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班穿越,世子妃流放荒地封神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看來朕也要好好留意留意,此人不僅有才華,而且品行也是讓人刮目相看,就看他明年春闈的發揮了!」

周居善給學習委員薛蔚發消息:【學委,你的名字已經在狗皇帝心裡留下深刻印象了,接下來就看你科舉表現了,我和班長只能幫到這裡了!】

學習委員在群里曬出來一張溫書照片。

【@薛蔚:在學了在學了!倒立比心!】

【@江黎黎:哥們,你扇子壓著的這本《民間志怪詭談》和《花間扇》,也在科舉考試的範圍內嗎?】

薛蔚假裝奮鬥被戳穿,巧舌如簧回覆:

【@薛蔚:這,除了考試範圍內的知識,民間的一些雜談也是要了解一下的嘛,我是在透過這兩本書窺見大盛朝百姓的心理。】

【@周居善:摸魚就摸魚,說這麼多幹什麼。】

周居善雖然吐槽學委玩世不恭,卻一點都不擔心學委落榜。

畢竟薛蔚之所以能成為學委,那可是學神級別的人物。

如果說班長是天賦加努力型的鑽研卷王,那學委就是純天賦怪。

班裡總有這樣一種人,平時該玩玩,該學學,就上課聽聽課,都不用課外多刷題和補習就能考出好成績,這種天賦怪就是讓人恨得牙痒痒。

學委最後高考考上全國頂尖的政法學校,畢業通過選調考試進入體制內,走的是根正苗紅的路子。

所以說現在學委參加科舉考試入仕途,簡直是專業對口。

戚允安然無恙回到太醫院,繼續忙手頭的事情,郎院判和其他朝廷重等半天也沒有等來戚允被皇上痛批的消息。

直到等到戚允增開施藥點的消息,他們黨羽的人都傻了。

姜太醫迷糊了:「不是藥材緊缺嗎?戚允怎麼還能增開發藥點,他不怕藥材用光,引起混亂嗎?」

而郎府管家帶回來的消息,讓他們更加傻眼了:「大人,今日增開發藥點的藥,不是穎貴妃那份藥方上的。」

郎道文不可置信地接過手下遞過來的藥方,幾乎沒有一樣是在他和藥商商議好的壟斷名單上的。

對方根本不上他的道,這還怎麼玩啊?!

「聽說戚大人根據晉王妃提供的苗疆藥方,又研究出了第二套針對時疫的藥方,更適合剛感染上時疫的患者。」

管家頭上滲出一層薄汗:「晉王妃還聯繫在京城及周邊地區的苗疆族裔,搜羅苗疆草藥。」

「這嶺南盛產而京中急缺的山豆根能夠及時補上便是晉王妃的功勞。」

管家一邊說著一邊心中暗暗感嘆,頭一回見他們家老爺翻車啊,以為這會兒挑的是個軟柿子捏,沒想到踢到鐵板了,不僅運氣好有實力,而且還有人脈。

昨天有一江南富商想挖他當管家,他還給拒絕了,現在是不是該考慮一下跑路的事情了?

第96章 【行至廉州】

隨著時間的推移,京中的局面也慢慢穩定下來。

京中供藥局的藥材消耗,江黎黎這邊流放每到一處倉庫就是大批量發貨,供給穩定的很。

原本還想著壟斷的藥商看供藥局突然有資源了,不缺藥了,都慌了。

這藥商協會許多人都是跟著太醫院左院判郎道文的,郎大人說什麼他們做什麼,以往都是有利可圖,沒想到這次栽了個大跟頭。

這些哄抬藥價的藥商找到郎道文,給郎道文急的焦頭爛額,只能安撫他們:「總會缺藥的,再看看不慌。」

結果這一等,京中的重症患者都治的差不多了,輕症患者也陸陸續續的領到了藥,百姓們的埋怨聲逐漸消減。

京城小分隊還以家族名義,開了施粥救濟點,江黎黎小胖採買發貨,從現代這邊採購糧食發給侯瀟瀟京城小分隊。

京中望族隨隨便便拿出個鐲子放到現代便是小几千塊起步,起碼能換半噸大米,夠兩千人吃上飯。

京城小分隊各位同學的聲望和影響力與日俱增,其他世家羨慕哭了。

有人猜測侯家是驃騎大將軍越來越不受重視,所以這次想在陛下面前刷存在感,而薛太傅則是在為自己兒子薛蔚入仕鋪路。

不過不管怎麼樣,他們都猜測侯、薛兩家肯定是下血本了,但其實京城小分隊只是錢包受了些皮外傷。

而戚太醫、晉王妃、穎皇妃、太傅父子這些人這段時間為治疫所做的努力,是京城百姓們有目共睹的,447班京城治疫小分隊聲名鵲起,口碑也在坊間傳揚。

郎道文弄出來的藥材緊缺、藥價上漲、輿論壓力這些問題是一個都沒有難倒戚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