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身看了眼龐家小院,苦笑一聲,快步走回學堂。
初來就與人結怨,實非他之本意,奈何世間奸饞之人無所不在,避之不及。
他走過一處高坡,向下遙望見黃家兄弟站在一起,黃晷手舞足蹈地比劃半晌,興奮之意溢於言表,卻不知是在訴說何事。
傍晚散了課,住家的學子早早回家,住在學堂的學子則各自回到住處。
諸葛亮一家新到襄陽,為了讓他專心讀書,他叔父諸葛玄專門托人為他在學業堂定了住處。
諸葛亮回到自己宿處,拿出書卷,映著夕陽餘暉,快速地翻讀。
他讀書速度極快,大部分時候只觀大略,才來了兩、三日,已在藏書閣借閱了數十本書。
忽聽窗外有人大笑道:「你們瞧見沒?蔡和、蔡中、蔡勛他們三個,平日仗著蔡瑁那般耀武揚威,今日卻一個個鼻青臉腫,惶惶如喪家之犬。」
又有人幸災樂禍地補充:「他們挨了打,還想著偷溜翻牆出去呢,卻正好被嚴肅古板的宋衷撞個正著。宋先生命他們在膳堂外罰站,眾目睽睽之下,展示三張被打過的尊容。哈哈哈,要多好笑有多好笑。」
眾人談笑熱烈,顯然這蔡家三人平日沒少欺負人。
有人激昂道:「不知哪位義士仗義出手,我若見到出手之人,非敬他三杯不可!」
敬酒?
諸葛亮翻書的手一頓,昨日蔡瑁奉了劉表的指令,在宴賓樓擺宴請他與弟弟諸葛均,當時在場使勁兒奉承蔡瑁的好像就有蔡和、蔡中、蔡勛。
三人還屢次過來挑釁,皆被諸葛亮不軟不硬地頂了回去。
想來,今日設計要害他的多半是此三人。
方才,黃晷的樣子確是像在想黃月請功,難道出手打他們的,正是......
絲絲縷縷的線索重新排布,諸葛亮靈光一閃,已猜著大部分真相。
窗外仍在喧鬧,卻無一人猜到真兇。
房外有人敲門。
書童上前開了門,諸葛亮新結識的崔州平走了進來,拊掌大笑道:「外面這般熱鬧,諸葛兄竟仍能靜心讀書,如此心境,讓人羨煞。」
諸葛亮起身,請他坐下,閒聊幾句後,將話題引到黃家兄弟身上。
崔州平笑道:「賢弟可聽過蔡、黃、龐、剻四家?」
諸葛亮道:「曾聽叔父提及,只未細解。」
崔州平舉杯,淺啜一口,道:「襄陽蔡氏,便是昨日奉命宴請賢弟的蔡瑁之家。」
「蔡瑁有一位姑媽,嫁與太尉張溫為妻。蔡瑁有兩個姐姐,長姐嫁給咱們學堂黃承彥老先生為妻,二姐嫁的便是荊州刺史劉表。」
「蔡夫人近些年極為受寵,又生了聰慧的幼子,地位穩固。蔡家財大勢大,宗族子弟更是遍及荊襄九郡,尤擅水戰。」
說至此,他抬眼看了下諸葛亮,笑道:「那蔡瑁目光短淺,睚眥必報,你若惹上了他可沒那般善了。」
諸葛亮輕搖摺扇,笑而不語,他自幼在同齡人中就鶴立雞群,這般被妒賢嫉能者設計,已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套路了。
崔州平接著道:「襄陽龐氏,龐德公你今日見過了,清高有德之士。劉荊州數次登門邀請做官,龐德公皆是堅辭不受,後來乾脆在峴山南建一茅屋,與妻子兒女耕作為生。」
「他有個侄子龐統,」他伸手指了下諸葛亮,笑道,「其聰明才智絕不再你之下,來日一定要為你二人引薦。」
「龐德公之子龐山民,頗有武力,心性剛直。龐德公還有一女,許於穎川徐庶為妻,這徐庶也是位妙人,改日引薦你二人相識。」
諸葛亮輕輕撇去茶上浮沫,伸出兩指,笑道:「要引薦的第二個人了,崔兄可千萬記得!」
崔州平哈哈大笑,道:「荊州地靈人傑,要結識的人不可勝數,賢弟以後絕不會寂寞了!」
他又道:「南郡剻氏,當年劉表平定荊州,剻氏與蔡氏皆功不可沒。剻越曾為大將軍何進謀士,當年力勸何進誅殺宦官未果,及時自請離京,免了殺身之禍。」
「這一家皆是工於謀國、善於謀身之士,以後只怕在荊州勢力會愈來愈大。」
說至此,他端起茶杯,開始細細品鑑,再不開口了。
諸葛亮心知他是在有意拿黃氏吊胃口,先時還不做理會,後來見他愈停愈久,甚至起身去看牆上字畫。
他微微一笑,先讓了步道:「四家已說其三,還有個黃氏呢?」
崔州平這才回身,撫須笑道:「沔南黃氏,可算得荊襄第一書香世家,出仕者不多,但名氣極盛。黃承彥老先生,你是見過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