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紅樓同人] 當紅樓女兒進入其他名著世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斬于吉,碧眼兒坐領江東。

讀下去,竟然講的是江東孫策故事,他不由得笑道:「並未聽說孫策被人刺殺,這書顯然是杜撰而成。」

諸葛亮閉上眼睛,輕聲道:「請主公讀下去。」

後面愈發離譜,孫策身死,其弟孫權領江東,就是回目里的「碧眼兒」。

可明明孫策如今就屯兵江夏,正欲圍攻黃祖、替父報仇呢!

劉備又細看一遍。

故事前半段講了一位叫于吉的神仙,後半段靠譜了些,提及的周瑜、魯肅等倒是實有其人。

劉備繼續往下讀了一回,卻是講的官渡之戰。

此戰他親身經歷,書里故事詳略得當,事件走向大致準確,倒也有些趣味。

待讀到自己出場,劉備的眼睛不由得睜大了,一言一行皆記錄在案,仿佛寫書人親眼所見似的。

他抬眼去看孔明:「這,這書何人所得?」

諸葛亮搖頭道:「主公不必問來源,是一位極其可靠的人交給我的。」

待到了荊州,故事走向與現實開始變得不同。

書中,劉備在荊州蹉跎了七年歲月,直到髀肉復生,被蔡氏疑忌追殺,躍馬檀溪,遇到司馬徽,才首次聽說臥龍。

而七年內,曹操則成功滅袁氏,征烏桓,平定遼東,統一北方。

劉備舉起書冊,有些疑惑不解:「軍師,為何這書中七年內,我都沒聽過你的名頭,也沒想過要去找你呢?」

諸葛亮看向西方,那是家的方向,他的妻子正男扮女裝,以有孕之身替他鎮守樊城。

他的語氣,下意識地柔和了許多:「也許,這書中的七年,亮一心耕讀,忽略了身邊早已出現主公這樣的英雄。」

他想起曲轅犁,想起荊襄之地人人傳唱的「得臥龍,天下寧」,想起新婚宴上的高朋滿座。

第一次看到書中因劉琮獻荊州而引發的火燒新野、攜民渡江,他就明白了妻子為何那般急於推他在荊襄出名,為何勸他相信劉皇叔的為人。

如果真如書中那般蹉跎掉七年,荊州究竟要多費多少波折,才能真正歸到主公手裡?

這書明顯未完,但已可以預見。

諸葛亮將書冊推回劉備手裡:「主公,請您耐心看下去!」

劉備翻開書頁,又看了幾頁,忽笑道:「軍師啊,若是等到七年後,要想請到你還真是不易呢!」

本是想讓主公早些明白荊州的重要性,竟忘了三顧茅廬這一茬。

諸葛亮俊臉微紅,乾咳一聲。

劉備已抬起頭,正色道:「不過,無論三顧、五顧、七顧,軍師都是值得的!」

風吹江岸,水面波紋蕩漾。

諸葛亮拱手道:「主公知遇之恩,亮沒齒難忘!不過,這一回當真可以跳過,請主公繼續讀

第三十八回吧!」

第113章

接下來數日,就如寶釵預想的那樣,曹軍並無大動作,只不斷派小股軍隊南下騷擾。

關羽依照諸葛亮走之前吩咐,向西布置伏兵拒敵,張飛則在徐庶的幫助下,主動出軍清掃。

在兄弟倆配合下,曹軍大多無功而返,偶爾有僥倖突破至樊城城下的,均被寶釵改良過的長弩射得四散逃離。

寶釵知道自己沒有一點兒實戰經驗,也不覺得自己會在軍事上有所建樹,便不停從腦海記憶中搜尋各種守成武器,以防守為重。

改良版的拒馬,滾出又能收回的擂木,射出連弩的長弓,射距甚遠的火箭……五花八門,層出不窮。

她甚至從旁學雜收的記憶中,試著開始研究火藥。

自諸葛亮占領樊城後,浦鐵匠在樊城也開了鐵匠鋪,每日被各種奇異設計砸得發懵,只得連夜召喚了五個兒子中的三個來幫忙。

沒有曹軍騷擾的時候,寶釵會帶人親自到百姓間走訪,指點他們使用一些沒見過的作物、蔬菜、調料、藥物、耕種器具與耕種方式。

諸葛亮只讓她坐鎮應急,她卻做得更多,每日從早到晚地忙活,晚上回來腰身酸痛得睡不著覺。

蔡妍、梅鹿每晚都要替她按摩許久,才能緩解。

蔡妍不理解,曾問她:「妹妹,諸葛先生是位有大本事的人,你已終身有靠,足以過上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為何還要這般拼命?」

寶釵微微一笑,道:「也許,只有這個機會可以告訴世人,我也是個有大本事的人。」

蔡妍訝然,繼而若有所思。

過了幾日,蔡氏回信稱既然諸葛亮不在,蔡妍在此無用,不如回去幫她做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