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紅樓同人] 當紅樓女兒進入其他名著世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諸葛亮神秘一笑:「山人自有決斷!」

在家準備了兩日,寶釵換了男裝,騎上棗紅馬,與諸葛亮扮作兩個遊山玩水的學子,向新野而去。

新野是荊州的最北面,直面曹操的大本營許都,劉表將劉備放置在此,本就有借他防禦曹操之意。

新野自有了劉備,一切井然有序,百姓在家開墾田地,兵士每日操練不休,商賈往來不絕。

諸葛亮一路走過去,不住點頭微笑。

寶釵玩笑道:「這樣的明公要登門拜訪,君不在家坐等,反而出來遊山玩水,豈不慚愧嗎?」

諸葛亮笑容不減,緩緩道:「不急,且等一等。」

他們走到新野邊界上,一路遇到三三兩兩的流民,拖家帶口,投新野而來。

流民皆面有飢色,見到他們衣著光鮮,麻木的眼神瞬間亮了一下,目光游移到二人的駿馬長劍上,收回邁出去的腳,麻木地繼續往南。

諸葛亮嘆道:「曹操自收了青州兵,不止屠戮徐州等地,他治下的百姓也更苦了。」

徐州屠城,導致諸葛氏四散流離,寶釵擔憂他傷懷往事,從馬上伸過手去,握住了他的手。

諸葛亮回握,笑道:「無妨,咱們往回走吧。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若遇到大股流民,只怕會引來禍端。」

寶釵道:「既然來了,好歹再往前走一段。」

前方已接近宛城,遙遙望見曹操駐紮人馬,軍容齊整,肅然有紀。

二人假作遊山玩水,沿著山麓緩緩而行。

寶釵低聲道:「曹操下轄地盤有限,卻能有如此多的兵馬,屯田制功不可沒!」

諸葛亮目光一閃,笑道:「什麼是屯田制?還請夫人賜教。」

寶釵自悔失言,找補道:「我不過是聽父親說的,哪裡懂得屯田……」

眼見諸葛亮一副明顯不信的表情,她只得放棄解釋來源,細細講了屯田制的種種好處,有些曹軍至今還沒施行的措施,她也提前講了出來。

對她的異常,諸葛亮顯然已有猜測,既然他不追問,她也不再顧忌。

諸葛亮若有所思,並不追問她從哪兒知道的了。

兩人回到新野,在一家客棧住了數日,探聽了劉備在此的種種舉措,又向東去了江夏。

孫策依然未死,甚至屯兵在江夏南岸,揚言要為父報仇。

寶釵對此百思不得其解,卻又不好拿出來與諸葛亮商量。

江夏之地為防孫策,全境戒嚴,寶釵寫了封家書給黃祖,才得以進入江夏。

黃祖性格暴躁,又因將臨戰事而煩惱,聽說侄女攜新婚夫婿來拜望,只派了長子黃射前來迎接,設宴款待。

黃射也在為戰事擔憂,陪同寶釵夫婦匆匆在江上遊玩兩日,就要送二人回去。

諸葛亮笑道:「弟有一計,可解兄之煩憂!」

黃射忙問:「何計?」

諸葛亮微微一笑,搖扇輕語:「堅守城池,閉門不出,危自解矣!」

黃射半信半疑,寶釵卻已解其中深意,笑著勸道:「堂兄,但信無妨!」

兩人離開江夏地界,行至無人處,寶釵低聲問諸葛亮:「你不揭穿孫伯符之計,莫非也有意......」

諸葛亮笑道:「知我者,夫人也。孫伯符屯兵江夏,意在壽春,倘若荊州再出一軍攻許都,曹軍必敗!」

寶釵搖頭:「可惜,姨丈絕沒這個膽量。」

諸葛亮笑而不語。

一個月之後,他們啟程回家。

寶釵特意換了女裝,與諸葛亮一起拐道去看望了小鄧艾的母親,鄧母聽說他們就是兒子的先生與師母,抹著眼淚要殺了僅有的母雞給二人吃。

寶釵極力阻止,臨走前在桌案下放了兩塊馬蹄金。

出了鄧家,諸葛亮握住妻子的手,低聲道:「你真是我見過最善良的人。」

寶釵心下明白,她接濟鄧家,並不是出於良善的同情心,而是因鄧艾未來的成就。

也許,她給了夫君一種人設上的錯覺了。

寶釵今日戴了一頂紗質細密的帷帽,諸葛亮看不清她的面容,見她久久不語,只當是不好意思,不再多言,騎馬並肩而行。

手卻久久未放開。

寶釵從不認為自己是個同情心泛濫的人,她只是擔心給了諸葛亮錯覺,將她當做心懷天下的純善女子。

以後,也許他會失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