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招呼那邊的小二送來了一包新茶,打開給她們看:「這些夫人怕是喝不慣,小老百姓也只是拿它給白水添個滋味。」
掌柜試探問道:
「不知夫人您要挑些什麼茶,要是多的話我讓人給您送府上去。您府上離這裡不遠吧?」
田彩答道:「你送到後衙就是,我們住哪?」
掌柜奉承道:「原來是縣尊的親眷,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了。」
衛姜端著架子微微頷首。
看了一眼長佩,長佩懂了,上前一步:「剛剛你說的那些都包了吧,我們夫人要帶回去做土儀,你這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
掌柜的笑道:「有,有。」
「你這好像都是江浙那邊的茶葉。」
那掌柜站在梯子上,正在往下拿東西,隨口回道:「這不是近嗎,水路運來也方便。」
衛姜隨著長佩她們挑,看向裡間,那裡的生意倒比這邊好多了,兩個小二忙的昏頭轉向。
「你這賺錢嗎?」她抬起下巴朝裡面指了一下。
掌柜笑道:「多少也能賺點,我們東家常說生意無大小,這小老百姓的生意做好了也能賺。」
衛姜點頭:「這話說的不錯,看來你們東家是個會做生意的。」
那邊長佩她們把每種茶葉都拿了點,掌柜拿出算盤扒拉,一頓噼里啪啦,笑容可掬地道:「承惠三十兩八錢,零頭小人做主給您抹了,收您三十兩。」
長佩掏出銀票付帳,掌柜的笑就沒停過,這可是筆大生意。
「你這茶賣的不貴。」衛姜道
掌柜後背都挺直了,頗有些得意道:「您就是去杭州蘇州也不一定有我們這價格。」
可能是見衛姜她們大手筆,掌柜特意送了一小罐珍藏的茶,「這是小的一點心意。」
衛姜揭開聞了一下,味道有些熟悉,她
眼神一頓,不動聲色道:「這是什麼茶,聞起來還不錯。」
掌柜帶著炫耀道:「您應該沒聽說過,這是我們東家自己種的,不往外賣,名叫龍井茶,這茶喝起來不輸那些名茶,它三泡時滋味最好,您回去試試。」
衛姜笑了,「這麼好的茶,我回去得試試,不知道你那東家貴姓?也是宜春人?要是好喝我得找他買點。」
掌柜笑著搖頭:「我們東家姓柳,不是宜春人。」
卻不肯透露是哪兒人。
出了店鋪,衛姜加快了腳步,吩咐人立馬去請徐仰和馬將軍。
徐仰就在前衙,來的很快。
「縣主,您讓我拿這幾年官鹽買賣帳冊是作何用?」
衛姜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只是遞給他一罐茶,「這茶如何?」
徐仰不明白她怎麼還有心思品鑑茶葉,只是潦草看了一眼,「虎丘茶,品質還不錯。」
衛姜問他:「我聽說徐大人愛茶,不知這樣的茶葉在京城能賣到什麼價格?」
徐仰這才用手拿出來看了看,「大概十多兩一斤是能賣到的。」
衛姜笑了:「徐大人猜這是多少錢買的?」
徐仰不明白她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叫他來是聊茶葉生意。
好在衛姜也不用他回答,已經自己主動說了:「掌柜賣我八兩,辛苦從蘇杭運來,卻只是賣這麼點錢,你說這老闆做生意圖什麼。」
徐仰腦子也挺快的,立馬想到了茶引案子。
「看來小竇大人沒有妄言,這個茶引案子確實內有古怪。」
衛姜繼續道:「若我沒有記錯,這江浙之地除了產茶還有鹽吧。」
徐仰驚愕,不由地站起身:「你是說,他們名義上是運茶其實是運私鹽。」
這就說通了,為何當初那些商人要鑿船,鹽遇水即化,什麼線索都沒有留下,竇景找不到證據,還被人倒打一耙。
「鹽三稅一,而茶三十稅一,買賣鹽需要戶部簽發鹽引,而茶引只需要地方衙門簽發即可,甚至沒有數量限制。」
巨大的利潤就算茶葉不賺錢又算什麼。
徐仰臉色凝重,語氣肯定:「他們在運私鹽。」
衛姜之前在茶業鋪子裡的時候也只是覺得奇怪,怎麼那麼多百姓來買茶,可是龍井茶的出現,加上東家姓柳,她都不用去查了。
竇紹說過,他第一次喝到龍井茶就是在杭州的鹽商家,而葛月也送過她龍井茶,後來證明這茶出自柳大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