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紅樓同人] 當紅樓女兒進入其他名著世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看向遠方閃電,輕聲道:「也許經此神書降喻一事,曹公能有所醒悟。」

眾人見他心志堅定,只能搖頭嘆息。

荀彧周身藍影閃爍,身形也漸漸散去。

雷聲變得聚集,在東方湖面上束成一束,激得水面翻山倒海一般,卻又被完美地控住。

半空中書冊又開始翻動,嘩啦啦翻至最後,

第一百十八回。

開篇就是諸葛瞻父子戰死,後主欲降。

寶釵側過臉去,看遠處的水面,自從阿瞻出生後,她就再不願意看這一章了。

諸葛亮坐在劉備身邊,謹防他受刺激太過。

這一年,甘夫人剛有身孕,阿斗尚未出生,劉備看書中後主這般懦弱無能,心頭大怒,卻不知該向誰發火。

這一章人名盡皆顯現,北地王劉諶全家以身殉國,劉諶自刎前至昭烈廟中哭告祖父。

阿斗尚未出生,這位北地王自然影兒也沒有,劉備心下哀淒,亦不知該向何人訴。

諸葛亮勸道:「主公,一切皆未發生,且放寬心。」

劉備點頭,繼續讀下去,降令傳至劍閣,眾將拔刀砍石:吾等死戰,何故先降耶?

旁邊龍飛鳳舞批註:臣等正欲死戰,奈何陛下先降?

孫策忍不住笑出聲來,周瑜不贊成地搖了搖頭。

劉備面有慚色,恨不得沖回荊州,將甘夫人腹中阿斗一掌打死。

諸葛亮勸道:「主公,小公子不過仁懦些,做守成之君已是夠了。」

故事繼續,大將軍姜維屈身事敵,設法離間鄧艾、鍾會二人,又激得鍾會造反,傾盡全力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事不成,姜維自刎而死,漢亡。

旁邊批註:漢大將軍,始於韓信,終於姜維,皆可歌可泣者也!

眾人再次沉默。

孫策嘆道:「主君已降,尚有臣子盡忠至此,可敬可敬!」

他轉身向劉備拱手道:「劉使君,我先前實不該笑,恕罪恕罪!」

劉備擺擺手,雙眼含淚,問諸葛亮道:「這姜將軍是何人?務必找到他,好好照顧。」

諸葛亮道:「伯約出身天水姜氏,如今還在魏治下。」

孫策驚道:「一降將竟忠義至此嗎?」

諸葛亮點頭:「他一生從未見過我主,卻以主公遺命為己志,九伐中原,至死方休。」

劉備落淚:「找到他,我要親自撫養。」

書頁停頓在姜維自刎那一頁,這就是劉備奮鬥一生的終點了,

亭中眾人皆嘆息。

良久,書頁翻至最後一回,吳國內鬥混亂,烏煙瘴氣,滅亡時比劉蜀更不堪。

三國歸晉,一個叫司馬炎的人。

眾人皆沉默。

孫策起身望著湖面,劉備垂首望著自己的雙手。

諸葛亮勸道:「主公,今日得神靈警示,乃是讓我們奮發圖強,而非垂頭喪氣啊!」

劉備道:「我自然懂得,只是心中悵然,一時難平。」

孫策霍然回身,道:「劉使君,你我後人皆非進取之人,若咱們有生之年不能一統天下,書中結局難以避免。」

周瑜道:「此書我與孔明皆已通篇讀過,曹操占據北方,主公與劉使君分據南方,自古以南伐北多有不成者,若我兩方再內鬥不止,只會自取滅亡。」

「正是!」諸葛亮道,「失荊州後,主公怒而伐吳,我兩方元氣大損,此後江東變為守勢,獨我方以一州之地對抗九州,其實已是沒有多少勝算了。」

湘雲在後,大聲道:「今日兩位主公皆在此,不若就此定下盟約,共伐曹賊!」

寶釵拉住她,以眼神示意莫要多言。

劉備嘆道:「諸位所言極是,曹操不滅,漢室再無興復之日。」

六人在亭內分開,各自商量。

劉備人在益州,曹操又帶軍壓逼荊州,正需要江東援助支持,對結盟毫無異議。

周瑜與孫策暗自商議:「劉玄德年事已高,其子劉禪仁懦無能,待滅了曹操,再與他爭鋒不遲。」

當下,雙方一拍即合,孫策、劉備就在湖心亭中,對著周圍天雷盟誓,約定戮力同心,共滅曹賊,先戰敗曹操者為天下之主。

盟約畢,六人又敘閒話,說到諸葛亮與周瑜的連襟關係,更覺親熱。

最後,孫策挑眉道:「篡位的是司馬氏?要不要告訴曹操?」

諸葛亮搖頭笑道:「且讓他回去抓耳撓腮地疑心個十年八載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