房,開始進行術前準備。

一個病房就是一個沉重的世界。

病房裡另外兩個病友,十五歲的小女孩小夢和二十六、七的女孩阿芳,都是極重度側彎。

阿芳處於術後第二天,尚不能起身活動;小夢剛剛結束三周的頭盆牽引,達到了手術指標,和阿麥爾一樣,正在做術前準備,即將手術。

小夢來自廣東清遠農村,來廣州看病後,她的父母一邊在工地打工,一邊輪流跑來醫院照顧。

阿芳的老家在湖南,因外觀受到歧視,大學畢業的她在中山一家小燈飾廠做雜務,幾年前她就想做手術,但家庭無法給予支持,自己又掙錢不多,這些年她一邊上班,一邊在網上開了個小店,剛剛攢夠錢,終於做上了手術。 她有一個在廣州上班的表妹,手術這幾天請假陪護她。

三人雖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但在同一空間、同一時間經歷著同樣的苦,相互之間沒有隔閡,很快就在彼此的訴說中了解了彼此情況,相互鼓勵。

這段時間,尹山在家和醫院之間兩地跑。

巴特爾說等阿麥爾手術時要過來照顧。尹山知道,他走出來的話,其它不說,光是家裡的放牧就是個大難題。他電話說服了巴特爾,叫他安心在家等待就好。

巴特爾和阿迪娜在家念叨,「恩人吶,恩人……」兩人隔空祈禱一切順利。

阿麥爾手術的前一天早上,周教授來查房,他鼓勵阿芳下地走路。在床上躺了五天的阿芳慢慢站立了起來。這個終於挺直了腰杆的女孩喜極而泣,再次向周教授確認:「我以後真的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了嗎?以後我……能生孩子嗎?」

周教授笑了笑:「當然可以,養一段時間後,彎腰運動都可以。」

一旁的阿麥爾和小夢為阿芳高興,對自己的手術也充滿信心。

這些天尹山中午回家煲湯,想著小夢和阿芳餐餐外賣,出門時總是按三人份裝好湯水和切好水果,帶回病房一人一份。

治療過程那麼艱辛,堅強的阿芳沒有掉過一滴淚。捧著尹山遞過來的熱湯,她眼眶發熱。這麼多年她一人在外受盡歧視,手術時父母都沒能來看一眼,卻在病房裡感受到了原是陌生人的溫暖。

手術的這一天終於到來。一早,張瑤和尹山一起來了醫院為阿麥爾加油。

阿麥爾和小夢是同一天手術,小夢在上午,阿麥爾在下午,都是周教授主刀。

小夢手術結束被推出手術室轉進病房時,阿麥爾剛好從病房被推出進手術室。周教授進行著手術接力賽。脊椎側彎手術難度非常大,醫生們常說好比在懸崖做雕刻。

手術已經進行了四個小時,尹山在手術室外有些焦急。張瑤對手術有她作為醫生的認知,也知道周教授的專業能力,安撫他緊繃的情緒。

看到周教授從手術室出來時一臉的鬆弛,尹山鬆了口氣。

「非常好,手術順利。人要等麻醉過了再回病房。」周教授語氣利落。

這位改變了多少人命運的「懸崖雕刻師」,贏得了大家的敬佩。

第十章 重生

阿麥爾從麻醉中醒來的,起初幾秒就像在一條漆黑的隧道里,什麼也看不見,只聽見嗡嗡的聲音。

他睜開了眼,努力辨認眼前的景象。

「這個醒了。」 旁邊的監護醫生告訴另外一個醫生。整個麻醉監護室有好幾個術後待醒來的病人。

「你還好嗎?能聽得到我說話嗎?告訴我你的名字。」監護醫生靠近阿麥爾問。<="<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