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儀式定在明天。
喬望舒當年就是一邊上學,一邊學手藝。她從不認為這二者有任何衝突,從事非遺手藝,需要創造力和想像力。上學是必須的,他們將來如果能考上大學,選設計專業的話,會更為對口。
從福利院離開之前。
喬望舒和三位院長單獨聊過。
孩子們的戶口仍舊在福利院,但從明天開始,他們就直接搬去喬望舒的工作室住。
福利院的條件,怎麼都不會比喬望舒那邊好。
三位院長心底捨不得,但誰也不想耽誤孩子們的前途,都答應了。
喬望舒看出他們的不舍:「我知道您三位肯定不捨得,我會安排人照顧好他們。他們的資料儘快給我,以後他們的學業,我也會讓人監管。他們上學的學費,無論是初中,高中還是大學,都由我來出。除此之外,我會給三家福利院,各自捐款五百萬。用於改善孩子們的生活,也算是我帶走這些孩子的一點心意。明天拜師儀式,如果三位有時間,歡迎你們來觀禮。」
喬望舒面面俱到,處處為孩子們的前途考慮。
三位院長感激不已,濕了眼眶,光是「謝謝」都不知道說了多少回?連連答應會去觀禮。
聊過之後。
喬望舒等一行人離開了福利院。
被選中的十九個孩子,明早就要搬離福利院,今晚會和福利院的老師朋友們告別。明天,將是他們嶄新人生的新章程。
周日。
喬望舒的工作室。
孩子們的宿舍都安排好了。
六個男孩住一間。
十三個女孩,分為兩個四人間和一個五人間。
他們年齡不一,喬望舒這樣安排,也能讓他們互相照顧。
上床下桌。
乾淨整潔。
孩子們一大清早就搬來了。
為拜師儀式做準備。
上午十點。
拜師儀式正式開始。
喬望舒坐在紅樓主樓,大辦公室的太師椅上,穿著十分莊重,用髮簪盤著發。
孩子們按照年齡大小,排著隊給她敬茶行禮。
喬望舒不習慣跪拜禮。
雖說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可到底沒有生養他們。喬望舒心底覺著,受不起那樣的大禮。何況這都二十一世紀了,拜師禮也該隨著時代的改變做出改變。她更傾向於鞠躬行禮,特意交代過流程。孩子們頂禮叩拜,雙手交疊,置於額心,鞠躬行禮,喊聲師父即可。
「師父請喝茶……」
孩子們的聲音稚嫩而虔誠。
喬望舒足足喝了十九杯茶。
都是淺淺抿一口。
否則真的喝不下。
喝了師父茶,按照傳統習俗,師父要給孩子們賜名。
十九個孩子。
喬望舒很是費了一番腦筋。
福利院的孩子們,在被福利院收養之前,有名字的就用以前的名字。沒有名字的,福利院的院長會給他們起名字,落戶口。通常是百家姓輪著來,名字則要看福利院院長的水平。這十九個孩子,來自三家不同的福利院。有的在進福利院之前就有名字,有的則是院長給起的。
喬望舒沒有更改他們的姓氏。
賜名是傳統習俗。
她既教授非遺手藝,理應遵從。
思來想去,便給他們的名字中加一個字,或改一個。
如果名字是兩個字,男孩就在中間加一個謙字,如果是三個字,就把中間那個字改為謙字。「謙」之一字,本義是指虛心,謙遜。用作名字,寓意不自大,不自滿,行事能虛心謙讓。學非遺手藝需要耐心,恆心,忌諱驕傲自滿。且六個男孩住一間屋,喬望舒是希望他們能互相謙讓,彼此照顧。
女孩的話,則是在中間加一個錦字,亦或是把中間那個字改為錦字。「錦」之一字,意為美好,美麗,寓意前程似錦。女孩子嘛,到底是不如男孩子皮實,喬望舒打從心底偏疼一些。
賜名之後。
喬望舒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個紅包,正襟危坐,言簡意賅地說道:「從現在起,你們就是我門下的徒弟,是同門的兄弟姐妹。要互相謙讓,友愛,彼此扶持,相互照顧。我會將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們。至於你們能學到多少,那就要看你們自己的本事了。」
孩子們齊齊躬身行禮,齊聲:「謹遵師父教誨。」
喬望舒耳根血紅:「乖了乖了,都別拘禮了。」
第304章 封君牧不是他爸和他媽生的
拜師儀式落幕。
工作室所有工作正式開啟。
運營小賈註冊了抖音等自媒體帳號,拍攝剪輯了開業剪彩第一天,展覽出來的展品。後續喬望舒的意思是,發一些非遺手藝製作的過程。工作人員們不需要露面,主要是展示非遺文化的魅力。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