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賣我入青樓,斷親後你哭什麼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好在入宮後並無阻攔,二人順利來到御書房外。

其實在真正的樂忠公公出宮後,皇帝就沒有再去旁處,一直派人在宮門處守著。

此時早已有人將消息帶回御書房。

樂善公公來稟報時,宣文帝臉色並無太多變化,但熟悉他的樂善卻能看出他的異常,不禁開口寬慰:

「陛下如此惦記大殿下,他定不會與您離心的。」

宣文帝並未搭腔,他心中情緒很複雜。

早年他對這個兒子十分器重,而大皇子也相當爭氣,素有賢名。

當年大皇子失蹤後他十分掛念,這麼多年來他從未放下過這個兒子。

但是雖然他下令全力查找,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不能因為一個兒子而放棄天下大業。

所以沒能盡心盡力將兒子找回是他這些年來的心結。

如今兒子可能就在殿外,但他的心中竟沒有意料中的喜悅,反而多了幾分凝重和不知所措。

在葉思源曾經的稟報中,他他得知老大這些年吃了不少苦,人也比同齡的皇親貴胄蒼老許多。

「宣。」

簡單的一個字,樂善公公便知道了他心中的複雜。

並未多言,他應下轉身走出去。

可在進來時,宣文帝並未看到夜思日思夜想的兒子。

看著先後踏入殿中的葉思源和樂忠,他一時不知是何心情。

他將心中最差的預感摒棄掉,緊緊盯著殿中二人並未開口。

葉思源叩首,「臣不負陛下囑託,將大殿下帶了回來。」

他不開口還好,這一開口差點兒將宣文帝的眼淚逼出來。

他越過二人看向他們空蕩蕩的身後,又看向二人懷中,心中有諸多猜想:

難道老大出了意外,所以將貼身之物帶來了?

這樣的想法一出現,便再也止不住。

他在位幾十年,但心中如此酸澀還是第一次。

一時殿中沉默無言。直到殿中樂忠將臉上面具撕下,這才打破殿中寧靜,

「雲傑?」

宣文帝幾乎瞬間從龍椅上站起,顧不得還有外人在場,幾步走到向前,

大皇子倏然跪地,將頭深深埋在雙臂中,語氣已經帶上哽咽:

「多年未能侍奉父皇左右,兒臣有罪。」

父子團聚的自不用多說。等二人心情平復下來,葉思源才將府中的事仔細說了一遍。

宣文帝已經回到龍椅上,而大皇子又重新帶回面具,侍奉在一旁,

「你們做的很好。繼續守著吧。此事朕會替你們保密。如果能抓到實證,朕為你升爵。」

好重的承諾!葉家的爵位雖不及國公,卻是世襲罔替,永不削爵,

若是升爵,那鎮南宮府便是一等國公,如此幸事,他覺得族譜可以單開一頁。

不過他亦知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心中亦清楚,幕後真兇九成九是太子,

這素來就是個苦差事。

所以他雖欣喜,卻依舊謙遜:

「陛下言重,能為天子效勞,死而無憾,不敢謀求更多。」

三人在殿中商議許久,樂善在殿外望風,

就在他有些打無聊時,樂施忽然提著一個食盒走來,

樂善其實伴君時間要比樂施晚一些,但因為做事細心,所以更得賞識,漸漸將樂施比了下去。

在樂施伴君時,宣文帝不止一次說過:樂善行事妥帖,讓他平日多學學。

這本是提醒,卻在心高氣傲的樂施1心中留下一根刺。

這也是為何他身為數一數二的大太監,簪纓勛貴都要給三分面子的人,卻要在宣文帝還相當硬朗之時,給太子賣命。

這是一條賊船,哪怕他慢慢發現太子並非明主,遠不及宣文帝賢明,可木已成舟,太子手上有太多他的證據,

他不得不繼續。

拿著食盒,他小心湊過來,幾乎貼著樂善耳朵道:

「晚上特意讓御膳房留得糕點,給陛下嘗嘗?」

樂善看著食盒,若有所思開口:「這麼晚了,師哥怎的還不睡?」

「年歲大了,睡不著。唉……」

他抱怨了一番,而後似不經意間掃了一眼殿門,好奇問道:

「裡面是誰啊?這麼晚還來求見?」

樂善雙眼掃過樂施,眼中沒有露出懷疑,但心頭泛起嘀咕,

他幾句話將人打發走,轉身稟報一聲,提著食盒轉身進了殿中。

這會兒三人已經說完正事,看著樂善提著食盒,皆不明所以,

樂善將東西放下,意味深長開口:

「自從侯爺進宮,只有樂施來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